资源简介 《包饺子》?教学设计活动背景:?一日三餐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俗话说:民以食为生。而饺子是我国北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标志性食品,让学生了解我国饮食文化,掌握饺子的基本制作方法,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学生亲身实践掌握一定的饮食技能既能促进技术素养的形成,?获得技术和知识技能,又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因此开展这次实践活动课对学生来说,既比较实用又非常有价值。??1、?教学准备:?和好的面、?调好的馅、?面粉、?擀面杖、?小勺、?面板、?刀、?漏勺、?电磁炉、?锅、盘子、?筷子、?一次性手套。??二、?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了解饺子的文化,?知道包饺子的方法与技巧。??能力目标:??1、?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2、?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培养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操作技能的团结协作精神,?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教学重难点:了解饺子的文化,?知道包饺子的方法与技巧三、?活动过程:??1、?饺子由来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做个现场调查,了解一下你们的饮食爱好,你们愿意吗??这位同学你好!请问你平时最喜欢吃什么饭?自己做过吗???生:?米饭、?馒头、?饺子……??【设计意图:?由学生的一日三餐为话题引出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了解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师:?通过刚才的调查,?老师发现有许多同学爱吃饺子,?老师也特别爱吃饺子。饺子已经成了我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种食物,大家想一下:我们过什么节的时候是一定要吃饺子的???生:春节。??师:对,我们中国人除了过年要吃饺子表示喜庆团圆、吉祥如意外,还有一个特别的日子也要吃饺子,是哪一天呢???生:冬至。??师:是的,我们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你们知道冬至这天为什么要吃饺子吗??课前老师让你们查了资料,谁知道?【设计意图:?过年吃饺子是学生耳闻目睹的事情,?而冬至要吃饺子学生知道的并不多,?课前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既丰富了学生对民俗知识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生:?生展示搜集的资料。(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师:?哦,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故事的?生:上网查的。??师:?是啊,?网络是个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库,我们可以从这个资源库中学到许多知识。?俗话说的好:“好吃不过饺子。”?饺子这种食物已经占据了我们中国人的心灵,就连外国人都称赞好吃,并且花样也越来越多,?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各式各样的饺子吧!?课件出示:?(花样饺子)?【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饺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为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师:?看完之后有什么想说的???生?1:没想到饺子还有这么多的花样。??生?2:真想自己动手包饺子……??师:?那好,?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包饺子,?板书课题。?【由学生的真实感受水到渠成的引出本节课的内容。】??2:?猜想问题,?呈现步骤??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下,?包饺子需要哪些原料和厨具??【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常识能够准确的说出所需的原料和厨具】??生说……??师:?说的真好,?有了这些材料和厨具,?我们就可以包饺子了。?你们知道包饺子有哪些步骤吗??【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考察学生的生活常识,?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的说出基本步骤】??生说师板书。??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了?包饺子的基本步骤,?(出示课件)?不过这些都是纸上谈兵,?其实每个步骤里面都有不少学问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段包饺子的录像,?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播放包饺子录像:?【设计意图:?让学生具体了解包饺子的过程,?行动之前掌握了学习方法,?无异于上阵带好了武器,?在操作的时候才可以做到胸有成竹。】??师:?录像看完了,?有什么想说的???生?1:?我知道了包饺子的基本方法……??生?2:?我们想包饺子……??师:?那好,?我们现在就比赛包饺子,?比赛之前考虑一下:?在包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呢??【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初步体会分工合作的必要性。】??生:?讲究卫生,?注意安全,?质量要好,?分工合作……??师:?考虑的真周到!?小组活动的时候要分工明确,?用刀注意安全,?为了卫生戴上准备好的手套,?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包的快,?包的好,?包的饺子有创意,开始吧!??3:?动手操作,?参与指导?生分组活动,师参与活动并指导。??师:?1组的同学已经包好了,小组长把你们的劳动成果给听课的老师展示一下吧!?得到了什么评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们可以参与到其他组去。?【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初步感受成功的快乐】??师:?好了,?我们每个小组都已经包好饺子了,?各组互评一下,?哪个小组包的饺子最好??谈谈你们的经验吧!?【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自己的成功经验,?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活动的信心。】??师:?饺子包好了,?下一步该干什么了???生:?煮饺子。??师:?对,?我们现在开始煮饺子,?谁有煮饺子的经验???生:?我在家煮过饺子……??师:?那好,?我们邀请××同学给我们煮饺子好吗??【设计意图:?让有煮饺子经验的学生来煮饺子,?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技能,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活动效果】??师:?饺子熟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再聊聊吧!?关于饺子,?你还知道些什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饺子的俗语、?谚语等……?【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学生分别从饺子的传说、?俗语、谚语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体会饺子的文化魅力,?了解了饺子的传统文化。】?师:?没想到饺子里面还有这么多的民俗文化,?饺子已经煮的差不多了,?同学们快速的把我们的厨具整理一下放到塑料袋里,?速度要快,?注意安全。??4:?品尝成果、?畅谈体验??师:?闻着香喷喷的饺子,?想干什么??是不是邀请我们听课的老师一起品尝劳动成果呢??【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礼仪方面的教育,?做到心中有他人。】??师:?吃完饺子有什么想说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着劳动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并把这种快乐表达出来和大家分享,?从而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四、?活动总结??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感想???生?1:?我们学会了包饺子,?觉得很高兴……??生?2:?吃自己包的饺子感觉特别香……?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收获了劳动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老师也体验着你们的快乐,?如果你们用自己的双手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们会更快乐?的!?让我们大声喊出我们此时的心情吧!(课件:?我体验、?我成功、?我快乐!)?【让学生把这份劳动的快乐与父母分享,?既锻炼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又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活动反思:?】?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的要素就是“实践”,?一定要给孩子参与的机会和时间,?让每个孩子真正投入进去,?无论取得了多少成果,?参与的过程最为重要。?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以调查学生的饮食喜好引出饺子的话题,?通过展示资料、?欣赏等环节激发学生动手包饺子的欲望。开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中,?充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难度不大,?学生没有顾虑,?积极性很高。?展示各种风格的饺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且学生在说、?学、?练的过程中掌握了包饺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既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又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重新感悟了生活、?了解了饺子的传统文化,?达到了较理想的活动效果。??当然本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①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学生搜集的资料没有经过精心整理,?课堂展示形式不够活泼,?应注意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②让有煮饺子经验的学生动手煮饺子,?展示的不够理想,?课前考虑的不够充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