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用双手触摸传统技艺的温度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用双手触摸传统技艺的温度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魅力陶艺世界·用双手触摸传统技艺的温度
活动背景和目的?
(一)活动背景?
大背景: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从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战略层面,突出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格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劳动的价值、歌颂了劳动的伟大,指出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多次表明“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世界等观点,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点,还站在战略高度,把劳动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国梦联系起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拓宽了劳动视野,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新范畴。?
学校背景:我校是以瓦窑村命名的学校,600多年前,瓦窑村是历史上制陶闻名的村落,也是玉溪窑的发源地。因此,我们立足挖掘本土文化,因地制宜,引领师生感受玉溪窑的历史和文化,着力打造具有历史传承、地域特色的校园劳动教育课程。??
(二)活动目的?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引导少先队员通过感受陶瓷艺术(尤其是古今中外的经典陶艺作品),体验人类的丰富的情感和思想,丰富队员的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增强队员对各种不同文化习俗的了解以及对玉溪窑不同时代陶艺的文化含义的领会;通过陶艺与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生将艺术直觉与科学理性相联系的能力;通过实践,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感受陶艺师们身上所具有的爱国、坚守、敬业、务实、创新、奋进等精神,树立心中的榜样。
活动重难点
?通过实践,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通过陶艺与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生将艺术直觉与科学理性相联系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查询等方式,搜集“玉溪窑”历史资料;?
2.参观玉溪古窑遗址,了解当地文化;?
3.辅导员与玉溪陶瓷厂进行活动前沟通,确认人员、场地、流程,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活动实施?
陶艺是“思维在手尖上跳动”。玩泥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手中握着一团泥,对他来说是多么轻松和愉快。造型在脑中和指尖跳跃,一捏、一划、一拍,每一个简单的动作里面都包含着孩子们不一样的创造性思维,最后的作品更可以说是孩子们创意与实践的最终结合物。?
活动一:追溯历史,了解发展?
参观玉溪陶瓷厂展厅及制作车间,听取师傅们的讲解;各小队代表化身陶瓷娃娃,分享活动前搜集的玉溪青花瓷历史资料。?
1.(元朝时期)陶瓷娃娃:大家好,我来自元朝,从中原地区来的军士们把我带到了这里,他们在钱瓜山和红塔山砌起龙窑,开采陶土,烧制青花瓷器,它用矿石作为颜料,在瓷器的生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施以透明釉,入窑在
高温下一次烧制而成。当时,玉溪青花瓷器的烧制是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艺术特色最显著的著名窑口。?
2.(明朝时期)陶瓷娃娃:朋友们,你们看,我是不是很漂亮啊!我来自明朝,这时的我比元朝时期的做工、技艺水平都提高了不少,此时玉溪古窑被学术界认为是除景德镇外,烧制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窑口,与江西景德镇,浙江江山合称为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地。此时的我代表了云南青花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我的做工技法可不亚于当时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器。?
3.(清代时期)陶瓷娃娃:我来自清朝,这时的我,色彩更为鲜亮,线条更为洒脱,随意,我的身上缠绕着牡丹、菊花、鱼纹等图案,装饰得唯美而漂亮,并且富有吉祥的寓意。但随着商贸的发达,外地质优价廉的瓷器,大量涌入云南,冲击了云南的市场,渐渐失去了优势,我慢慢地淡出了青花历史的舞台。?
4.(当代)陶瓷娃娃:虽然我慢慢淡出了青花历史的舞台,但我并没有消失。瞧,我多漂亮呀!今天,就让大家来认识重新给予我生命光彩的师傅。(引出云南省“玉溪青花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罗永林老师)?
活动二:聆听故事,畅所欲言?
1.全体队员聆听云南省“玉溪青花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罗永林老师讲述他与青花瓷器的故事;?
2.队员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罗老师进行交流。?
活动三:劳动实践,学习制陶?
分组跟随师傅们参观、学习,体验劳动的快乐。?
①丹青妙笔组(用卡纸及水彩笔绘制青花瓷的设计图)??
②妙思巧成组(跟随师傅亲自动手感受拉坯、制坯的乐趣)?
③青胎素描组(跟随师傅学习,尝试在制作好的瓷器生胎上描绘图案纹饰)?
④?窑火凝炼组(采访陶艺师傅,了解烧窑相关知识)?
活动四:分享感悟,树立榜样?
通过劳动实践,各小队代表分享活动感悟。?
1.丹青妙笔组:这是我们设计的青花瓷图纹。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觉得要设计出一件精美的青花瓷器真不简单,因为不知道在什么瓷器形上画什么图案才漂亮,太伤脑筋了!我们真佩服罗老师,从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创新精神。?
2.?妙思巧成组:我们今天体验的是拉坯过程。活动中,无论我多么用心地摆弄陶泥,都难以像老师一样立即完成一件作品。我觉得他们的手好巧啊!师傅说,那得经过日积月累的积淀和踏踏实实的练做,才能拥有这么娴熟的手艺。?
3.青胎素描组:观看师傅们装饰瓷器,我们也亲手试了试,但在绘画时,总是出错,图案画的不漂亮,不会像师傅那样提起笔就能画出栩栩如生的花纹。可想而知,他们得反复的练习,才能变得这么厉害。???
4.窑火凝炼组:我们刚才采访了烧窑师傅,了解到烧制青花瓷的过程需要花费十多个小时,而且还要根据天气状况来调节火候,如果火候把握不好,就不能烧制出美丽的青花瓷器来。这让我们体会到这一环节的艰辛,师傅每时每刻都要耐心、认真地关注着烧制情况,我觉得他们可真敬业!?
5.辅导员引申问题:作为一名瓦窑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把爱国、坚守、敬业、务实、创新、奋进等这些陶艺精神,加以传承,更好的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劳动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如何运用这些劳动技能?(队员畅谈)?
(三)活动延伸?
1.我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创造性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打造学校陶艺传习馆,成立陶艺社团领导小组,聘请云南省“玉溪青花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罗永林老师作为我们陶艺社团辅导员。每周一下午,罗永林老师都到校指导开展陶艺社团。同时,我校与玉溪陶瓷厂合作,成立陶艺制作体验基地,定期组织师生参观学习。?
2.除了“走出去”,我校还积极开展“请进来”活动。每年4月读书节活动期间,我校都会邀请书画名家、民间传统艺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行现场展示,搭建起由学生、教师、家长和名家共同参与的活动平台,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传统艺术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艺术校园氛围。??
3.?参加玉溪市"3·5学雷锋"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为传播匠人精神和玉溪窑文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陶艺社团的孩子们也有模有样地当起了"小小传承人",为大家介绍玉溪青花和古窑遗址的历史。?
三、活动效果及小结?
劳动教育的意义,贵在让学生用双手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劳动不能简单理解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它是知识的躬身修行,体现于社会生产,它是创造真实价值的手段。?
我校通过让少先队员学习陶艺制作,传承非遗技艺,给少先队员提供了一片开发潜能、实现自我的天地,把队员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而又力所能及的实际操作和自身的成长联系起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陶艺的创造活动能使儿童回归自然、亲近生活。孩子们亲手揉泥、拉坯,体验陶土的柔软湿润和韧性,与自己进行无言的交流,心灵上激起种种感受,那种追求原始,亲近自然的渴望,得到了满足和释放。让队员学习陶艺,亲身经历制陶的过程,体验大自然物质的无穷的变化,通过对陶土的揉捏塑造,感受泥土中所负载的静益久远的文化气息,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用陶艺这种特殊的语言,去表现心中的世界,不失为是对体验教学的一种尝试,是学校劳动教育新方式的探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