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魅力陶艺世界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魅力陶艺世界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魅力陶艺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陶艺的制作过程,用捏塑的手法来制作陶艺作品。?
方法与过程目标:
运用捏塑方法泥条盘筑,泥球垒砌,泥板相砌进行制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亲手制作房屋院落,让同学们了解家的意义,感受家的温暖,更加热爱自己的家。?
教学重难点:
运用捏塑方法泥条盘筑,泥球垒砌,泥板相砌进行制作。
准备:课件、陶泥、手工布?
学习过程?
一.?导入,感悟泥性。让学生通过亲手玩泥,体会泥巴的特性,为进一步制作作品打下基础。?
同学们,你们知道泥土有什么用处呢?学生自由回答,有的说可以养花,有的说可以种地,也有的说可以做泥娃娃。老师补充说“我手里的这包泥还可以变魔术,变成我们想象到的东西。”(出示课件)看看这三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1、出示图片,孩子们玩泥巴的情景,让学生产生共鸣,激起学生最初的兴趣。——这是一组孩子们玩泥的照片,看!他们玩的多尽兴。喜欢玩泥是人的天性,有同学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教师亲自拿起泥巴,进行练泥和把玩,随手作出个小动物或是小杯子,让学生感受初步的制陶乐趣。提示学生,陶艺作品的表现方式很多,泥巴的可塑性也很强,这就是泥巴的魅力所在。?
3、实践操作:每人拿出一块泥巴,随便玩弄一阵,看看能不能也随手捏个简单的物品。引出陶艺的概念。?
二.?了解陶艺的制作过程和机器设备。?
1.师问“你想知道陶艺是怎么制作的、泥巴从哪儿来的吗?”课件出示陶艺的制作过程。知道泥料是天然岩石风化产生(陶泥、瓷泥)的。经过炼泥、成型制作、晾干、上釉、烧制等工序后才成为陶艺作品。釉料是由石英、长石、硼砂、硅酸盐……组成的。烧制(陶泥--800度-1200度,瓷泥--1300左右。)?
2.光知道制作过程还不够,还得有机器设备。(课件出示)?
(1)拉坯机是陶艺成型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做出任何同心圆的陶艺作品。如碗、盘子、罐子、花瓶等。?
(2)窑。在陶艺制作中,窑是必备条件之一窑烧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作品的品质以及艺术效果。目前市面上的窑可分为柴窑、气窑、电窑等。陶艺教室一般以电窑为主。?
(3)练泥机。用于回收干泥料,使其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4)捏雕工具。雕塑专用工具,成型中用于修坯、整形、平整表面等。?
三.欣赏陶艺作品。?
1.制作的陶艺作品。如母亲节的陶盘、振林学校的校徽。?欣赏学生的陶艺作品,会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到和自己比较贴近的创作方式和思路。?
2.欣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遥望陶艺瑰宝。青花瓷、景泰蓝、钧瓷、北方白瓷、相州瓷、秘色瓷等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体会我国古陶瓷艺术的魅力。?
通过欣赏图片,欣赏陶艺作品,分析了解陶艺的表现形式及美感特征,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陶艺作品成型的方法。(泥条盘筑成型法、捏塑法、泥板成型法、拉坯成型法、综合成型法等。)?
通过小组研讨,分析泥板、泥球成型的表现方法,结合教师的演示和视频播放的片段,总结出泥板、泥球成型的技术要点和操作方法。?
3.手工制作《我的家》。?
???制作小房子是综合了陶艺的很多技法,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尝试利用泥条、泥球、泥板等不同的形式表达,尽量多做些景物化的作品。?
图片欣赏。
老师小时候的土坯房、我们林州石板岩的石板房。学生互相说说他们轮廓。结合欣赏到的作品,分析造型特点,设计自己作品的具体形象,体现出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使作品达到个性化的表现风格。?
学生动手制作。?
第一步:取适量陶泥,搓圆压扁,作为房子的底板。?
第二步:取陶泥搓泥条和泥球,利用陶艺工具切成砖块形状。?
第三步:将切好的砖块和泥球,利用泥浆有顺序的粘起来,作为房子的身体。?
第四步:捏出一个长方形,作为小房子的门。?
第五步:取适量陶泥,压扁,切成长方形,作为房子的屋顶。利用泥浆将房子的身体与顶部粘起来。?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作品展示。?
(1)组内欣赏,分析评价。先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
(2)个人汇报,小组再派代表班内展示。?展示个性的陶艺创作作品?
(3)学生评价,倾听他人的呼声?
(4)教师点评,给予鼓励与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