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年中考历史重磅押题卷(中外关系的演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部编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2020年中考历史重磅押题卷(中外关系的演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部编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三 中外关系的演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对外关系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总体特点是外交与国力密切相关,也与统治者的政策相关,同时国际环境也会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发展。本专题外交包括丝路外交、城市开放外交、朝贡外交、锁国外交、屈辱外交、抗战外交、独立自主外交、全方位外交、新时代大国外交等。
时间
表现
历史作用
西汉
张骞通西域(汉武帝)
加强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联系
丝绸之路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唐朝
遣唐使
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玄奘西行(唐太宗)
第一个系统地将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并介绍到中国,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
鉴真东渡(唐玄宗)
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宋朝
鼓励海外贸易并设立专门的机构(市舶司)进行管理
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和两宋时期经济的繁荣
元朝
马可·波罗来华
(元世祖忽必烈)
记录其游记的《东方见闻录》展现了东方的富庶,刺激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促进新航路的开辟
明朝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
戚继光抗倭(日本)
组成: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中国的奸商
地点:浙江(台州九战九捷)、福建、广东
作用:维护了国家稳定,保证了东南地区的正常生活
郑成功
收复台湾(荷兰)
1.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对台湾的开发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3.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清朝
康熙皇帝组织两次
雅克萨之战(沙俄)
中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的整个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归属中国
闭关锁国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近代史
1840—
1949年
1840—
1841年
中英
鸦片战争
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开始被打破,中国被迫对外交往
1856—
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沙俄一次性割占中国东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总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1878年
左宗棠收复新疆
新疆大部从中亚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手中收回;伊犁通过外交谈判从沙俄手中取回
1894—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900—
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919年
中国外交在
巴黎和会
引发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1922年
中国外交在
华盛顿会议
与会国签订《九国公约》,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1931—
1945年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942年
参加世界
反法西斯联盟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为二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战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1945年
苏军出兵
中国东北
加速了二战结束的进程,加快了日军投降的步伐
美国参与国共
调停(重庆谈判)
毛泽东在美国大使赫尔利陪同下从延安飞赴重庆;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调停”失败(扶蒋反共);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进攻中原解放区,国共内战爆发
现代史
1949年
至今
20世纪40—50年代
建国初期外交政策
“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53年中印、中缅谈判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万隆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大会的圆满成功
20世纪-70
年代
1971年第26届联大
中国重返联合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
1972年中日建交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中日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形成由沿海到内陆的多层次对外开放局面
20世纪-90年代
1991年加入
亚太经合组织(APEC)
在多极化趋势的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1997年香港回归
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证明了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积累了不可或缺的伟大经验;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作出了贡献
1999年澳门回归
21
世纪初
2001年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WTO)
迄今为止,对外开放迈出最大的一步;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2001年在上海、2014年在北京召开亚太经合组织峰会
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新时

大国外交
“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上海合作组织;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国际新秩序的建设
过程及
原因
1.对外过程:积极交往——闭关锁国——被迫交往——积极交往
2.主要原因: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反映,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受综合国力和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外交政策、国际环境等的影响
3.主要启示:(1)外交成就取得的前提条件是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取得外交成就的可靠保证
(4)统治者的外交战略与思想对外交发展极其重要
外交是国家生活中的大事,是内政的延续。在整体备考中,可以把握外交与中国国家利益的关系来思考。古代的外交侧重点放在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和闭关锁国,认识开放性外交带来的积极影响。近代的外交应放在政府和外国列强的侵略角度去理解屈辱为主的外交,同时注意这一时期外交日益近代化。现代外交侧重中共的领导,只有中共的坚强领导,中国的外交才逐步化被动为主动,从点、线、面到全方位,从周边到世界,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从和平共处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至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产主要反映了( )
A.南朝江南的开发  B.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C.两汉的医学成就  D.南北朝的石窟艺术
2.题2表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路线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7年,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唐→日本
鉴真
鉴真六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题2表
A.文化繁荣,世界领先  B.交通发达,纵贯欧亚
C.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
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鉴真东渡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B
玄奘西游
为中国道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C
马可·波罗来华
激起了非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D
郑和下西洋
促进了中国与亚欧国家的友好往来
4.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特权。下列选项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欧美各国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欧美各国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5.“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哪一个政治派别(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6.“《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领土的割让使中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分裂,巨额的赔款使清王朝无力自救……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这一报道出现于下列哪一场战争之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由此可见,抗日战争的胜利( )
A.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从根本上消灭了法西斯主义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D.捍卫了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9.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战略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决这个“课题”,新中国( )
A.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快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0.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周恩来在某国际会议上提出过类似的主张。这次会议( )
A.促进了中国与美国的交流与合作
B.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C.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
D.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
11.新中国的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题11图中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题11图 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累计)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日关系改善  D.中苏关系正常化
12.熊猫外交是中国一种独特的外交方式。题12表所示熊猫外交得以推行的关键因素是( )
国家
日本
美国
英国
西德
获赠时间
1972年
1972年
1974年
1974年
题12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行  B.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
13.题13表信息反映了( )
题13表 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
年份
1949年
1959年
1969年
1979年
1989年
1999年
2017年
国家数量(个)
10
34
45
120
136
162
175
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B.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壮大 
D.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14.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题14图
A.人类命运 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 民族独立
C.制度演进 中国作用  D.世界舞台 中国角色
15.题15表是一位同学对所学知识的整理。此表反映的主题是( )
时间
1955年
1971年
1972年
2001年
事件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题15表
A.中国和周边国家友好相处 B.中国与大国关系稳定发展
C.中国的国防力量日益强大 D.中国外交不断取得新成就
二、非选择题
16.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材料二 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
外交大事
1917年
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权利积极参与和会
1918年
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1919年
参加和会,中国收回权利的要求遭拒绝
材料三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中国北京的机场。尼克松走下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首次表现是什么。(2分)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参加了什么会议?(1分)“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引起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答出三项即可,3分)
(4)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在外交方面与近代中国相比,有何重大变化。(2分)
17.百年来中国外交发生了巨变,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发表文告解释不签字之理由,谓和会关于山东问题之解决殊欠公允,中国曾于五月四日向各国首相会议提出抗议……
——巴黎二十八日路透社电《中国代表不签字之通告》
材料二 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十八·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
材料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法建交55周年……当前国际形势和两国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有几点始终没有改变。一是中国对中法关系的重视始终没有改变。二是中法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共同追求始终没有改变。三是中法合作互利共赢的属性始终没有改变。
——摘自2019年3月25日新华社《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提出抗议”。(3分)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外交方针?(1分)列举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两项外交成就。(4分)
(3)中法建交55年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材料三中“几点始终没有改变”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有何启示?(3分)
18.中非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成果丰硕,促进了中非的共同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源远流长】
材料一 在中国的明朝初期,非洲东海岸的人民几次迎来了东方大国的庞大船队。船队长官每次下船后,都与当地民众进行了友好交流,并赠送了许多物资。在这支船队回国时,当地民众又献上一些特产,甚至还派出使者随船而去,希望加强友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船队长官是谁。(1分)由他开展的中非交流活动有何影响?(2分)
【团结奋斗】
材料二 1955年,曾经遭受列强侵略的亚非29国,纷纷派代表参加了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率队参会。针对美国发起的挑拨,他仅进行了18分钟的演讲,就化解了矛盾,赢得了支持。从此,参会各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了“万隆精神”,谱写了团结奋斗的新篇章。
(2)根据材料二,周恩来为化解矛盾提出了什么方针?(1分)此方针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
【患难真情】
材料三 20世纪中期,非洲的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决定合作修建一条铁路——坦赞铁路。当他们向美国寻求资金、技术支持时,遭到了冷遇。当他们向苏联寻求支持时,又遭到冷遇。就在他们绝望之时,中国主动进行援助,并在几年内建好了铁路,促使两国经济得到大发展。同时,中国还向非洲人民援助了一些粮食,派去了医疗队。
20世纪70年代初,当中国希望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遭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打压。可非洲的阿尔及利亚、赞比亚等国却大力支持中国,并在1971年促成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援助非洲国家的主要原因。(3分)指出非洲国家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目的。(2分)
【合作共赢】
材料四 2019年,埃及、南非等国派出高级代表团,参加了中国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中非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中非友谊进一步深化。
——以上材料均改编自教材和相关资料
(4)根据材料四和常识,如果中国华为公司选派你为常驻非洲的总代表,你将怎样推动中非友好关系继续发展?(3分)
参考答案
专题三 中外关系的演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C 5.B 6.C 7.D 8.A 9.B
10.B 11.B 12.C 13.B 14.D 15.D
二、非选择题
16.(1)首次表现: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会议:巴黎和会。
事件:五四运动。
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建交;中日建交。(任写三个即可)
(4)从丧权辱国的外交到独立自主的外交。
17.(1)中国的正当要求被拒绝,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2)外交方针:“另起炉灶”。
外交成就: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国分别与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变化: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
启示: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18.(1)船队长官:郑和。
影响: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2)方针:“求同存异”的方针。
影响:促成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主要原因:非洲和我国都曾属于被压迫民族和国家,命运相同;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援助非洲是我们的国际责任、国际义务和国际公德;非洲经历了殖民压迫后,经济特别落后,需要发展经济;在国际事务中,我国需要非洲的支持,需要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言之有理即可)
主要目的:中非具有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良好外交关系;中国在政治上一贯支持非洲国家的正义要求和合理主张,推动国际社会重视非洲的和平与发展,支持非洲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在经济上中国尽力向非洲国家提供帮助;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与非洲国家有着共同的利益。(言之有理即可)
(4)积极参加非洲建设事务;大力在技术上对非洲进行支持和援助;设立工厂,努力扩大非洲的就业,改善民生;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