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活中的工具——设计制作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小组能设计一套电路,并手绘出来?????????? 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能组装电路? 教学重难点: 1.手绘电路的规范性? 2.组装电路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PPT;灯泡、导线、灯座、电池、电池盒、开关,电路设计??????????? 图单;IPad充电和开机准备、在三顾云智慧课堂平台将班?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教师通过两个问题回顾先前重难点内容,请学生回答? ?提问:如果小灯泡不亮,可能是哪些故障??? 2.?利用三顾云平台随机点人来回答? 正确答案:灯座松了,没有连接上;小灯泡坏了;?导线里面断了;?小开关的连接松了,没有连接上;电池没有电了;电池盒连接松了;可能电池正负极接反了?……?? 3.?提问:电器元件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4.?全班同学举起手来,在空中比划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相似回答并订正?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一是帮助学生回忆先前学习的如何组装电路,遇到故障如何解决,二是通过回忆电器元件符号来回忆如何绘制电路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的课题上来。)? 设计一个简单电路? 提问:电路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举手回答。? 3.课件出示六个电路,让学生辨别哪些是电路哪些不是,有哪些种类?? 4.教师告知“画简单电路的基本要求”,并将任务通过云平台发送给学生。? 基本要求有:? 4.1?以小组为单位,用合适的符号表示电器元件。? 4.2?元件位置安排适当、分布均匀,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 4.3?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4.4?画好电路图后,仔细计算所需材料,并记下来。? 5.教师提要求:画出自己的电路图(后附电路设计图),并将需要的材料统计出来? 6.学生将画好的电路图利用IPAD拍照上传至三顾云智慧课堂云平台? 7.教师通过云平台,分别展示和点评每一组的电路图,最后告知新知识,即: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既有串联电路,又有并联电路,叫混合电路。? 8.教室提要求:学生修改电路图并再绘制一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认真学习,仔细理解老师的要求,绘制出电路图的初稿,并通过展示和教师讲解明白自己绘制的是哪种电路,同时明白自己绘制的电路存在的问题;于是进行修改再绘制,为下一步制作电路奠定基础。)? 三、制作自己设计的电路? 1.学生在修改完成了电路图和材料统计后,由组内的材料员到材料摆放区域自己选取材料。? 2.材料员将所有材料带回组内后,小组分工合作制作电路。? 3.教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的给予温馨提示:? 3.1?分工合作? 3.2?材料需要多少取多少? 3.3?如果组装完成后但灯泡不亮,结合先前所学内容思考和检查? 3.4?初步完成后,为了实现准确性,请重复检查? 3.5?完成后举手示意我? 4.教师布置制作电路任务,并通过云平台再次发送任务给学生;学生小组制作成功后,再一次拍照上传至云平台。此次需将电路图和电图均拍下来。? 5.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6.教师通过云平台,分别展示和点评每一组组装的电路是否与先前设计的电路图一致,并复习串并联和混合电路知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组装,迅速理解串并联知识,并在组装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总结和作业布置? 1.教师提问本节课做了哪些事情,学了哪些知识?? 2.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和布置作业。? 3.1?经历了“设计电路图、修改电路图、制作简单电路”全过程? 3.2初步学习了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合电路? 3.3课后思考和讨论课堂内容,回家可再次实验巩固? 3.4?思考“红绿灯”的电路原理?? 教学反思? 课堂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学生很快绘制、修改电路图并制作组装了电路。学生的探究热情非常高,课堂充实而紧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应该说,本节课他们收获很大。? 本课的难点有三,一是合理而顺利地利用三顾智慧云平台,学生需要两次准确地找到任务、拍照上传。如果此过程学生没有掌握好,那将是整个展示和评价环节出问题。不过学生们每个小组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二是在组装过程中,有一些电器元件本身就是被我故意设置得问题,如有些小灯泡是坏的、有些电池是没电的、有些灯座是松的等,学生在遇到灯泡不亮时,需结合先前所学内容,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课堂实践的结果是,有9个小组完成了电路的组装上传,还有一个组一直没能完成,原因就在于一直没有把电器元件问题排除掉,不过总体情况较好。三是此堂课是对学生前几节课的复习和拓展,需要学生小组内充分掌握先前的学习内容。? 不足之处:时间的合理掌握问题,事实上最后一个没有完成的组只再需要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而我如果在组装过程中给予关注,或者再给他们一两分钟就可以完美呈现。二是对于那些能力较强的组,可以在他们早早地组装完成后,鼓励他们设计更复杂的电路并进行组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