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活中的交通工具》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基于四年级学生的生活常识,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名称大部分都认识并能正确使用,对于部分工具的使用方法不规范。学生对木工工具并不是很熟悉,要将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切割成七巧板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前一节课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教学,大部分学生可以规范使用角尺、锯子,有利于本节课的活动的顺利开展。? 活动难点分析及对策:?? 1、作品不理想。因为学生对木工工具并不是很熟悉,虽然在上节课有进行过锯子与角尺的使用练习,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要将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切割成七巧板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制作出来的作品还不够理想。?? 2、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因此,可引导学生要善于与他人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集体想办法解决困难。?? 3、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作品。有些学生修饰作品时总希望尽善尽美,有些小组合作不默契,可能会导致出现部分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作品的情况。其实,课堂上学生更需要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实在完不成的,可引导学生课下完成。??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七巧板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工具,知道它们的用处,掌握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 2、尝试建立工具的结构、用途、操作方法三者的联系,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工具完成指定的工作;?? 3、善于与他人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解决制作中的困难,在实践中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4、能够清楚地表达七巧板的实践过程,展示制作的七巧板。?? 教学重点:通过制作七巧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教学难点:掌握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并能正确使用工具完成指定的工作。? 活动流程:? 一、任务驱动? 师:六一快到了,学校要举行一场“七巧板”拼图比赛,学校想请我们班级帮忙制作,你们愿意吗? 实践制作? 1、挑选材料? 提问:圆形木材、条形木材、正方形木板、长方形木板哪种材料适合制作七巧板?? 预设:正方形木板------因为七巧板的七块板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2、揭示课题? 提问:将正方形的木板制作成七巧板还需要哪些物品??(角尺、锯子等等)? 我们将这些物品称为工具,今天我们就来使用工具制作七巧板。? 3、制作流程? ①画线? 师指导画线技巧,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②切割? 认识新工具-----C字夹,使用C字夹和锯子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切割任务。? ③打磨? 通过让学生互相参观后互相评价自己的作品与他人的作品,思考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并引导学生发现木质品切割以后有毛刺,需用使用砂纸进行打磨。? ④上色? 学生小组合作使用水粉、刷子对作品进行上色。? 4、创意拼装?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七块板会被称为七巧板?正因为它可以拼出各种各样各种各样美妙的图案,所以被称为七巧板。今天我们就用聪明的大脑去想,灵巧的小手拼,让七巧板更巧吧。? 拼装结束以后通过希沃助手展示学生的拼装图片,互相评价,推选出拼装图案最有创意的小组。? 拓展延伸? 1、了解工具演变? 师:感谢同学们为学校准备了这些七巧板,今天我们使用了什么工具加工什么材料,制作了什么?那制作七巧板还可以用什么材料?那使用的工具还一样吗?? 除了木工工具,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同的工具,比如……? 这些工具都是我们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工具,运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这些工具比较简单,都是手工工具。除了手工工具,还有电动工具,比较今天我们接触的木工工具,除了手工锯子还有电锯、锯台等等,这些电动工具多数运用于工厂中,许多产品都是机械加工,产业化生产,可以由少数工人控制机械工具完成大量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21世纪AI智能时代已经全面覆盖我们的生活,从工业自动化向工业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逐渐在代替人类完成很多工作。?联系本节课使用的教学工具:手机、电脑、投影仪,进一步了解工具的演变。? 2、浅谈活动收获? 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3、课后任务延伸?出示闽南特色工具:粿印? 指导学生可以使用哪些方法进行收集工具,布置学生收集闽南特色工具(实物、图案、文字多种形式)。???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1、活动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七巧板为学生所熟悉的物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工具的使用,让学生使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工具制作出七巧板,体验成功的喜悦。? 2、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倡导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本课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从特征要素出发, 通过合作探究七巧板的制作、动手实践、展示评价等几个环节,重视自主学习方法的获得,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对学生实施表现性评价。课堂中,重视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并鼓励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活动过程中自评和互评;同时,重视过程性评价,利用手机记录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