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储蓄罐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储蓄罐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储蓄罐
【教材分析】?
《储蓄罐》制作内容上看储蓄罐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态的储蓄罐,孩子会爱不释手;从制作的技能上看剪、刻、粘贴、折叠等这些技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初步掌握,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并且经常使用。但在制作储蓄罐体的过程中切割投币口和镂空的空洞、及最后的粘贴部分是学生的难点,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在制作中思考创新,在合作中展示个性的特点。??
【设计理念】
大多数孩子都有自己的零花钱,但还不会合理的使用零花钱,因此,很多孩子都希望有一个储蓄罐,从而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零花钱。?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储蓄罐的结构特点,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纸质材料和透明塑料片等非纸质材料,使用工具进行剪、刻、粘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节约零花钱的好习惯。?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制订简单的制作计划。??
【教学重点】?
通过制作储蓄罐,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掌握制作方法的技能。??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生来不吃饭,肚里沉甸甸,平日多积攒,帮你渡难关。(打一物品)?
介绍储蓄罐的历史:储蓄罐过去称“扑满”,是西汉时民间创制的,演变到现代,更是各种各样!?
二、闯关制作?
老师也做了一个储蓄罐,猜猜它是用什么做的?都需要哪些工具??(出示,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挑战第一关:揭开面纱?
1、感知材料。?
制作这个家所用的材料就是劳技材料中的02号的两张卡纸和一张明胶片。你从材料上看到了哪些部件呢??
讨论步骤。?
那要想把储蓄罐制作成功,分哪几个部分来完成比较容易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制作步骤,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小组讨论)?谁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后的意见?(一边交流,一边演示)?
【1】我们首先干什么?(剪下各个零部件)(板书“剪切”)?剪切时要细心,严格按照卡片上的剪切线来剪。(出示纸工符号图)?在剪的时候会不会碰到特别难剪的地方?(指名答)比如说在这张卡片上(课件出示)边缘的这种锯齿形状剪起来比较费时,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介绍给大家?(学生介绍)?
【2】我们再来看卡片的中间,是一个什么符号?(挖切)(板书“刻挖”)我们在刻划时为了防止伤到课桌椅,还要在下面垫上了垫板。?
【3】零部件全剪完后该干什么了呢?(折)(板书“折叠”)?
哪些地方需要折呢?这就需要我们看清相应的折叠线。在今天的制作卡纸图案上出现的是哪一种折叠线呢?(山线)山线的折法就是图案朝外折叠。(演示卡片折叠)为了让折痕显得更工整我们需要用刀和尺轻轻地划痕(演示用尺和刀划痕)注意要轻一些,不能划断。?
【4】接着,我们还要干什么?(板书“安装”)(演示安装明胶片)?
【5】最后,我们该干什么了?(板书“粘贴”)(演示粘贴动作)?
2、整体回顾。?
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看得很认真,现在了解了制作的步骤吗?第一步——(看黑板,师引读)?
3、引导创新。?
了解了制作步骤,我们还要加进自己的创新,进行——?(装饰)(学生说)同学们说得都很有创意,老师这儿呢给大家提供了展览架,待会儿哪个小组先完成了作品,就可以先贴到黑板上相应的数字下。好吗?(好)?同学们第一关迅速通过了,我们再来一起攻克第二关。?
挑战第二关:大显身手?
1、温馨提示?
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储蓄罐,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快,做得漂亮,并填好自评表。完成得好的话还有机会获得各项大奖哦!(课件出示)想获得这些奖项吗?那先请看一下老师给大家的几点温馨提示。(课件温馨提示)?
2、动手制作?
好,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完成。(课件滚动播放制作过程,配音乐)?师巡回观察,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
四、评价作品?
让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拓展活动,创新制作?
废旧的物品也能做出精美的储蓄罐,师出示(自制的储蓄罐)?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废旧物品可以制作储蓄罐?
课件出示:(各种设计的储蓄罐)?
【设计说明:我事先准备了废旧物品制作的储蓄罐和大量的废旧物品制作的图片,让学生明白了自己的身边有许多的废弃物都潜藏着被再塑造的条件,只要通过大家的慧思巧手,它们都可以化腐朽为神气,也更懂得了废物再利用,环保的重要性。有了环保意识,才能使学生真正产生自觉的环保行动。】??
总结?只要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会有美的创新。这节课我们学会制作了储蓄罐,希望我们能好好利用我们手中的储蓄罐,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教学反思】?
?当我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细细回味和孩子在课堂上一起探究、制作的情景,让我感受到劳动技术的魅力-----劳动者是最美丽的,美在双手,美在心灵。也深深地感知劳动技术课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体验。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爱学、乐学。??
探究,让学生体验“困难”,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俗话不是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习方法不是比教育本身更重要吗?计划的制订后,难在实践,也重在实践。在实践中虽然没有课前设想的那么完美,孩子在“折直”这一中不是忘了用刻刀刻,就是下手太重刻断了;在储蓄罐体的粘贴时粘不牢固……问题接二连三的出现,但如果没有这类问题的出现,孩子怎么会知道在粘不牢的情况下,可以用透明胶带加固一下,在挖空的部分可以对折剪等等,这不就是他们在自己实际操作过程中失败后总结出来的吗?学生的潜能是无穷大的,在学生互动交流中,他们的自主探究在撞击中创出了火花,事实证明,放手后的学生一下子觉得自己“长大”了,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到了最高点。让学生体验“困难”,变学生自己要“吃”,想“吃”,抢“吃”。???
自主创新,让学生兴趣“保鲜”?
?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自我评价,让学生品尝“乐果”??
展示???
学生在完成一件作品后,不管作品是否精致,我都给予学生最大的肯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是常说“教师应该蹲下身子”,夸夸那些做得好的、有进步的同学。除了表扬以外,作品的展示好像是给课堂注入了催化剂,孩子的脸上满是激动、兴奋,跃跃欲试。展示增加了学生的自豪感,也能给其他学生一种无言的激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