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保护薯片 ——制作易碎物品的运输保护装置? 课程背景与目标:?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设计保护“薯片”运输保护装置来体会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工程设计中的冗余思维和容错思维,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和细心做事的习惯和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通过解决薯片运输过程碎裂的问题,了解工程设计领域的包装技术难题,学习设计师是如何面对减震、缓冲挑战的,设计、执行、反思、修正是本课程的思维训练难点。? 本课程力求通过让学生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小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体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出自己的创意,形成对生活用品的优化的解决方案,以实现STEAM课程将多学科内容整合到新的学习领域的特点。? 课程领域:? 工程、科学、数学、技术、艺术??课 程年级:? 五年级? 课程时间:? 45-60分钟? 课程任务:? 学生通过讨论生活中薯片易碎的现象,思考破碎的原因,了解减震、缓冲、抗压等基本原理,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易碎物品运输过程中的保护装置的设计制作,鼓励学生进行“预测-实测——分析”的科学实验,进而培养学生“实验-归纳—演绎”基本的近代科技研究思维方式,为后续的活动打下基础。? 课程重点:设计制作薯片运输保护装置? 课程难点:设计一款有效抗压、减震,材料实惠,操作简单,个性化,特色化的薯片运输保护装置?教学准备:? 创客制作工具箱、授课助手、反馈器、薯片、盒子、纸杯、吸管、气泡膜、泡沫、碎纸条、旧报纸、透明胶、双面胶、剪刀。?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 1.认识创客制作工具? 2组内讨论交流制作过程安全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 学生课前熟悉工具,一方面是对即将开始的制作有初步认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发现问题? 1.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2.小组长领取薯片倒入碗中,取出完好无损的五片,引发讨论:薯片为什么碎了?生活中的易碎物品该怎样保护?? 3.?微视频,明确研究主题,设计要求:有效、实惠、简单、美观? 4.回顾工程设计基本流程?设计意图:? 结合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用微视频引入设计市场需求,渗透工业设计思维,注入STEAM教育理念。? (三)设计交流? 1.?小组合作探究设计思路,绘制设计草图? 2.设计图展示和点评? 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探究设计思路并绘制草图,旨在对学生进行工程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初步感受体验STEAM教育领域的数学与工程、艺术等多学科的融合。? (四)实践探究? 1.选择制作材料和工具,合作完成优化设计出的作品? 2.?实验检测:模拟快递运输场景检测运输装置? 3.?作品交流:介绍设计意图,谈制作感受??? 设计意图:? 在创意设计制作活动中,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感受体验STEAM教育领域的科学与艺术等多学科的高度融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作品交流、实验检测环节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多元评价方式,有效地把课堂中学生的活动状态观察权交还给学生,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修正,为学生理解工程设计流程创设了真实情境。? (五)总结拓展? 1.?总结交流,回顾工程设计四个基本流程:构思并绘制设计图——选材制作模型——实验检测——修改完善(迭代知识拓展)? 2.?师生分享收获? 设计意图:? ?????工程设计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经历技术更新与迭代。在STEAM教育领域,工程思维的培养是核心。总结回顾活动过程,就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工程设计流程基本步骤,为课后拓展活动创造条件。?交流活动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知识不仅源于书本,更多的是在生活实践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