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亲近传统农具??感受劳动魅力 【活动目标】? 1.从传统农具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研究价值三个层面感受传统农具的独特魅力。? 2.通过交流搜集到的农具知识、现场体验农具等活动,了解外形、用途和农民评价,并尝试为改良独轮车出谋划策。? 3.体会传统农具在劳动时的重要作用,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明白劳动使人智慧的道理,产生我爱劳动的积极诉求。? 【活动重难点】 从传统农具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研究价值三个层面感受传统农具的独特魅力。 【活动准备】? (一)教师? 1.准备好所有课堂上需要用到的农具。??? 2.四大袋沉甸甸的菜;未去除杂质瘪壳的稻谷;泡好的黄豆、玻璃碗、清水、勺子各两份。? 3.教室内桌椅呈小组合作式的摆放。? 4.活动需要用到的视频、音乐、图片等素材。? (二)学生? 1.采访家中老人,完成《农具了解作业单》。? 2.具体了解某一或某几样农具的改良演变过程。 ?【活动过程】? 同学们好,又到了大家喜欢的班会活动课时间。我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管,管理的管,同学们可以叫我管老师。初次见面,管老师带给大家一个猜谜游戏,有兴趣吗?好,请听第一个谜面。? 猜谜导入,引出农具? 1.猜谜激趣? 师:屏显谜面: 腿长头重嘴儿宽,在家休息站墙边,出门干活嘴啃地,除草松土干得欢。 ?锄头?? 粗看像匹马,没头没尾巴。肚里一翻腾,嘴吐肚又拉。风车。? 名字不积极,干活顶努力。田里来回跑,再累不休息。?拖拉机?? 什么机,嘴巴馋,麦子稻子它喜欢,咔嚓咔嚓全吃完。?收割机。? 2.传统农具vs新型农具? 师:四(1)班的同学真智慧。老师奖励你们看两段收割麦子的视频,同学们边看边思考:这两个视频有何不同之处呢?谁来说说看.好,请你来回答。(预设:我觉得第一个视频中收割起来比较慢,第二个视频中收割起来又快又多。)? 师:恩,你们很会观察和分析。第一个视频中的农具产生的年代较久远,制作材料原始,我们统称为“传统农具”,而第二个视频中的农具是随着我们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而出现的,我们统称为“新型农具”。??? 师:听了你们刚才的分析,管老师产生了一个问题——传统农具是不是可以从我们现代生活中彻底退出呢?(预设:不能;能。)谁来说说你的观点。(两至三个学生预设:特殊的地方只能用传统农具;传统农具制造方便;携带方便;容易操作上手……)师相机板贴。还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吗?看样子,大家见解一致(机动);看来,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机动),那这节课我们就来亲近传统农具(板贴),相信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又会有全新的认识。? 多重价值,感受重要? 实用价值? 1.特定场合必不可少? 师过渡:虽然科技很发达,但在我们现代生活中,传统农具处处有身影,管老师就拍到了不少,请看。播放特定环境视频(视频内容:富春七小割稻打稻、扫墓时用钩刀削竹、农村妇女在山路上推独轮车。字幕:2018年10月20日师生丰收稻谷。2019年4月5日农民山上扫墓。2019年5月农村阿姨山间运柴。后一张幻灯片放这四个场景的照片各1)? 师:你知道,为什么在我们现代生活中,还有那么多人在使用现代农具劳作呢?(相机补充板贴)看来,在现代生活中,传统农具非常具有实用价值。(板贴:实用价值)? 2.传统农具沿用至今? 师过渡: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完成了一份《现代生活中传统农具的使用》的作业单,相信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农具的实用价值。现在请与组内的同学分享交流。(小组分享——集体分享3份,文字不能过多,汇报要简洁,提前让学生口头说说看:? 师小结: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都很用心,让管老师大开眼界,看来传统农具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 (二)欣赏价值? 1.农耕文化中的农具:农具博物馆和展览馆? 师过渡:传统农具除了可以使用,还可以干什么?(预设:看;欣赏;研究)是的,还十分具有欣赏价值(板贴)。接下去,管老师就带大家去农具展览馆(板贴)欣赏一下传统农具。(配乐自动播放照片)? 2.绘画及摄影作品中的农具?? 师过渡:传统农具还成为了很多画家、摄影师创作的素材(板贴),成为了非常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请看。(标注:水墨画中的农具,油画中的农具)左图中有一样农具同学们应该见得比较多,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锄头)评:是的。还有一样有同学认识吗?这是簸箕,可以帮助农民盛放搬运粮食蔬菜等。我们教室里就有。手指。右边这幅图中的农具同学们可能不太清楚,这叫耙子,用来耙落叶和杂草的。? 师:传统农具不仅可以成为美术作品,还可以成为摄影作品。老师相机讲解农具名称,这是扁担和箩筐,箩筐富阳话叫角萝。同学们跟着老师叫一叫它。你们可真可爱!? 3.舞蹈艺术中的农具? 师过渡:你们知道吗?在舞蹈艺术中(板贴),传统农具也帮上了大忙。我国广西壮族的人民擅长在歌舞中融入农业生产劳动的元素,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15秒)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他们使用了哪一样农具在跳舞吗?(相机启发:哦,可不是木棍,是用竹子做得,长长的扁担。)像这样的舞蹈还有朝鲜族的背架舞等,同学们课后可以去了解一下。? 4.古典诗歌中的农具? 师: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农具的身影。我们刚学习了张志和的《渔歌子》,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吟诵一下吧!在学习这首诗歌时,想必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这首诗中提到了两种传统农具,是什么啊?对,就是(蓑衣、箬笠)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呀?(避雨)是的,他们属于传统农具中的雨具。? 师小结:我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感觉到农具不仅很实用,还可以欣赏。真是太了不起了!农具还可以干什么呢?(刚才有同学还提到了农具的改良研究价值(板贴:研究价值),请看微课;如果答不到研究价值这个点,就说:可能同学们一下子没想到,管老师给大家看一段微课,你就会明白了。)板贴:研究价值? (三)研究价值? ?1.学习《灌溉农具的智慧改良》微课? 师:在微课中,你发现农民为何要对桔槔进行改良?(存在不足)桔槔有何不足呢?(灌溉面积小,且需要反复使用人力)后来农民又是如何针对这一不足对桔槔进行优化改良的呢?(完全利用水能,使用链轮传动来引水,自动灌溉)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劳动人民勤于动脑筋,富有智慧)? 师引出:现在,你知道传统农具还有什么价值了吗?(生:改良价值。是的,这样的改良过程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研究价值。)? 师小结:是的,传统农具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2.以点带面:耒耜——犁,耧车——播种机。? 师小结:劳动人民从没有停止过探索实践、优化改良农具的步伐。? 三、劳动体验,使用农具?? (一)分小组体验? 1.明确要求? 师:同学们,你们说,传统农具价值大吗?(大)。我想我们富春八小的孩子平时接触传统农具的机会不多,更不用说研究它们了!但今天我们四(1)班的小朋友非常幸运,你们瞧,管老师从富春七小农耕馆里借来了这么多农具。你们想不想体验体验,研究研究?你要想好体验哪一样农具,同时老师也有温馨提醒送给大家(屏显)? 用一用,赏一赏,研究研究。了解农具的外形、作用、特点。 有序体验,注意安全。 (3)音乐起,体验开始;音乐停,体验结束,3分钟时间。(计时器;音乐放轻一点)? 2.指导体验? 学生体验,老师巡视。(关注安全问题;排队问题。先去独轮车和石磨小组)?(1)风车小组? 师:你们知道风车有什么作用吗?是的,是去除稻谷中的杂质和瘪壳的。尾部这个出风口用手摸摸看。哦,可不能离这么近,小心瘪壳杂质跑进你的小嘴巴。饱满的谷粒会从这个口子下来。你们看,这背后还有题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像这样的题字还有“五谷丰登”“去粗取精”等,寄托着劳动人民的美好祝愿。? (2)谷耙小组。(修一下)? (3)竹筛、扁担小组:竹筛和扁担在现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去体验)? (4)独轮车小组? ①师:刚才管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独轮车倍受同学们的青睐,你们能谈谈推独轮车的感受吗?? ②师:看样子推独轮车真不容易,还有谁想再次挑战一下?请一个学生演示(个子大请一个),说说他的感受。(不是很难推)如果推得好:哦,你推得可真不错,下次老师想邀请你去富春七小参加收获节农运会;如果歪歪扭扭,就说:看来,推独轮车不仅需要体力,也需要劳动技巧。引导感知难推、不容易等体验。? ③解读农民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小道和田埂上推独轮车的照片。? 师小结:尽管推独轮车很辛苦,但是比起用肩挑,用手搬,独轮车还真是帮劳动人民提高了不少的生产效率。劳动人民真有智慧!? 四、静思默想,改进农具? 1.师:我们教室里的这辆独轮车那么难推,那你有什么办法改进它呢?或让这辆独轮车功能更多吗?赶快和你组内的同学交流你改造独轮车的奇思妙想吧!(老师巡视)? 2.师:好,拿出作业纸,把你的智慧写下来吧!(4分钟时间。作业单:存在不足;我的点子。)? 3.全班交流。? 五、延伸课外,运用农具? 1.鼓励劳作: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在课后继续亲近传统农具呢?(想)老师有两个实践性动手作业留给大家。第一个,当当小农夫。马上就是小满节气了,小满前后雨水较多,是种菜移栽的好时节。那请你课后也和家长一起,拿上农具,开始劳动吧!(屏显该阶段适宜播种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都可以种植或移栽了哦。另外,油菜也可以收割了。记得带上镰刀,劳动时千万要注意安全。第二个,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一样农具,是我们班的陈烨乐同学用废旧的材料亲手制作的。多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啊。你们有没有兴趣像她一样,变废为宝,做做传统农具?(有)也许在我们四(1)班也能举办一个“农具展览”呢!? 2.结课:看来同学们在课程一开始的观点是正确的,传统农具不仅不应被丢弃,而且应当被保护传承。相信同学们在课后劳动实践时,一定能感受到劳动魅力!(板贴)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