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技创新我能行? ----发现问题及改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用善于观察与发现的眼睛捕捉缺乏创意的作品。?? 技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从中学会解决问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问题导入—范例引领—方法指导—小组交流—认知建构?? 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分析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问题发现,学会善于发现身边的问题,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善于发现身边的问题,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并从中培养探究精神。? 2.能够从身边的事物发现亮点,或是存在问题。 教学难点:发现问题并善于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温故知新? ????同学们,我们的主题是什么?板书“科技创新我能行”,我们开展到哪个阶段?(板书:身边的科技)?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过渡:同学们在体验身边的科技发达的同时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事物也有不足的地方?老师在出行的时候就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课件出示高速拿卡的图片)。学生观察课件图片,指出其不足的地方。师:怎样解决它的问题呢?请看(出示课件),学生了解解决方法。其实我们把它们的不足改进一下,也是一项创新,我们也可以做个小小发明家,但前提条件必须是要善于发现问题。板书:发现问题? 设计意图:欣赏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让学生愿意思考,而思考又能让他们发现问题,并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当中的乐趣,这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问题意识”。? 1.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善于观察与发现的眼睛捕捉日常生活中你发现的缺乏创意的作品,那么这些作品存在什么问题呢?(出示课件)? 2.学生观察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分享,选出一个小组认为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 4.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 三、?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让学生带手机回来,上网用)? 1.各小组把日常生活中存在问题的物品进行展示,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2.各组员根据本小组的问题想自己解决的方法(可用手机搜索)。? 3.各组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的方法,总结出几条最有效的途径,并做好记录。? 四、方法指导,启发思维? 过渡:同学们,对于我们发现的问题已有初步的解决方案,那一小组先来分享一下?? 以一个小组为范例,师相机指导。? 2.学生反馈。? (1)改一改(小雨伞、剪头发器)? (2)加一加(笔、笔盒、鞋柜加塑料圈、熨衣板、玩具加闪灯)? (3)减一减? (4)缩一缩? (5)破一破(破旧立新??与众不同)? 设计意图:这种“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思、有所悟,充分体现综合实践课程“做中学”的特点。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互相启发,激发灵感,有利于突破难点。? 3.呈现改进方法。(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理论学习必须联系实践,为学生提供参考模本,一目了然,学生有据可参,有利于降低方法的难度,使学生快速入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质疑、评价。? 质疑交流,能力升华? 1.各小组根据建议,继续修改。? 2.学生谈本节课收获,师小结并布置课后任务(根据老师的方法课后再去观察、体验,发现创意或问题)。各小组派代表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促进师生反思、改进教学环节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六、总结方法,拓展延伸? 1.评出最具有合作精神、最有默契的小组。(由学生评议)? 2.同学之间互评。? 3.老师总结:生活中处处是学问,只要你善于发现,你就是个小小发明家。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强化本节课重点,带着新问题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新问题出课堂”。?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科技创新我能行? 身边的科学? 改一改?????????????????????? 加一加???????????? 发现问题? 缩一缩???(改进)? 破一破 教学反思:? 本课例是与STEM教育项目相关的一节研讨课,运用S、T、E、M?解决在生活中发现的科技,本节课的内容我结合我们六年级的主题“科技创新我能行”的创意而设计的,我结合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发现身边事物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创意。本节课我依据方法指导课的教学流程以及课型特点进行设计:? 一、?回顾导入,激发兴趣? 回顾活动主题,通过事物存在的问题引出活动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让学生愿意思考,而思考又能让他们发现问题,并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当中的乐趣,这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问题意识”。?? 二、范例引领,触发灵感? 理论学习必须联系实践,为学生提供参考模本,一目了然,学生有据可参,有利于降低方法的难度,使学生快速入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方法指导,启发思维? 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共同研究,各出方法,通过现场手机上网,共同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价值,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四、小组交流,分享发现? 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发现,初步整理,把各自找到的存在问题的物品图片在小组内呈现出来并进行交流。这种“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思、有所悟,充分体现综合实践课程“做中学”的特点。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互相启发,激发灵感,有利于突破难点。? 五、认知建构,能力升华? 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而灵活调控,促进师生反思、改进教学环节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后我强化本节课重点,带着新问题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新问题出课堂”。? 本节课学生知道怎样去发现身边的创意,并能够把它们呈现出来,同时在日常观察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观察能力与创新意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利用综合实践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能力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科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开头抛出的问题范围太大;针对的问题数据说明较少,学生发现的问题没有直观的出示出来,组织小组讨论时,小组成员讨论还不够热烈;对于STEM这个教育研究项目还不够完全地体现出来。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待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