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3.3.2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课件(共28张PPT)+教案+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上3.3.2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课件(共28张PPT)+教案+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2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知道莫斯科保卫战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的破产;知道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德军迅速推进的原因和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获胜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苏联军民与美国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精神。
【教学重点】
莫斯科保卫战与珍珠港之战的相关史实。
【教学难点】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迅速推进的原因和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获胜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
(问答式导入)战士漫画:《荒唐的伴侣》
希特勒曾说: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教师设疑:(1)你认为德国和俄国友好的关系还能持续多久?
(2)德国会进攻苏联吗?为什么?进攻苏联对德国有什么好处?
(3)苏联认为德国是否会攻打自己?是否有做好战前相关准备?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学习
(一)德国进攻苏联
1.战前苏德关系
战前苏德曾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
苏德战争爆发的背景
材料一:在“不列颠空战”中,德军共出动飞机416万多架次,向英国投掷6万吨炸弹,炸死炸伤英国居民8.6万余人,英军以915架飞机和414名飞行员的代价摧毁了1733架德机,击毙和俘获6000名德国飞行员,取得了空战的胜利。
材料二:入侵苏联是希特勒争霸世界的重要环节和既定方针。希特勒上台后,于1937年提出了“先大陆,后海洋”的争霸世界的扩张战略,其中心环节就是先夺取中欧和苏联西部的生存空间。一旦征服英法和苏联强权,成为欧亚大陆的霸主之后,再横渡大西洋征服美国,从而成为世界霸主。
材料三:早在德国进攻波兰之际,苏联将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变成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德国对此深感懊恼。
学生分析材料回答,教师总结:
(1)德国对英国的进攻受挫;
(2)进攻苏联是德国的既定计划;
(3)苏联向西扩展疆域,引起德国的不满。
3.苏德战争的爆发
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分三路突袭苏联,一个半小时后向苏联宣战。
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
多媒体课件展示苏德战争示意图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
>>>
多媒体课件展示苏德战争相关资料,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战争初期,德军为什么能够势如破竹,迅速推进,而苏军则节节败退?
资料一:尽管苏联政府多次从英美等国得到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但由于受到德国“侵英”烟幕的迷惑,害怕英美等国挑起苏德冲突,实现其“祸水东引”的阴谋,主观地认为“在1943年或1942年以前”,即在德国“打败英国之前不会入侵苏联”。在对德军主攻方向的判断上,苏军总参谋部认为“最危险的战略方向是西南的乌克兰,而不是西部的白俄罗斯”,因而苏军在乌克兰配置了80个师,占西部总兵力的47%,而在德军实施主要突击的白俄罗斯只部署了40个师。
总结:苏联领导人对形势的估计错误
资料二:尽管苏联政府在战前做了大量的战争准备工作,但由于对战争爆发时间判断的失误,未能抢在战争爆发前准备就绪,尤其是对飞机、坦克和火箭炮等新式武器的大批量生产抓得较晚,致使主力部队武器装备较为落后且缺额较大。
总结:战略战术失误:对德国进攻估计错误,战备迟缓;武器性能相对落后。
资料三:苏联大肃反运动开始于1934年底,约有70%的军长、60%的师长、50%的团长遭清洗,共有25000~35000名红军指挥员被送进集中营,大规模的恐怖镇压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障碍。
总结: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
学生根据以上资料进行总结:
德军:准备充分,丰富现代化战争经验,采用闪电战术。
苏联:①领导人对形势的估计错误;②战略战术失误:对德国进攻估计错误,战备迟缓;③武器性能相对落后;④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大肃反运动)
4.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10月。德国集中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和追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全面进攻莫斯科。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
为了振奋士气,11月7日,苏联照例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斯大林亲自检阅了军队,参加完阅兵式的苏军直接从红场开赴前线,投入到战争中。
>>>
多媒体课件展示红场阅兵和斯大林讲话:
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战争,正义战争。彻底粉碎德国侵略者!
——斯大林
目的:使学生感受到苏联粉碎德国侵略者的决心。
11月中旬,德军再次向莫斯科发动进攻,苏军顶住了德军一次次的进攻。
苏联的冬季已经来临,气温降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希特勒原计划2个月之内打败苏联,没有给士兵配发冬装,冻伤的士兵人数超过了战斗伤亡,飞机、坦克等装备也难以发动,德军战斗力锐减。经过5个多月的鏖战,苏联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教师设疑:有人说,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能够取胜,主要是因为寒冷的天气帮了苏军的忙。请说一说你的看法。
该说法是错误的。
莫斯科严冬寒冷,使德军战斗力锐减,这只是苏联取胜的客观原因。其根本原因是苏联军民同仇敌忾,英勇作战。
教师引导学生从苏联和德国两方面进行分析:
苏联:
①苏联军民同仇敌忾;
②情报准确,日本不会在远东夹攻苏联;
③借助天时地利,防御得当,保障有力。
德国:
①侵略战争,引发对方顽强抵抗;
②决策上过于乐观,战略准备不足。前线遭挫后后续保障未能及时跟上,建立在“闪电战”基础上的“以战养战”弊端显现。表现在战线过长,补给不足,再遭遇气候寒冷,战斗力锐减……
莫斯科保卫战的意义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击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莫斯科保卫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二)日本偷袭珍珠港
背景:
日本将扩张步伐迈向英、美控制下的东南亚地区。
为排除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对日本进行武力干预的可能性,日本决定除掉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毫无准备的太平洋舰队。
在这次偷袭中,日本军队以微小代价,炸毁美国飞机300多架、舰艇20余艘,毙伤美军3000多人。
>>>多媒体课件展示:硝烟中的珍珠港
目的:使学生体会战争的残酷。
教师:珍珠港战争爆发后,各国有什么反应呢?
>>>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国对珍珠港战争的反应
美国对珍珠港事件的反应
12月8日上午,罗斯福在国会发表演讲,称珍珠港事件的这一天是“国耻日”,要求国会宣布参战。
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的盟国德国、意大利也对美宣战。
偷袭珍珠港成功后,日本开始进攻南太平洋上的各国。不到半年时间,日军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300多万平方千米的他国领土。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1.假如你是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摄影记者,你拍摄了许多国家的城市遭受法西斯国家攻击的纪实片。从这些纪实片中,不可能看到( C )
A.英国的伦敦
B.苏联的莫斯科
C.美国的华盛顿
D.中国的南京
2.历史漫画是一种特殊史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作者的主观喜恶。观察下图漫画《睁开眼睛》,迫使其“睁开眼睛”的历史事件是( C )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突袭苏联
C.珍珠港事件
D.雅尔塔会议
3.如图这幅漫画,右上角的英文意思是“原谅我,同志,但这似乎是一个好机会。”从漫画的这个细节来看,这幅漫画是想告诉我们( B )
A.双方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B.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C.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
D.苏、德瓜分波兰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德国进攻苏联
1.战前苏德关系
2.苏德战争爆发
二、日军偷袭珍珠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2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道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知道莫斯科保卫战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的破产;知道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课前自主学习
(一)德国进攻苏联
1.爆发:________年6月22日,德国撕毁《________》,突袭苏联。
2.影响:________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________。
3.典型战役——________________:
(二)日军偷袭珍珠港
1.目的:为了排除美国在________对日本进行________的可能。
2.时间:________年12月7日。
3.结果:重创美国________。
4.影响: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本土遭到入侵。随后,美国对日宣战,____________爆发。二战规模达到________。12月7日为美国“________”。
三、问题探究
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尽管苏联政府多次从英美等国得到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但由于受到德国“侵英”烟幕的迷惑,害怕英美等国挑起苏德冲突,实现其“祸水东引”的阴谋,主观地认为“在1943年或1942年以前”,即在德国“打败英国之前不会入侵苏联”。在对德军主攻方向的判断上,苏军总参谋部认为“最危险的战略方向是西南的乌克兰,而不是西部的白俄罗斯”,因而苏军在乌克兰配置了80个师,占西部总兵力的47%,而在德军实施主要突击的白俄罗斯只部署了40个师。
资料二:尽管苏联政府在战前做了大量的战争准备工作,但由于对战争爆发时间判断的失误,未能抢在战争爆发前准备就绪,尤其是对飞机、坦克和火箭炮等新式武器的大批量生产抓得较晚,致使主力部队武器装备较为落后且缺额较大。
资料三:苏联大肃反运动开始于1934年底,约有70%的军长、60%的师长、50%的团长遭清洗,共有25000~35000名红军指挥员被送进集中营,大规模的恐怖镇压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障碍。
战争初期,德军为什么能够势如破竹,迅速推进,而苏军则节节败退?
2.有人说,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能够取胜,主要是因为寒冷的天气帮了苏军的忙。请说一说你的看法。
4、课堂检测
1.日本天皇决定要展开攻击,但美军高级将领却不把这当成一回事;他们虽然拦截了日军的通讯,但却把这项重要消息压了……”这是影片《虎!虎!虎!》剧情简介。该影片再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  )
A.慕尼黑会议
B.德国闪击波兰
C.苏德战争爆发
D.日军偷袭珍珠港
2.1941年,德、日法西斯在欧洲、亚洲连续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  )
①德国突袭苏联 ②莫斯科战役 ③珍珠港事件
④徐州会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美、英、法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初期惨败的相同原因是(  )
A.长期对侵略者推行绥靖政策
B.不适应侵略者的突然袭击
C.遭到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进攻
D.国内物质资源贫乏
4.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纳粹攻占莫斯科
B.1941年斯大林红场阅兵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苏军攻克柏林
5.如图所示内容是某次战役前的情报。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  )
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B.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军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毋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信赖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我要求囯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1941年12月8日富兰克林·罗斯福
总统发表的美国对日宣战演说
材料二 1940年8月,德军参谋部根据希特勒的指示,开始制订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过了一个半小时才向苏联宣战。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也相继参加了侵苏战争。进攻的兵力共190个师(其中德军153个师)550万人,坦克4
300辆、飞机近5
000架。战争一开始,德军首先对苏联西部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军事据点以及正在调动中的苏军进行猛烈轰炸和炮击,随后以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为先导,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约1
500公里的战线上全面突进。一天内,苏联就损失了约1
200架飞机,其中有800多架还来不及起飞就在地面上被击毁。苏军损失惨重,边战边退。9月间,北路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中路推进到离莫斯科约400公里处的斯摩棱斯克,南路占领了基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总统为什么把1941年12月7日称作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材料表达了罗斯福总统的什么意愿?他的这一演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军向苏联发动进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节节败退的原因。
(3)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战争有何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
课前自主学习
一、1.194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苏德
扩大
3.莫斯科保卫战
二、1.太平洋地区
武力干预
2.1941
3.太平洋舰队
4.太平洋战争
最大
国耻日
问题探究
1.德军:准备充分,丰富现代化战争经验,采用闪电战术。
苏联:①领导人对形势的估计错误
②战略战术失误:对德国进攻估计错误,战备迟缓;
③武器性能相对落后
④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大肃反运动)
2.该说法是错误的。
莫斯科严冬寒冷,使德军战斗力锐减,这只是苏联取胜的客观原因。其根本原因是苏联军民同仇敌忾,英勇作战。
课堂检测
1.D
2.C
3.A
4.B
5.B
6.答:(1)
原因: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意愿:向日本宣战,带领美国人民坚决打败日本法西斯。作用:使美国加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阵营中,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特点:突然袭击(闪电战),不宣而战;德国法西斯为主,他国配合参与;重点突破,全线进攻。
原因:德军有充分的战争准备、丰富的现代化作战经验,闪电战突袭;苏联对德国发动战争的判断失误,在战略战术、武器性能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
(3)突然袭击,采用闪电战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
第三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与扩大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新知导入
“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希特勒《我的奋斗》
漫画《荒唐的伴侣》
德国和俄国友好的关系还能持续多久?
一、德国进攻苏联
新知讲解
1.战前苏德关系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昨天是朋友
,今天是敌人。
新知讲解
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分三路突袭苏联,一个半小时后向苏联宣战。
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苏德战争爆发
新知讲解
苏德战争示意图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
新知讲解
资料一:尽管苏联政府多次从英美等国得到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但由于受到德国“侵英”烟幕的迷惑,害怕英美等国挑起苏德冲突,实现其“祸水东引”的阴谋,主观地认为“在1943年或1942年以前”,即在德国“打败英国之前不会入侵苏联”。在对德军主攻方向的判断上,苏军总参谋部认为“最危险的战略方向是西南的乌克兰,而不是西部的白俄罗斯”,因而苏军在乌克兰配置了80个师,占西部总兵力的47%,而在德军实施主要突击的白俄罗斯只部署了40个师。
苏联领导人对形势的估计错误
新知讲解
资料二:尽管苏联政府在战前做了大量的战争准备工作,但由于对战争爆发时间判断的失误,未能抢在战争爆发前准备就绪,尤其是对飞机、坦克和火箭炮等新式武器的大批量生产抓得较晚,致使主力部队武器装备较为落后且缺额较大。
战略战术失误:对德国进攻估计错误,战备迟缓;武器性能相对落后
新知讲解
资料三:苏联大肃反运动开始于1934年底,约有70%的军长、60%的师长、50%的团长遭清洗,共有25000~35000名红军指挥员被送进集中营,大规模的恐怖镇压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障碍。
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
新知讲解
德军:准备充分,丰富现代化战争经验,采用闪电战术。
苏联:①领导人对形势的估计错误
②战略战术失误:对德国进攻估计错误,战备迟缓;
③武器性能相对落后
④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大肃反运动)
战争初期,德军为什么能够势如破竹,迅速推进,而苏军则节节败退?
新知讲解
1941年10月。德国集中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和追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全面进攻莫斯科。
3.莫斯科保卫战
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
新知讲解
为了振奋士气,11月7日,苏联照例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斯大林亲自检阅了军队,参加完阅兵式的苏军直接从红场开赴前线,投入到战争中。
红场阅兵
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战争,正义战争。彻底粉碎德国侵略者!
——斯大林
新知讲解
11月中旬,德军再次向莫斯科发动进攻,苏军顶住了德军一次次的进攻。
苏联的冬季已经来临,气温降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希特勒原计划2个月之内打败苏联,没有给士兵配发冬装,冻伤的士兵人数超过了战斗伤亡,飞机、坦克等装备也难以发动,德军战斗力锐减。经过5个多月的鏖战,苏联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新知讲解
该说法是错误的。
莫斯科严冬寒冷,使德军战斗力锐减,这只是苏联取胜的客观原因。其根本原因是苏联军民同仇敌忾,英勇作战。
有人说,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能够取胜,主要是因为寒冷的天气帮了苏军的忙。请说一说你的看法。
新知讲解
苏联:
①苏联军民同仇敌忾;
②情报准确,日本不会在远东夹攻苏联;
③借助天时地利,防御得当,保障有力。
德国:
①侵略战争,引发对方顽强抵抗;
②决策上过于乐观,战略准备不足。前线遭挫后后续保障未能及时跟上,建立在“闪电战”基础上的“以战养战”弊端显现。表现在战线过长,补给不足,再遭遇气候寒冷,战斗力锐减……
新知讲解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击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莫斯科保卫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莫斯科保卫战的意义
新知讲解
二、日本偷袭珍珠港
背景:
日本将扩张步伐迈向英、美控制下的东南亚地区。
为排除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对日本进行武力干预的可能性,日本决定除掉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新知讲解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毫无准备的太平洋舰队。
在这次偷袭中,日本军队以微小代价,炸毁美国飞机300多架、舰艇20余艘,毙伤美军3000多人。
新知讲解
硝烟中的珍珠港
新知讲解
珍珠港战争爆发后,各国的反应
英国首相丘吉尔: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戴高乐将军:应作好解放法国的准备……
新知讲解
珍珠港战争爆发后,各国的反应
希特勒对此大为恼怒。据希特勒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在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暴跳如雷,在场的人被吓得目瞪口呆。
负责此次偷袭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我恐怕我们将一个沉睡的巨人唤醒了,现在他充满了愤怒。
新知讲解
美国对珍珠港事件的反应
12月8日上午,罗斯福在国会发表演讲,称珍珠港事件的这一天是“国耻日”,要求国会宣布参战。
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的盟国德国、意大利也对美宣战。
新知讲解
日本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扩张
日本军国主义扩张达到顶峰
日军占领东南亚
课堂小结
德国进攻苏联
日军偷袭珍珠港
结果
战前苏德关系
苏德战争爆发
背景
经过
课堂练习
1.假如你是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摄影记者,你拍摄了许多国家的城市遭受法西斯国家攻击的纪实片。从这些纪实片中,不可能看到(  )
A.英国的伦敦
B.苏联的莫斯科
C.美国的华盛顿
D.中国的南京
C
2.历史漫画是一种特殊史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作者的主观喜恶。观察下图漫画《睁开眼睛》,迫使其“睁开眼睛”的历史事件是(  )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突袭苏联
C.珍珠港事件
D.雅尔塔会议
C
课堂练习
3.如图这幅漫画,右上角的英文意思是“原谅我,同志,但这似乎是一个好机会。”从漫画的这个细节来看,这幅漫画是想告诉我们(  )
A.双方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B.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C.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
D.苏、德瓜分波兰
B
课堂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