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浙教版初中金属的化学性质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1、金属+O2==金属氧化物一些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氢气。2、金属+酸==盐+H2↑复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比较铁与铜、铜与银的化学活动性1、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经过除油、除锈)铁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2、在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浸入一段洁净的铜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没有明显的变化Fe+CuSO4=FeSO4+CuCu+FeSO4≠结论:金属活动性:Fe>Cu3、在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经过除油、除锈)铜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丝的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4、在盛有硝酸铜的试管中,浸入一段洁净的银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金属活动性:Cu>AgCu+2AgNO3=Cu(NO3)2+2AgAg+Cu(NO3)2≠金属活动性:Fe>Cu>Ag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盐==金属+盐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思考:1、如何设计实验比较镁、锌、铜的活动性,并从大到小列出它们的活动性顺序。2、如果把氢也列入其中,应如何排列?方案1:取镁条和锌粒分别放入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结论:若镁能与硫酸锌、锌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镁比锌活泼,锌比铜活泼;Mg+ZnSO4=MgSO4+ZnZn+CuSO4=ZnSO4+Cu结论:Mg>Zn>Cu方案2:镁、锌、铜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实验现象。结论:若镁、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铜不能,说明镁、锌比氢活泼,氢比铜活泼。结论:Mg>Zn>H>Cu金属活动性的应用:1、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可溶性的盐=金属+盐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置换出来,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金属+酸=盐+氢气Zn+FeSO4=Zn+H2SO4=注意:特别活泼金属K、Ca、Na与金属盐溶液或酸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是碱与盐或酸反应。2NaOH+CuSO4=Na2SO4+Cu(OH)2↓2Na+2H2O=2NaOH+H2↑思考: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能否用锡壶装酸性物质,并说出理由。不能,因为锡能跟酸反应。Sn+2HCl=SnCl2+H2↑2.能否用铁制的容器配制浸种用的波尔多液(含硫酸铜)?为什么?不能,铁能跟波尔多液反应。Fe+CuSO4=FeSO4+Cu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意义用不活泼的金属制造货币,可以防止生锈、被腐蚀等。思考:为什么铜离子会从溶液中析出变成金属铜,而金属锌则变成新离子进入溶液?在上述的化学反应中,金属锌失去电子变成新离子进入溶液,而铜离子从金属锌表面得到了电子变成了金属铜,上述反应的过程实际上是电子转移的过程。Zn+CuSO4=ZnSO4+Cu2e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据有关专家介绍,全球每一分钟就有1吨钢腐蚀成铁锈,每年由于锈蚀而直接损失的钢铁材料大约占年产钢铁量的1/4。目前我国由于金属材料的腐蚀损失每年大约5000亿元人民币,约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左右。探究:金属产生锈蚀的条件有哪些?准备下列材料:带塞子的试管若干支,普通铁钉若干,蒸馏水,干燥剂(生石灰)。1、材料准备2、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变量法①取3支试管:A试管中是水和空气;B试管中是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空气;C试管中是煮沸过的蒸馏水。②3支试管中各放入一枚铁钉,并用塞子塞紧试管口。③几天后,观察实验现象。3、实验装置图A:普通铁片,水、空气B:普通铁片,空气。(内有干燥剂)C:普通铁片,蒸馏水。(无空气)4、实验现象几天后5、分析得出结论通过A.B的比较可知铁的锈蚀与有关,通过的比较可知铁的锈蚀与空气有关;本实验中为对照组。水A.CA结论:金属的锈蚀与水、空气等物质接触有关6、继续探究取一支试管D,装入一半水和一半空气中,放入一枚纯铁钉,几天后,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钉没有生锈。结论:金属的锈蚀与金属内部的结构有关金属防锈的方法防锈方法保护膜法改变内部结构法(加Cr.Ni制不锈钢)非金属覆盖层(如搪瓷等)金属镀层(如镀锌等)自身氧化膜保护层(Fe3O4)最常用最理想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为: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在钢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刷矿物油、油漆;覆盖搪瓷塑料)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或通过化学反应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如“烤蓝”改变组成结构,制成合金,如不锈钢课堂小结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O2==金属氧化物2、金属+酸==盐+H2↑3、金属+盐==金属+盐4、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条件?)二、金属防锈的方法铁锈蚀的外部条件:同时具备空气和水。铁锈蚀的内部条件:与内部结构有关。课堂练习1、有X、Y、Z三种金属,将X、Y、Z分别浸入稀硫酸中,Z溶解,X和Y不溶解;将X浸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由Y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Y、X?B.Y、Z、X?C.Z、X、Y?D.Y、X、ZC2、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是()A.硫酸铝B.硫酸铜C.硫酸D.硝酸银C3、已知甲、乙、丙三种不同的金属,甲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而腐蚀,乙在空气中加热后仍保持金属光泽,丙需保存在煤油中,以防止氧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强弱关系为(????)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C4、在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腐蚀最慢的是()A.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A5、用如图所示实验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1)若A为稀硫酸,实验观察到:①中有气泡产生,③中无明显变化,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2)若A为硫酸铜溶液,实验观察到:①和②中金属表面均析出红色物质,③中无明显变化。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B比_________活泼。有气泡产生Fe+CuSO4═FeSO4+Cu铜6、下面是某校学生进行“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实验活动:(1)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则黄铜的硬度________(填“>”、“<”或“=”)纯铜的硬度。(2)在实验B中Mg与稀硫酸反应时,若稀硫酸过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3)实验C中,小云同学选择一种金属丝放入两种不同溶液中,则所用的金属丝是__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后溶液质量__________(填“变大”“减小”或“不变”)。>镁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铜丝2AgNO3+Cu=Cu(NO3)2+2Ag减小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pptx 活泼金属与酸.mp4 湿法炼铜.mp4 钢铁防锈方法.mp4 铁与硫酸铜.mp4 铁生锈的条件.mp4 铜与硫酸铜.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