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故事走进课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让故事走进课堂

资源简介

让故事走进课堂
四平市第九中学 李晓英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特长班,特长班的学生中,有的除了钟情于自己的爱好外,对其他各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经常打瞌睡,怎样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呢?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让故事站出来替你说话,”结果发现这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记得,在第一次给特长班上课时,刚走进教室,就听见有同学说:“语文课,最没意思……”“就是啊,学语文有什么用?”“我最讨厌写作文,一写就头疼……”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的谈开来,一时间全班沸沸扬扬,乱成了一锅粥。迎头的一盆冷水让我的心凉了大半截,但转念一想,身为人师的我,又何尝不苦恼于学生的作文?于是我当时并没有打断他们,也没有去反驳他们,而是静静地听他们内心的真实袒露,就像一位医生在倾听着病人诉说自己的苦痛,准备查找病因,对症下药。过了一会儿,可能是他们看到异常平静的我,也可能是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已说尽,班级慢慢静了下来,于是我就给学生讲了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个叫刘大的人,在他五十岁大寿的时候,邀请了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到他家去做客,结果等了大半天,只来了三个人,还有赵六没有来,刘大等得不耐烦了,叹口气说:“唉!该来的还没来。”张三一听,心想:“我可能是不该来的了?”于是就走了。刘大见张三走了,心里更急了,“哎呀!不该走的又走了!”李四一听,心想:“看来我是应该走的了?”也便不辞而去。刘大一时不知所措,把两手一摊,对王五说:“你看,我又不是指他们?”王五心里抱屈道:“那是指我了!”也就二话没说,拔腿走开了。就这样一场生日聚会不欢而散了。话音刚落,学生们哄堂大笑,大都笑刘大不会说话,笑他他太过愚笨。于是我就即兴问他们;“是什么原因促使刘大言不达意,得罪了朋友?”“没学好语文!”有位同学小声说。我笑了,“看来生活离不开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说话也需要技巧,这也是一种语文能力,大家说,不学语文行吗?不学好语文行吗?”学生无语。
看到学生有所顿悟,我就趁热打铁,又讲了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在海边散步,忽然听到一个声音,‘捡一些贝壳和石头放在你的口袋里吧!’他下意识的捡了些,回到家里一看,那些石头和贝壳都变成了金闪闪的金子,于是他感到又高兴,又后悔,高兴的是他毕竟捡了些,后悔的是他没捡更多。“学习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我们能利用在学校时的优越条件,多学些东西,何愁将来不能立足于社会呢?艺多不压身哪!”学生都频频点头,认真学起课文来。
看到学生对故事如此感兴趣,于是,在后来的教学中,每节课我都会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地穿插些故事。
如在学生骄傲时,我就会给他们讲“自”“大”“一”“、”的故事,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教育学生这种行为就会变“臭”。
在学生表现出色时,我还会给学生讲聪明孩子的故事,对他们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从中也让他们了解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讲完故事后,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聪明”这一词语的含义,成为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我就引导学生把这两个字的部首拆开,学生回答是由“耳”“、、”“口”“心”“日”“月”组成。“对!那谁知道这有什么含义呢?”学生对视摇了摇头。“如果你也想成为真正聪明的人,就应学会用“耳”听、用“、、(眼)”看、用“口”说、用“心”去体会,并且做到日积月累。其实,这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秘诀!你们能做到吗?”“能!”学生会意的笑了,悄悄地在本子上写着什么。课后才知道,他们已经把这两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准备时刻提醒自己向“聪明”进军!
就这样,学生们在故事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思考,学习也有了方向,也渐渐地喜欢语文这一学科了。
我想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故事”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因为故事有时比你会说话,和空洞的大道理,和枯燥的学习相比,学生更愿意接受这鲜活生动的故事,他们会不经意的进入故事情境中,自觉对照查摆,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慢慢改变自己。
总之,自从故事走进了课堂,学生的心留在了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师生的关系也其乐融融了,学习的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试想,如果每位教师都能行动起来,用你丰富的学识,用你灵活机智的头脑,用你无私奉献的爱心,多留意关注学生的变化,在课堂上积极应变,将生硬说教转化成含蓄表达,将空洞转化为具体,将结果转化成过程。相信,你的故事一定能够再次点燃学生理想之灯,燃放希望之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