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访名人故居寻诗词文脉绘时尚名片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访名人故居寻诗词文脉绘时尚名片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访名人故居??寻诗词文脉??绘时尚名片
——走进蜀地诗词名人故居综合实践活动?
特别说明:以下教学设计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走进蜀地诗词名人故居”专题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本次参赛录制的视频课,呈现的是第三阶段的一个主题活动《乐事还同万众心——推广方案品鉴会》。?
【活动意义】?
天府是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城市,从古至今,天府以他的优雅时尚,吸引了万千诗人来到蜀地定居,并在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天府之国的美誉令我们骄傲,无数文人的故居让我们留恋,厚重的诗词文化让我们惊艳。从杜甫草堂到武侯祠,到李白故居到子云村扬雄故里,从琴台路到浣花溪,历代名人以诗歌指路,指引人们游览名人故居,感受城市每个诗意的角落。本班孩子特别喜欢吟诵诗词,孩子们由《苏轼读本》的阅读,产生对蜀地诗人的兴趣,经过前期的阅读以及网络资料的收集,对蜀地的诗词名人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激发了孩子们走进名人故居,深入研学的欲望。故提出驱动问题:最想寻访的诗人是谁?我们如何去了解?如何有效地将蜀地名人名诗进行推广?让学生在此驱动问题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小组合作进行成果展示,提升自我的价值体认、责任担当、沟通协调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热爱天府文化。?
【活动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网络资料或书籍查找,了解蜀地的诗词名人,查找故居位置,以及他们的诗词和故事,激发学生走进蜀地诗词名人故居寻访的欲望。并实地寻访诗人故居,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初步培养传承和弘扬天府文化意识,激发对天府诗词名人、天府文化的热爱。?
2.责任担当:思考研学的目的,提出驱动性问题,进行责任分工,设计研学考察表,并合作修改,研学后整理成研学报告,并制作ppt、视频等,进行展示,达到小组合作探究的目的,提高团队意识,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
3.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并提出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驱动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并在研学过程中不断修改,研究自己的课题,形成对课题的初步解释。?
4.创意物化:激发实地研学和创意物化的激情,设计推广展示形式,合作探究,并创意生成推广方案,并以书、画、歌舞、书签等多种展示。?
【活动重难点】
通过网络资料或书籍查找,了解蜀地的诗词名人,查找故居位置,以及他们的诗词和故事,激发学生走进蜀地诗词名人故居寻访的欲望。并实地寻访诗人故居,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初步培养传承和弘扬天府文化意识,激发对天府诗词名人、天府文化的热爱。
【活动时间】?
2019?年?4?月20日—6月7日?
阶段划分?具体时间?
活动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
4月20日—?4月5日?网络查找蜀地诗词名人故居或书籍查找?
第二阶段?
4月25日?—5月4日?
分组到蜀地诗词名人故居实地考察,接受诗文熏陶,思考分享蜀地诗人及其诗文的金点子。?
5月5日?—5月15日?
小组汇总“个人金点子”,思维碰撞,择优进行创意设计“访名人故居?寻诗词文脉?绘时尚名片”的推广方案,讨论完善,
确定汇报展示形式,并分组准备。?
第三阶段?5月22日?天府文化推广方案品鉴会?
第四阶段?6月1日?天府文化现场推广活动?
第五阶段?6月7日?
走进名人故居综合实践活动整理评价课?
【活动地点】成都市名人故居、六一班教室?
【活动对象】成都双语实验学校和悦分校六一班全体学生?
【活动形式】?
1.上网查找故居地址及名人资料?
2.分组实地寻访,以拍照、拍视频的方式进行记录?
3.分组讨论,汇报形式及内容?
4.现场汇报:歌舞、绘画、创意设计等多感官活动中,展现学生艺术鉴赏、语言表达、舞台表现力等。?
5.创意物化:合作探究改进方法。?
【前期准备】?
1.通过网络资料或书籍查找并了解天府的诗词名人,为寻访名人故居做准备。?
2.实地考察名人故居,了解天府诗词名人,寻诗词文脉,接受诗文熏陶,并填写“研学考察表”。?
3.汇总个人“访名人故居?寻诗词文脉?绘时尚名片”金点子,小组择优进行“访名人故居?寻诗词文脉?绘时尚名片”推广方案的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纸上得来终觉浅——从阅读分享到研学申请?
由本期的全班共读《苏试读本》,引发了孩子们对蜀地诗人的兴趣。?
初步了解名人故居?
1?.什么是名人故居??出示图片、视频资料?
2.你对成都名人故居知道多少?去过哪些故居?感受如何??学生交流见闻及感受?
3.出示资料,简单介绍成都名人故居的名称、数量、位置,交流感受??
二、学生准备?
1.阅读成都名人的有关书籍,或上网查阅成都名人资料。召开一次阅读分享、交流会。?
2.研学小组确定自己小组研学主题,规划参观路线等。?
3.组长画参观的思维导图,开展三分钟名人故居推荐会,宣讲自己小组确定的主题,研学线路,招募志同道合的组员,取组名,为高效游览做准备。老师协助各组长召开“名人故居介绍暨组员招募会”将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人员分组。组建了“诗仙小组”、“水调歌头小组”、“草堂小组”、“凤求凰小组”、“琵琶扇小组”“文豪扬雄小组”等六个小组。?
4.组员在组长带领下填报《研学申请表》及《文明参观承诺书》。??
第二阶段:绝知此事要躬行——安排实地研学?
一、进入名人故居,实地考察?
学生分组进入小组确定的名人故居实地考察:搜集故居建筑特点、名人介绍、成长故事、名人轶事、成就贡献、诗词文脉、故居现状等资料。?
二、设计、填写调查报告?
1.学生自主设计调查报告,思考要调查的内容??
2.交流填写情况。?
3.修改调查报告。?
三、展示成果的方式?
1.将小组考察到的资料整理,制作ppt、视频、小报等。?
2.讨论:怎样展示自己的成果????
3.教师提供样品,大家讨论这种方式的好处。?
四、改进完善自己研究的内容?
1.想一想,自己研究的内容适合哪种方式展示。?
2.交流,评价。?
3.改进完善自己研究的内容,形成小组的“研学报告”,确定展示方式。?
4.继续做哪些准备工作。
?5.过程性评价。?
第三阶段:乐事还同万众心——推广方案品鉴会?
访名人故居??寻诗词文脉??绘时尚名片?
——天府文化推广方案品鉴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主题?
1.师:孩子们,我们的“走进名人故居”综合实践活动历时一月有余,从书籍的阅读、资料的查找、每个小组带着问题实地寻访,到开展研学汇报会,准备推广方案。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访名人故居?寻诗词文脉?绘时尚名片”推广方案品鉴会。谁知道什么叫“品鉴会”??
2.师评价,引入我们今天要品析鉴赏的就是你们的“天府文化推广方案”
3.先来看看“推广方案应该具备哪些要素”(ppt)?
(1)推广主题?
(2)推广目的?
(3)会场布置?
(4)时间?
(5)地点?
(6)准备工作?
(7)创意形式?
(8)预期成果?
师:在活动课时一孩子们都全员参与,但分成研学小组后对别的小组课时二的学习和实践情况,我们就不太清楚了,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视频播放)?
二、推广方案展示?
师:在视频中,我们清楚的了解了各小组前期的学习和准备,老师看到了孩子们为了今天推广方案的展示付出的努力。非常期待你们今天的推广展示。哪一组先来??
?三、合作探究,改进推广计划?
1.师:欣赏了你们的展示,王老师真为你们骄傲,你们的推广方案创意多、内容详细、形式丰富、极具艺术观感。那这样的推广方案是否完美?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呢??
2.各小组选择一个你们想要提建议的推广方案,填写《天府文化推广方案品鉴表》。?
(1)写出最值得推广的亮点?
(2)提出创意改进金点子?
(3)合作商量具体措施,越详尽越好。?学生各小组互提意见,师相机评价提升。
?四、专家引领,升华主题?
1.今天我们还有幸请到了一位资深的推广方案策划专家,来为我们的品鉴会提意见。与生交流。?
2.师总结:有了专家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建议,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提升你们的方案,让它成为更有可操作性、可推广性的艺术作品,为我们的天府名诗、名人绘上时尚的名片。期待你们下一次更加精彩的分享会。?
第四阶段:万紫千红总是春——天府文化现场推广活动?
活动准备?
人员分工确定?
活动现场各部门负责人?
现场物品准备?
现场布置?提前布置活动现场
?三、开展活动?
各小组按照修定好的“天府文化推广方案”,实地进行推广方案的实施,注意视频和照片资料的收集。?
四、活动总结?
?总结本次现场推广活动的优点和不足,形成文字资料。??
第五阶段:采得百花成蜜后——走进蜀地诗词名人故居综合实践活动整理评价课?
导入,激发兴趣。
?1、回顾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2、明确本课的主要目的,了解什么是整理课??
二、整理:总结收获反思不足?
1、播放视频回顾。?
2、对整个活动资料的梳理?
3、合作探究,师生交流?
探究:哪个环节最有意义?你有什么收获??
小组代表分享学习收获
?三、总结评价?
1、交流整理课的收获。?
2、填写“综合活动评价表”。?
[活动反思]?
围绕“访名人故居??寻诗词文脉??绘时尚名片”这一主题,目前我们进行到第三阶段,在前三个阶段中,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蜀地诗词名人故居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存,往往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和历史意义,是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内容。领略到成都文化名人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提供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及亲子交流的平台,促进了生生、师生、亲子间情感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名人故居也可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能提供深远丰厚的历史回忆,也可给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在本次活动中,学生融合了多学科知识,链接了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生生安等学科。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辨的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并通过实地寻访诗人故居,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把研学的内容整理成研学报告,加强了自身的责任意识,并激发了学生创意物化的激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天府诗词名人、天府文化的热爱,从而产生浓烈的家国情怀。?
但依然存在不足,比如课堂上生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互动不足。在接下来的两个阶段中,我将继续调动学生,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积极探究,获得更有价值的体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