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苗族服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苗族服饰的特点。? 2.知识链接,让学生了解苗族银饰、蜡染、土家织锦。??????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苗族服饰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苗服……?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今天刘老师漂亮吗?是的,刘老师是一个苗族孩子,今天穿的这身衣服就是我们的苗族服饰。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了解我们的苗族服饰。(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巴蜀反倒12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苗族服饰具有什么特点?? 反馈,交流。?苗族服饰的特点:?? 短小宽大。? 2.苗绣。? ??衣服上绣有花,这是苗服的最大特点。同学们看,这就是苗绣。图案精美,主要以花、鸟为主。并且依本民族的特点,大胆想象,采用夸张的手法,所以形状各异。同学们再仔细看,那些图案两旁都有弯弯曲曲的花边,我们把它叫滚边。这两条滚边代表的是长江和黄河,我们苗族先人是从北方平原搬迁过来的,胸前弯曲的滚边象征着搬迁途中江河、道路的曲折。? 3.围裙。? ??围裙是苗族服饰的一部分。分高腰围裙和低腰围裙。作用是平常穿着是为了劳作时保护围裙后面的衣服不被弄脏;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穿着,主要用于盛装服饰或显示女红技艺的刺绣水平。? 4.苗帕。? 苗帕也是苗族服饰的一部分。 苗族喜爱头帕有其丰富的社会现实基础和心理基础。苗族非常重视一个人的头部,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包头帕是一种服饰方式,也是一门传统艺术。其谚语有“姑娘样子好,花花头帕少不了”、“选郎没有巧,头帕要包好”之说。湘西苗族男子喜爱青黑色帕,头部至少要挽五六道,前后包成人字形,有的有斗笠那么大,顶端露在外面,悬帕吊在耳边。湘西苗乡女子喜欢用青色丝织皱帕包头,丝帕对齐额头,头发不外露,平正不偏斜。凤凰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多加包短帕一珙,长三尺多,由额头包至脑后,连耳朵都包在内面,条件佳的家庭配凤冠。花垣等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喜用黑帕(父母去世者戴白帕),折叠整齐,包得平平正正,不偏不斜,末挽一道,恰齐额眉? 关于苗帕,还有一句绕口令,同学们试试用本地话读读。(学生练习)? 绕口令展示。? 5.苗族银饰。? ?其实苗族都市的配饰还有一种,每到重大节日,我们苗族姑娘不仅穿上漂亮的苗族服饰,而且还戴上苗族银饰。苗族银饰可分为:头饰、项饰、配饰、首饰、衣饰。 6.盘扣? ?同学们在仔细观察,苗服的扣子有什么不一样?这叫盘扣,是手工做成的。? 7.对襟? 苗族服饰还有什么特点?我们平时穿的汉服是对襟,而女士苗服是侧襟。? 8.苗族男装。? 刚才我们了解的都是女式苗服的特点。现代的湖西苗族男子服饰头者青花布的至三丈.?斜十字缠带,大如科笠。身穿花格七扣对襟布衣,衣袖长面小,裤简短而大,脚打青布绑眶。从我们苗族服饰,就可以看出我们苗族人民非常爱美,也显示了苗子人民的聪明才智,难怪它被誉为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 四、苗族服饰展。? 刚才我们感受到了苗族服饰的美,今天同学们也穿着美丽的苗服,我们也学学模特,给老师们展示我们苗族服装的美。有请小模特们上台……? 五、作品欣赏。? 同学们,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也可以用相机把美永久留下来,也可以动手画下来。有些同学就做到了,请同学们欣赏作品,说说哪副画最打动你?为什么?? 六、实践活动。? ??同学们,每年的8月8日,是我们苗族赶秋节,?在这个盛大节日里,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走进苗乡,去欣赏苗族人漂亮的服装和精美的银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