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走进广东非遗博物馆?——成果展示课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走进广东非遗?热爱南粤文化(走进广东非遗博物馆)? 教学背景? 党十九大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视察,第一站选择了有百年历史的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提出“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而我校“让每一颗星星都闪光”的办学理念,依托“国学经典吟诵”项目,开展传统文化素养训练等活动。本课程拟运用教育学中课程开发 理论,教师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中让学生了解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对南粤文化的理解,热爱中华千年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课程将设立“了解广东非遗”、“爱听会讲故事”、“玩转广东非遗”、“创新展示非遗”四个目标,整合语文、历史、艺术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达到提升小学生语言艺术能力的目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发挥新作用、新功能,让学生们成为新一代的非遗观众群,推动非遗的当代实践,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学生初步完成搜集资料、采访等环节后予以过程的指导,学生对研究所得进行整理。? 本班学生五年级,自三年级开始接触广东非遗知识。自五年级开始,我们进行以下活动:向佛山木版年画市级传承人刘钟萍学习木版年画拓印;与父母一起参观广东非遗博物馆,认真听取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李劭侹讲解广东非遗知识;每天半小时观看广东省各非遗项目的相关知识视频,通过表格和思维导图方法做笔记;定期举行广东非遗知识汇报会。本节课,是学生前期学习研究成果的汇报展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非遗项目。? b流利地介绍自己喜欢的广东非遗项目。? 2、过程与方法:? ?在公众场合大方自然地表述自己或小组的研究成果。?? 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说出他们做得好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关于广东非遗的故事,热爱南粤文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介绍关于广东非遗文化的小组研究成果。? 2、在倾听中积累非遗知识,热爱南粤文化。? 教学难点? 1、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用自己的话流利地表述关于广东非遗文化的小组研究成果。?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在自主选题的基础上,招募各小组成员,在老师、家长的 指导下生成各小组的任务单,并认真开展小组活动,教师适时指导,为本次成果展示奠定基础。? 2、制作教学演示文稿和相关教具。? 3、明确活动安全事项,准备活动所需的工具与设备。? 教学过程? (一)播放数学郭老师用汕头话讲澄海灯谜的音频。? (二)介绍澄海灯谜的由来。? ?教学导入?揭示课题:?走进广东非遗博物馆? (一)学生代表回顾 活动精彩环节。? (二)其他学生分享 非遗活动心得。? 创设广东非遗展馆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积极分享活动心得。? 汇报展示?? 明确小组成果汇报的流程,与小组活动评价的标准。? (二)控制汇报时间,根据小组汇报情况作出点评并讲解。? 1、广东特产组? 组长介绍杏仁饼的传说,小组合作展示制作过程,与同学分享广东特产。? 2、工艺品组? 展示广州榄雕、广州?珐琅、广东剪纸的作品,并介绍其特点。? 3、皮影戏组? 组长简单介绍皮影戏?的知识。小组展示皮???影戏《三打白骨精》? 4、木版年画组? ??组长分享之前参加的木版年画活动体会,展示木版年画作品,赠送其他小组木版年画。? (二)其他学生倾听、记录、提问、点评、分享收获。? 评价总结? (一)组织、参与、指导学生对各小组的汇报展示进行评价。? (二)总结? 1、非遗是生活的一部分? 2、非遗是活态的精神财富? 3、非遗的类别?? 学生在他人评价中肯定自己的努力与成果,认可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信心继续深入研究。? 课外拓展? (一)按图索骥游非遗? (二)介绍保护非遗的方法? 拓宽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引起学生继续探索广东非遗知识的兴趣。? 作业布置? 走访广州市内的博物馆,如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 了解广东历史,热爱南粤传统文化。? 板书? 走进广东非遗?热爱南粤文化? 我收获????(学生粘贴关键词,并解释)? 反思? 通过这节课,孩子们逐渐学会在公众场合大方自然地表述自己或小组的研究成果。学会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评价自己或别人的发言,并提出有建设性的设想。在上课前,我们花了半个月时间去搜集资料,走访非遗传承人,欣赏非遗展品,真切感受非遗的魅力。看到孩子们课堂上的评价单,上课笔记的内容和课后的心得体会习作,长时间的培养没有白费。只有真正的体验,才能真切地感受到非遗之美,热爱?南粤文化,热爱我们的家乡——广东。? 没有一节课是完美的,我们这节课也突出一-些问题。各小组展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一,有些孩子表演十分精彩,有些孩子表现很紧张。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这是我往后努力的方向。? 此外,有些孩子的提问没有深度,回答也不够准确,可见我们以后对广东非遗的探索,对南粤历史的研究,还可以持续进行。但孩子们的思辨精神,已经逐步形成,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主动寻找答案,他们可以逐渐离开老师和家长的辅助,学会独立学习历史、地理、艺术、科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畅游知识的海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