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以茶润心,事茶养礼 ——茶文化主题研学实践活动设计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打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书卷,几乎从每一页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得茶始于长沙,长沙茶源自安化。”湖南安化拥有独特的地质与生态环境,以及悠久的产茶历史,以此为载体,设计本次茶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一、研学概况? 研学主题:以茶润心,事茶养礼? 研学地点:湖南安化? 研学时间:两天? 研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二、研学背景? 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人生八雅,不可无茶;“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也少不了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茶文化的出现,把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了更高的境界。茶与文化关系至深,涉及面很广,内容也很丰富。这里既有精神文明的体现,又有意识形态的延伸。毫无疑问它有益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 茶里有世界、有人生、有人性。茶文化,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之精粹,以茶为契机带领学生从茶里去寻找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从茶文化里去追寻中国文化的哲学渊源,以及从茶里的中国去挖掘民族文明的魅力,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目的。? 茶,从茶园到茶杯的历练,是学生修身养性的绝佳教材。茶能够让人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同时对学生的礼仪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茶道将孝、悌、礼、敬的传统文化很好的融入习茶和泡茶的活动中,学习茶道为的是给学生的内心种下一颗种子,这种子里包裹着礼让,公平,恭敬,沉静,还有最重要的“根文化”!茶文化博大精深,以茶润心,事茶养礼,用茶去影响孩子,让孩子去影响世界。? 三、研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茶文化相关的知识,知道茶叶的分类、加工、制作流程,懂得茶具的使用和简单的茶艺。? 2、能力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培养学信息收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团队意识,通过动手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机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系列活动开展让学生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形成勤劳朴素,艰苦奋斗的情感认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与态度。在实地考察中,体验茶俗茶情、了解人文地理、开拓眼界;在采茶制茶中实践领悟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了解“杯中茶”的来之不易,树立劳动意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在研究识茶、采茶、制茶、品茶、敬茶中真实的践行茶礼茶德,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研学重难点: 了解茶文化相关的知识,知道茶叶的分类、加工、制作流程,懂得茶具的使用和简单的茶艺。? 四、研学主要活动类型? 1、知识探究:对与茶相关的知识先进行自主探究,发散思维,多渠道搜集资料,筛选整理资料,获得关于茶文化的初步认识。通过现场参观安化茶园,通过采茶、给茶树施肥、除草等茶园体验活动,了解茶树种植、生长环境,主动获得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在茶艺茶礼的体验中,提升认知与感受,观中国黑茶博物馆,走茶马古道,了解茶文化的历史,吟诵关于茶的诗篇,经历茶文化探究过程。? 2、实践体验:通过茶园采茶叶、给茶树施肥、除草等活动体验茶农生活;通过学唱采茶歌、吟诵采茶诗歌体验到农趣;通过制茶工艺的参观学习感受到劳动的智慧;通过由茶具的欣赏,到动手设计茶具,或者就地取材设计一副茶主题绘画或手工创意作品,提升审美;通过观看茶艺表演,学习泡茶的方法、敬茶的礼仪,品茶的香醇感受到茶的魅力。? 3、感悟提升:通过茶园的实践活动,体验到茶农的辛劳;了解到茶叶从茶园到茶杯,制茶者的功夫和耐心,更懂得感恩与珍惜。通过茶园研学融入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以茶思源、以茶润心、以茶事礼,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五、研学过程预设? 第一阶段——感知:组织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学生初步感知茶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选定主题自主探究,了解茶文化的相关基础知识,为研学旅行做好知识储备与情感基础。? 第二阶段——体验:带领学生进行实地研学,引导学生在研学中观察验证,体验实践,知行合一。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了解茶从茶园到茶杯的历练,理解掌握茶文化知识技能,接受茶礼茶德的洗礼,领悟茶文化的内涵。? 第三阶段——总结:小结点评,汇报分享,情感升华,茶德养成。活动过程中适时小结分享,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与健康高雅的生活情操,陶冶性情,养成爱自然、爱生活的茶德茶情,实现茶文化研学旅行的有效开展。? 六、研学前置课程? 茶文化主题实践前置课程是研学旅行的基石,初步感知茶文化,形成一定的知识文化基础,为研学旅行做好铺垫。预设三个课程—茶文化初探、分组反馈、研学路线与安全预案。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同时通过前置课程,让学生明确本次研学课程中的主要目标和进程,为研学旅行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1:茶文化初探? 本活动要求学生自主选题,小组分工合作,讨论交流制定计划,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子课题活动。学生提出许多可研究的内容,比如:茶的历史、茶的品种、饮茶习俗、茶的习性、中国名茶、茶的栽培、管理、采摘与焙制,怎样泡茶、保存茶,茶的功用,关于茶的诗篇,茶与本地经济……根据学生的选题分类,形成子课题研究小组:? 茶的历史和故事? 茶的分类与产地? 茶的种植与加工? 茶具与茶道? 5、茶与健康? 6、茶与诗?......? 根据子课题,按照学生研究的兴趣进行分组,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分类整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在收集文字资料的同时,注意收集图片和实物,并做好简单说明标签。小组内进行资料交流,筛选与整合。? 活动2:分组反馈? 在学生分组收集整理了相关主题资料后,进行集中的反馈交流,实现茶文化知识的共享,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茶文化相关知识。? 根据学生的反馈分享,结合湖南本土资源,确定本次茶文化研学旅行目的地是拥有南方茶马古道的黑茶之源----安化,行程用时计划为2天。? 活动3:研学路线与安全预案? 根据学生收集了解到的安化拥有的茶文化相关资源,分小组讨论交流,制定研学活动设想。学生提议的活动有:参观了解茶树的种植、体验采茶、了解黑茶是怎么制作的、茶马古道、学习怎么泡茶、参观茶文化博物馆、现场观看茶艺表演......? 根据学生的兴趣意愿以及本次研学目标,联系安化茶园,以及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设计以下活动内容:参加开茶节、参观茶园、体验采茶、学习了解黑茶的制茶工艺、研茶之道、品茶养礼、参观茶文化博物馆、茶马古道行。? 路线与活动初步确定后,师生共同制定安全预案,内容涵盖安全常识、应急处理、生活技能、心理建设等,通过现场演练、实操模拟、案例分享等方式,进行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提前培训和补充。为了切实加强学生外出活动的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外出活动的顺利开展,确保学生外出社会实践活动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活动秩序,特制定了此安全预案。? 1、安全教育与组织管理?? (1)学校制订茶文化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并上报教育局,成立领导小组,联络益阳安化云上茶园,要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带队老师均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每个学生的安全负责。?? A、组长负责交通工具的安排,其他教师、学生杜绝使用除步行以外的交通工具。?? B、社会实践活动之前要对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调查,身体不适者经书面请假后可以不参加活动。?? C、大队部须认真组织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安全、文明、纪律教育,做到预防在先,教育在先,确保外出活动万无一失。? D、各中队可自行备用一些简单预防意外药品(如:红药水、创可贴、正气水等)。? E、不允许学生走捷径或不假离队、不假提前独自到达活动场地。? 2、带队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必须做到全程管理。?? A、活动开展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B、出发、到达目的地、活动过程中、返回集合时以及返回学校时,务必及时清点学生人数。?????????????? C、带队教师要做好学生活动分组工作,指定好活动组组长,明确活动期间组长的管理职责,要求组长带好组员,按规定活动,在规定地点准时集合。?? D、活动期间领导小组及带队教师要加强巡视,发现不安全的行为要及时教育阻止。?? E、领导小组及带队教师同学生一起回校,不得搭乘其他的交通工具。? 3、发生安全事故紧急处理程序?? (1)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第一目击者立即报告外出活动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内容必须准确全面,要包括具体时间、地点及简要情况。由应急领导小组确定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区教育局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和安全稳定管理办公室报告。????? (2)突发事件发生后,活动组织人必须主动承担起责任,在场工作人员必须立即按分工实施处置工作。? A、现场救护组迅速组织人员抢救伤员,根据情况拨打120将伤员送往医院急救。? B、疏散引导组迅速组织学生有序撤离突发事故现场,清点统计人数。 ?C、安全保卫组迅速划定现场保护范围,对现场实施警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D、现场勘查取证。通讯联络组应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向事故报告人及现场目击证人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进行现场拍照、文字记录,掌握好知情人员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资料,为查清突发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提供第一手材料。? E、事件发生后,学校要及时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工作,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维护社会秩序和校园安全稳定。? F、联系领导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 4、注意事项? (1)在应急行动中,各小组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各项救助工作的顺利实施。? (2)带队教师不得擅离学生,随时掌握学生情况,遇到险情及时做好学生的安全疏散工作,并向有关领导报告。? (3)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要做好相关现场保护工作。 七、研学后续课程? 研学后续课程也即活动的评价总结阶段,主要内容包括研学作业的完成、研学成果的展示、研学成绩的认定等内容。? 1、研学作业的完成? 按照本次茶文化研学旅行的设计,在研学旅行的前置课程中布置了研学作业,即研学重点知识、自主探索部分难点知识等,在研学活动过程中分阶段体验、探究,设计茶具,制作一件茶主体的绘画或创意作品,写一个关于茶的小故事或研学的感受等。回到学校后进行整理汇报。? 2、研学成果的展示? 茶文化研学成果的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物化资料形式可以是研学日记、图文集、建议书或、视频、录音、物件展示等。研学成果一方面检验本次研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实现研学成果的物化和延续,以提升研学的实效性。? 3、研学成绩的认定? 本次茶文化主题实践从研学前准备、活动过程中表现、研学后反思等几个阶段进行评分项目设置,个人或小组通过海报、演讲、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的活动成果,参与优秀个人或小组竞选活动,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生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优秀小组与个人。 八、研学拓展深化? 1、在研学活动结束后,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茶文化研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学,进行了茶文化的课内外延伸,并鼓励学生在家进行品茶实践和孝亲活动。? 2、建立家校师生交流群,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饮茶品茶,学以致用,师生带动家庭爱上茶文化,共同成长发展。? 3、小小茶具设计师,学生可以通过手绘以及电脑来画设计图,可在陶艺室进行茶具模型制作,用3D打印机把自己用电脑设计的茶具打印出来,将优秀设计图和实物进行展示。? 4、诗歌朗诵,学生收集有关茶的诗词,比一比谁收集的最多,并将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进行朗诵比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