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中有爱?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社会需要热心肠的原因。? 2.懂得如何服务社会和他人,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增强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学习重难点】 服务他人和社会。? 【学习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关爱。我们也应该回报他人和社会,积极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我们为什么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中学生应怎样服务他人和社会呢?本节课探讨这方面的话题。《心中有爱?服务社会》?环节二:出示目标? 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活动一:自主预习?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57—P60,完成下面的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双色笔圈点勾画,时间5分钟。 ?1、我们的成长需要哪些关爱?? 2、为什么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播撒爱心、献出温暖的原因)? 3、中学生怎样服务他人和社会?? 4、公益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哪些?? 板块一:社会需要“热心肠”? 活动二:阅读与思考?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讨论思考:1、爱因斯坦的这段名言告诉我们什么??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人和社会。? 他人和社会为我们的生活和成长提供了什么?(我们的成长需要哪些关爱?)?家人的呵护、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帮助、还有社会各方面的关爱,给予了我们不可缺少的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还享有法律的特殊保护,受到专门组织的爱护,得到来自全社会的特别关爱。 3、我们又能为他人和社会做些什么?? 体贴父母、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善待邻里、对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主动关心和帮助、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等。? 4、我们为什么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1)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关爱,我们也应该回报他人和社会。? (2)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我们会感到由衷的幸福。? (3)我们都渴望在一个人人友善、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中生活。美好的社会离不开无私的奉献和不计回报的付出。? (4)驱除生活中的冷漠,需要我们从点滴细节中播撒爱心、献出温暖。? (5)主动关心和帮助周围的人,就能形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温暖社会氛围。? 板块二:服务他人和社会? 活动三:走进生活: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材料:某社区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公益活动,用每一个人的热情去激活社会正能量,实现“微志愿――微文明――大文明”的转变。?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为什么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①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是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好形式,参与公益活动是共建美好社会生活对所有公民的要求。? ②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我们会感到由衷的幸福。? ③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有利于形成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温暖社会氛围。? ④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 ⑤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构建和谐社会。? 现实生活中你可以参加哪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至少写出两例)?志愿者服务、环保公益宣传、为灾区捐款、清除小广告、关爱弱势群体(扶助老弱病残)等。 ?(3)请你评析? 有的同学认为,我们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已经很繁重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专业的志愿者和政府机关的事,和我们中学生无关。?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错。①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关爱,我们也应该回报他人和社会。 ②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我们会感到由衷的幸福。? ③服务他人和社会,我们可以从关心帮助周围的人做起,从小事做起。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依据学习生活实际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参加公益活动。? ④一个人的能力虽然是有限的,但只要具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意识,总可以为社会公益事业作一份贡献。? 活动四:讨论与交流? 小学生应怎样服务他人和社会?? (1)服务他人和社会,我们可以从关心帮助周围的人做起。?? (2)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是我们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好形式。参与公益活动是共建美好社会生活对所有公民的要求。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依据学习生活实际选择恰当的方式参加公益活动。?? (3)服务和建设自己所在的社区,也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如关心帮助孤寡老人、爱护社区环境卫生、积极参加社区文体活动。? (4)一个人的能力虽然是有限的,但只要具有为他人和社会报务的意识,总可以为社会公益事业作一份贡献。 ?环节四:收获平台?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 环节五:达标测试? 1、在我们的社会中,许多政策、法规和公益活动,都将关爱带给需要帮助的人。下列选项体现了这些举动的是(?????)? ①为了帮助弱势群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国家实施了《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 ②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许多失学儿童得以重返校园? ③国家实行助学金制度,帮助那些家境贫困的大学生 ④王老师下班后,留下来为后进生小东林习功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我们可以参与的公益活动是(?????)? ①全民健身②志愿服务?③公益宣传④为灾区捐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小伟竭力想成为一名志愿者?,是因为(?????)? A成为志愿者能给他带来物质利益?B成为志愿者能让他迅速走红?? C.成为志愿者能让他奉献社会,营造温暖的社会氛围??D.成为志愿者能让他得到更多人的帮助? 随着“微公益”理念的深入人心,公益活动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他们或在学校和家长的带领下,或独立自主,积极思索并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尝试通过参与公益项目或公益活动来反哺、认识社会。他们统一被称为“公益少年”。? 4、关于公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有利于传递友爱,传递正能量?? C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信赖D可以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获得一时的满足感? .对“微公益”,你的正确态度是(???????)?? A.赞成,“微公益”能以小付出换取个人大回报?B.赞成,小小公益活动体现了我们的爱心与责任?C.反对,“微公益”微不足道,只有大公益活动才对社会发展有好处??D.无所谓,我们现在还小,长大后再考虑公益活动? 6、中学生李晓与好友组建了一支志愿都民务队,经常开展“献爱心”活动,此事引来了不少非议:有人说她们是出风头,有人说她们.是挣表现……?连她们的家长也不理解,认为做此事既辛苦又没什么好处,但李晓和好友并未因此有所改变,仍然坚持开展“献爱心”活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李晓和好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②大家应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氛围??③从事志愿者活动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 任,得不到回报?④李晓和好友开展“献爱心”活动,努力做负责任的公民?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7、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相继推出志愿者公众微信号,市民可以通过公众号注册成为志愿者,并可报名参加照顾老人、扶贫帮困、环境保洁等志愿服务活动。对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行为,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都是为了能获得较高的荣誉称号?②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③只是为了换取他人的赞美和欣赏?④能使自己在奉献中提升自身价值??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