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展示参观成果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展示参观成果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展示参观考察成果
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家长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各种自然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对于这些场馆了解不够具体。所以要培养收集资料、交流资料、写作表演的能力,学会自主与合作学习的主人意识与主人精神。还要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崇尚科学,树立科学思想的教育,做传播科学、热爱科学与自然的社会主人。?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重庆市自然博物馆的概况,主要展厅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资料的能力,学会自主与合作学习的主人意识与主人精神。?
3.向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崇尚科学,树立科学思想的教育,做传播科学、热爱科学与自然的新时代的主人。?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重庆市自然博物馆的概况,主要展厅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资料的能力,学会自主与合作学习的主人意识与主人精神。?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资料的能力,学会自主与合作学习的主人意识与主人精神。?
2.向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崇尚科学,树立科学思想的教育,做传播科学、热爱科学与自然的新时代的主人。?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教师谈话引入?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国内仅有的7所综合性自然博物馆之一,也是西部唯一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是国家自然标本收藏保护、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下面召开一次参观考察交流会。?
活动一:交流参观考察的体会和感受。?
小组讨论(交流参观考察的体会和感受)?
在规定的时间,小组集合在一起,交流自己所记录的信息,或者谈自己的感受,并推选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小组同学帮助本组代表整理和加工收集的资料。?
全班同学坐在一起,相互交流,畅谈参观体会与收获。?
4.学生总结参观情况活动,活动评价:?
①?哪一组代表交流的资料有条理、有顺序。?
②?学生们可以提供给必要的补充,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③?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从中选出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粘贴在班级展板上供同学们学习,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④?和班主任、语文教师联系举办一个“参观自然博物馆”的作文演讲会。?
活动二。展示我们的考察成果。?
1、重庆市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博物馆共有6个常设展厅,分别为恐龙厅、贝林厅、重庆厅、地球厅、进化厅、环境厅。?
(1)我们小组于11月20日参观了重庆市自然博物馆,恐龙厅是整个展馆最大的一个厅,有2层,空高14米,展出中国最大蜥脚类恐龙。在恐龙厅里,展出恐龙骨架、恐龙牙齿、骨骼、恐龙蛋等,暴龙、马门溪龙等数10具恐龙骨架巍然耸立。恐龙厅内最大的明星,应该要算是“合川马门溪龙”,它全场约22米,身高近14米,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在古今动物中算,都算是个头最大的了。不过合川马门溪龙是一种温和的植食动物,而它的天敌——永川龙也在展厅内展出。永川龙有一个近1米长、略呈三角形的大脑袋,两侧有六对大孔,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头部的重量。在这六对大孔中有一对是眼孔,这表明它的视力极佳,其他孔是附着于头部用于撕咬和咀嚼的强大肌肉群。这样一对生死对头的化石在同一个展厅里展出,仿佛将我们置身于一场“世纪大战”。?
(2)我们小组于11月20日参观了重庆市自然博物馆贝林厅,贝林厅则是一个以人名命名的动物标本王国。从2011年开始,美国慈善家肯尼斯·尤金·贝林,先后向重庆自然博物馆捐赠了近300件野生动物标本。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专门开辟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展厅——贝林厅。贝林先生也被授予重庆自然博物馆终身荣誉馆长的名誉。相比于恐龙厅毫无生机的化石,贝林厅的展品则显得栩栩如生。从非洲草原到热带丛林再到北美雪原,贝林厅为参观者构筑了一个逼真的野生世界。而在这些环境下生存的各种动物,则以标本的形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3)我们小组于11月20日参观了重庆市自然博物馆地球厅,我们体验了丰富的地球故事。与贝林厅讲述的动物故事不同,地球厅的展品不以生物为主,但是这并不妨碍它讲述我们这个蓝色星球几十亿年的故事。无论是燕山运动,还是喜马拉雅运动,无论是冰川切割,还是岩浆喷涌,地质地貌的形成,总是伴随着那么多波澜壮阔的场景。那些珍稀的矿物、璀璨的宝石还有记录生命的化石,都在地球的活动中生成。当我们在地球厅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不禁会被它的造物能力所深深震撼。除此之外,地球厅也是最具娱乐性的一个展厅:在显微镜下观察岩石的细节,在仿真的地球内部环境里,感受它无穷的能量,在仿真望远镜中,观看太空的奥秘……这里也许是最适合探索思维发散的地方。?
展厅最后,墙上的一句话引起了我们的深思,“世界因多姿多彩的物种而精彩,一个物种的消失,都是人类走向孤独的脚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产生于自然,自然包容人类。多种生物的灭绝正提醒着我们自然保护的必要性、迫切性和现实性。?
……?
(4)小组讨论(评出个人或者集体最优秀的作品)?
活动三?
将参观考察的成果或者人物事迹,编制成一段情景剧,?
根据参观的内容确定有意义的主题。?
编写剧本,确定人物,设计台词。?
设计制作背景及道具。?
(4)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在班级内表演。其余认真听,提出自己的看法。?
3、小结:模拟与参观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实践,使参观活动有的放矢,师生收获大。?
小结??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资料的能力,模拟与参观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实践。?
教学反思?
同学们参观活动有重点,活动中,教师、学生、馆里讲解员、志愿者等各司其职,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同学们在活动中能自觉、主动地学习,如拍照、记录、搜集等,自觉与主动学习,活动有收获,有体会,好多同学都写出了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的观后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