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芜湖考区通用技术试卷分析报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芜湖考区通用技术试卷分析报告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2010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芜湖考区《通用技术》学科试卷分析报告
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 项发见
2011年5月
分析内容
一、总体评价
二、试题结构和内容分析
三、试卷抽样分析
四、题目解析
五、存在问题
六、教学建议
2010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通用技术》试卷着重考核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技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考查学生对所学学科基本能力(设计能力、制作能力、试验能力、评价能力与应用能力)。试题设计紧扣学科课程标准与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准确把握学业水平测试标准要求,科学规范,整体难度适中,对于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起到很好的检测作用。
本试卷重视对考生的技术素养的考查,注重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注重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水平,注重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水平,注重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水平。
一、总体评价
二、试题结构和内容分析
1.试卷题型结构
命题性质 时间 分值 单项选择题 应用题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30分钟 20分 8分 12分
通用技术学科试题由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题1分,共8分)和应用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组成。
2.试卷分值模块分布
考试分值模块1占4分,百分比为20%;模块2占16分,百分比为80%。技术与设计2是技术与设计1基础上的必修模块,体现了模块1中的设计过程与方法。两个模块不是完全独立,是相互联系的。
3.知识条目与试题水平层次分布
题型 题号 分值 学习内容 知识点及条目 模块 水平层次




题 1 1 设计的评价 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必修1 B
2 1 技术的保护(专利性) 了解专利的作用 必修1 A
3 1 技术语言 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必修1 A
4 1 技术试验 能根据设计要求知道需要哪些技术试验 必修1 B
5 1 结构的分析 结构与稳定性、强度的因素分析 必修2 B
6 1 流程的优化 流程优化应考虑的因素 必修2 A
7 1 结构的分析 结构设计的目的性 必修2 B
8 1 简单控制系统的分析 知道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 必修2 A


题 1.1 1 结构的分析 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分析 必修2 B
1.2 2 简单的结构设计 结构的稳定性的因素、三视图的绘制 必修2 B
2 3 系统的含义 能分析一个系统包含哪些子系统 必修2 B
3 3 流程的分析与设计 了解流程的环节并绘制流程图 必修2 B
4.1 2 简单控制系统的分析 能画出简单控制系统工作过程方框图 必修2 B
4.2 1 简单控制系统的分析 知道什么是开环控制或闭环控制 必修2 A
4.试题特点评析
1、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体现了对通用技术的设计的一般原则、技术试验、技术保护、三视图等技术语言的运用、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流程的优化、系统的分析、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等主干知识的考查。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肯定是今后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的基本特点。
2、导向性明确.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学科,本次试卷对这个导向非常明确。
3、注重知识运用,避开死记硬背。
没有出现,什么是流程什么是环节什么是时序之类定义性题目
4、注重技术素养的考查。
主要考查学生技术素养方面的知识,以技术评价、技术试验、技术改进、技术设计与表达、技术的人文素养为出题主线
5、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开发
发射架结构的改进属于开放的题目,注重学生创造潜能和发散性思维。一些题目,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考试,更是学习的过程。
6、难度适中
试卷总体的难度值在0.77左右,体现过关性考试的特点
三、试卷抽样分析
1.总体情况分析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难度系数 区分度 标准方差
20 7 14.4 25.8% 86.5% 0.77 0.33 2.69
取样试卷编号分别为1003号、2003号、4003号,每本试卷各30份试卷,有1空白试卷,共计89份有效样卷。
分值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7
人数 2 3 8 10 8 9 13 14 10 6 4 1 1
项目 优秀等级(17分以上) 及格等级(12—16分) 不及格等级(12分以下)
人数 23 54 12
比例(%) 25.8 60.7 13.5
抽样试卷均分14.4,优秀23人(其中满分2人),优秀率25.8%;及格人数77人,及格率86.5%,从以上抽样试卷分数统计表可以看到,总体情况呈现“双峰”特点。成绩为15、16分的人数偏少。区分度0.33,能够较好地区分学生学习情况。难度适中,试卷总体的难度系数值在0.77左右,体现过关性考试的特点 。
2.选择题分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满分人数 87 84 42 78 69 76 67 27
难度系数 0.98 0.94 0.47 0.88 0.78 0.85 0.75 0.30
均分 0.98 0.94 0.47 0.88 0.78 0.85 0.75 0.30
3.应用题分析
题号 测试内容 分值 3分 2分 1分 0分
1 结构与设计 所


数 41 38 9 1
2 系统与设计 43 27 16 3
3 流程与设计 47 26 12 4
4 控制与设计 18 29 26 16
题号 1 2 3 4
满分
人数 41 43 47 18
难度
系数 0.78 0.75 0.77 0.52
均分 2.34 2.24 2.30 1.55
四、题目解析
正确答案是B,绝大多数学生明白产品设计的一般性原则。难度比较小,无什么区分度,送分题。
单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是B,绝大多数学生明白产品技术的专利性,少数同学选 D,没有弄明白科学发现权是没有的,为了保护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权利是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商标权等。
正确答案是A,不少学生不知道形体的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是以毫米为单位时,不注写单位。直径的符号是Ф
正确答案是D,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大多数学生知道技术试验的目的性。台灯不需要做碰撞试验,若是汽车就需要了。
正确答案是C,绝大多数学生明白“球冠”形状设计可以提高稳定性。但同时也能增强它的强度,其实“球冠”形状就是拱形、属于壳体结构。
正确答案是B,少数学生认为流程优化的因素是成本与工期,其实本题核心是通过改变工艺(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实现流程优化的.
正确答案是C,一些学生不知道此结构设计的目的性,由于钢轨热胀冷缩,故在铺设时留有缝隙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是便于安装,更不是节约材料。
正确答案是A,不少学生选B,学生没有搞清楚开环与闭环的区别。此题得分率最低,说明学生对这块知识了解得非常不好,要加强教学。
1,部分学生对三视图的画法没有掌握,对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不太了解。
2,部分同学对发射系统所包含内容不了解,答题不规范。
3,部分学生对火箭发射操作步骤不明白,乱写一气。
4,大部分学生对控制系统的流程相当不熟。分不清开环与闭环。
应用题
五、存在问题
1,学生对技术与设计1、2两个模块的主干知识不熟,凭自己的经验去做题。
2,学生非选择题作答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须培养学生作题的规范性。
3,学生设计表达能力欠缺,日常教学中须加强学生看图,草图绘制能力的培养,不要写意、不要朦胧.
4,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更应当注重学生思维输出后的答题结果的呈现。
六、教学建议
1.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开发相关教学资源。学科教师应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正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2.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落实 仍是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设计题的教学;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4.培养学生作题的规范性和仔细审题的能力;
5.若条件允许下,多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和产品,提高学生自己的技能和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