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

资源简介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方案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它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西周形成了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和礼乐制度及华夏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出现剧烈变革,民族融合和华夏认同不断加强,并由地方分权走向中央集权的体制,此时期在文化上又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基础。因此,本课内容是理解第3、4课秦汉大一统国家建立与巩固的前提。
本课有三个子目。第一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属于政治范畴,旧制度(分封宗法制)在逐步瓦解,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在形成,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由“中国”向周边民族发展,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第二目,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属于经济范畴,新的生产技术逐步推广,规模较大的城市增多,经济交流在加强,由于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变法运动。第三、四目,孔子、老子与百家争鸣,属于思想范畴,周文化在继承中创新与发展,在大变革期间,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新兴士阶层的崛起,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教学目标
1.通过春秋、战国形势图,学生了解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描述田氏取齐、三家分晋的大致过程及其意义。
2.知道华夏认同与民族交融的史实,培养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3.阅读材料、文本解读,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对变法的推动作用,培养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变革的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4.了解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理解其积极作用。
5.知道孔子、老子及战国时期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理解其思想主张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春秋、战国时间轴》
观察图片内容,王畿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西周时期和东周时期王畿的大小变化,让学生理解东周时期,周天子控制力日益削弱,诸侯实力上升,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教师也可使用“动荡的春秋时期”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诸侯争霸,卿室夺权
(1)东周(春秋)初年政治形势
教师出示材料,与学生一起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原因。
平王东迁洛邑之后,所控制的地盘人口已十分有限,基本上只能掌控洛邑周围几
百里的范围,而且军事力量、政治威望与经济实力均大大下降。长期主要依赖周围的晋、郑两国支持,方得免于别国与犬戎的侵扰,而各诸侯国则各自为政,并互相倾伐吞并,周王室亦无力介入,王室之衰微可想而知。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上册)
教师提问:东周(春秋)初年的政治形势如何?
学生回答: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
(2)春秋时期划分与时代特点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孔子所著《春秋》记载的时间跨度与这一个历史阶段的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是争霸。主要的霸主包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各国以尊王为旗帜,建立霸业。
春秋时期,战争很多,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影响。
展示地图:《春秋霸主》
【议一议】如何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春秋争霸客观上加快了历史发展的进程。首先,争霸促进了中国的统一。春秋初期,黄淮江汉这一中心区域见于文献记载有140余国,及至春秋末,这一地区只剩下大小20余国。其次,争霸促进了华夏与所谓蛮夷戎狄之间的交融。最后,争霸促进了各国社会制度的改革。
——摘编自 沈长云《先秦史》
争霸战争促进局部统一、民族交融、各国的制度改革。
教师可播放“春秋时期的时间跨度”知识解析视频,让学生形象直观了解春秋时期的时间跨度知识点,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知识拓展】春秋周王世系及大事年表
(3)战国时期划分与时代特点
教师讲述: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历史进入到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
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
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兼并,主要的大国包括:齐楚秦燕赵魏韩,各国以统一为目标,攻城灭国。包括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教师可播放“战国七雄”知识解析视频,让学生形象直观了解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的残酷性及战国各国形势知识点,形象理解知识内容。
【知识拓展】战国周王世系及大事年表
过渡: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的变化。
2.华夏认同与民族交融
(1)“华夏”一词由来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
孔颖达也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提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展示图片:《华夷五方的概念》
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2)华夏和夷狄交融的成果
【想一想】教师出示材料,提问学生“华夏和夷狄交融的成果是什么?”
春秋时期,在诸侯国势力膨胀,华夏族向周边扩张的同时,各少数民族也不断深入到华夏族居住的区域,这样就打破了原来各族之间的地域界限,形成了华夏族与夷狄各部犬牙交错的杂居局面,这为民族的融合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春秋晚期,华夏族对于夷狄而言,已不能说有很大的文化优势了。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春秋时期民族交融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许兆昌《夏商周简史》
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华夏文化得到发展,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华民族在先秦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商、西周,发展形成了华夏族; 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基础上,“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的七国争雄以秦统一中国告终,中国形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交融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文字、地图使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理解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不仅消灭了中小诸侯国,而且促进了政治秩序转型和民族关系的重大变化,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分布更为广泛。
过渡:学习历史要有全局观念,刚才我们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状况,接着我们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呢?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铁器牛耕和兴修水利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冶铁技术出现,铁质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从考古发现的实际情况看,战国铁器,尤其是铁制农具的出土,更是大大超过了春秋时期。如果说春秋铁器的出土尚嫌稀少,因而推测其时木、石、骨、蚌器的使用仍较普遍的话,那么,到了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中期以后,情况便已有了根本的改观。目前考古发现的战国铁器已达上千件之多,遍及全国21个省(区)的100个县(市),约192个以上的地点,可以说覆盖了战国七雄及越、中山等国统治的区域。
展示图片:《战国铁犁》、《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
各国兴修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展示图片:《春秋战国水利工程图》
2.工商业发展和城市兴起
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工商业和城市发展状况。
战国时代经济变革的最有力证明,莫过于城市在数量、体量以及结构上的变革。考
古学家确信,战国时有城墙的居住区已超过400个,其中114个的面积不小于1平方千米。都城的规模最能体现战国时代的城市大发展。七个最大国家的都城中,最长的围墙都绵延超过4千米,其中燕国下都的围墙长达8千米,居七国之首……
在春秋时代,城市基本是一个具有防御工事的城郭,外有城墙包围,君王的宫殿则
位于中心,其规划在于强调城市是君王的防御堡垒。但到了战国时代,城市则普遍以城墙和运河为界,分成两个(甚至多个)区域:一部分是地势高处的王城,宫殿和庙宇就立于其上,另外则是平民区,内有青铜、铁器、玉器、骨器以及铸币的作坊,居住着工匠,商人及在附近田地耕作的农民。
——万志英《剑桥中国经济史》
学生归纳回答:出现更多的大城市,城市城市经济功能的发展。
3.变法运动
【想一想】教师出示材料,结合材料分析战国时期风起云涌的各国变法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战国时期的国家形态,已逐渐演变为“跨区域”的地域性国家;列国疆域内的居
民,也不再是宗法等级制下的“小国寡民”状态,而表现为“多地域、多族群”的特点,人口构成远较前代要复杂得多。
随着疆域扩展和人口增加,各国人口迁徙流动的规模及频率都日益加大,以古代
村社为代表的“邑落”社会结构越来越不适应战国形势的要求。
——摘编自于凯《战国史》
春秋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昔日以等级分封制
为基础的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同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改变春秋后期卿大夫专权纷争的现象。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学生归纳回答:经济发展引起社会复杂化,兼并战争的激烈,需要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富国强兵。
教师结合材料,进一步解释各国变法原因。
(1)变法原因:
政治变革:诸侯国疆域扩大,民族成分增加;旧制度破坏,旧的贵族等级和特权丧失。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固化国君的权力。
经济变革: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铁器牛耕的使用发展了西周中晚期形成的深耕,强化了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土地私有的现状,推动各国进行税制改革。工商业发展是农业发展的自然结果,促进了社会的活跃,人口的流动,但是也有可能反过来影响农业生产。
(2)各国变法运动
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变法。主要有公仲连、李悝、邹忌、吴起、申不害等人的变法。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展示地图:《各国变法运动图示》
(3)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内容:商鞅变法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奖励耕战、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展示图片:《商鞅变法示意图》
③作用:变法使秦国经济富强,为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文字、图片使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了。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自身的利益,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其中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效果也最为显著。
过渡: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许多大思想家及其著作,对中国以及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接下来,我们便来学习孔子和老子的内容。
三、孔子和老子
1.孔子
展示思维导图:《孔子的贡献》
教师出示材料: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学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概括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
教师讲解:“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
展示材料,进一步说明“仁”的思想:
“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就是“仁政”。孔子希望统治者“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对人民过分剥削榨,而主张惠民、富民。他还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但同时他也承认,社会政治制度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损益行局部的修正或改良。
——张帆 《中国古代简史》
2.老子
(1)地位: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体现在哲学和政治方面。
(2)哲学思想
世界观方面:“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规律。
辩证法方面: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展示材料: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节选
(3)政治思想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展示材料: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文本资料,介绍老子、孔子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孔子在政治思想、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以及老子在认识论方面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过渡: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接下来我们便开始百家争鸣的学习。
四、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出现背景
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兼并战争,促使各诸侯国礼贤下士,“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从“学到官府”到“学到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展示图片:《春秋战国著名学者及其学说》
2. 诸子百家思想
展示表格:《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表》
【知识拓展1】孔子之后,孟子、荀子从不同角度发展了儒家学说
展示材料:
孟子由“仁”发展而为“仁政”,强调“省刑罚、薄税敛”,重民有恒产,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
荀子从“性恶论”出发,倡导“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熔礼法于一炉。
后代儒家多以孟子直继“道统”,奉其为儒家又一宗师,视荀子为旁支。
——王家范 等《大学中国史》
【知识拓展2】法家学说
法家学说特别强调法在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决定作用,认为法是治国的不二法门。主张以法治国;强调耕战,注重实力,认为实力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手段。推行一套加强耕战的政策和措施;主张君主专制,处处为君主打算,把君主专制推到了极端。
【知识拓展3】稷下学宫
战国中期,各种新思想不断出现。齐国财力雄厚,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修建宽大、整齐的“学宫”,延请天下贤士,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让他们自由地讨论、讲学。一时间,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最多时聚集了上千的学者。直到齐国灭亡为止,稷下学宫延续了100多年。
稷下学宫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学宫中的学者被称为稷下先生,其门徒被称为稷下学士。孟子和荀子都曾在稷下学宫任职,荀子还曾三次担任学宫的“祭酒”,也就是首席学者。
稷下学宫既是齐国君主咨询问政的场所,也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学术机构。这里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儒、墨、道、法以及兵家、农家等学派并存。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天与人、古与今、礼与法、义与利、王道与霸道等话题,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稷下学宫作为当时诸子学术传播的中心,有力地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展示图片:《稷下学宫》
3.意义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文字资料,介绍百家争鸣的内容,使学生理解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各国在并立中争鸣,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教师可根据时间需要,组织完成“【活动设计】诸子百家辩论会”活动。通过本活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的变革为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