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垃圾的归宿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垃圾的归宿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垃圾的归宿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5分)?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的行为和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推进校园文明建设,创建绿色校园。?
主题活动的背景分析(10分)?
垃圾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主题内容,因此,具有非常良好的生活经验的基础,而对于这种经验,学生的认知又是非常多样的,这种多样性要升华到对垃圾的产生、危害、处理及回收利用得较为科学理性的认识,就必须给学生提供交流和实践的机会,来引导学生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认识垃圾的危害与我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对主题活动(研究课题)的描述(5分)?
我国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非常低,很大部分垃圾资源被浪费掉。造成垃圾回收利用率地的原因主要是垃圾的分类没有做好,各种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通过宣传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提升同学们对垃圾分类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视;宣传分类垃圾的具体做法,引导同学们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设计(10分)?
知识与技能: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等。了解垃圾分类的的意义及垃圾分类的各种常识,并对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有一定认识。??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调查、搜索、整理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进行创新学习,学会探究、学会与他人交流。?通过参与实践的各种调查活动,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等。了解垃圾分类的的意义及垃圾分类的各种常识,并对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有一定认识。??
活动过程(55分)?
准备工作:
1、完成“身边的垃圾”调查表
2、查阅资料,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方法有哪些?可上网查阅。?
3、收集一些还能继续利用的废品和垃圾,尝试制作,再次利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垃圾历险记”?
(1)利用多媒体教学,展开故事情节?
大家好,我是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牛奶盒。今天,我想跟大家讲一下自己的故事:?
那天,天气好热,我就躺在垃圾桶旁边,我好想回家,回到垃圾桶里啊!一位穿着高跟鞋的美丽女士走过来,我向她发起请求,她却直接从我身上踩过去。啊,好痛!后来又来了一位男孩,我再次发起请求,但他却看都没看我一眼就从我身上跨过去了。我等啊等……这次来了一只猫,我激动的请求它把我送回垃圾桶,它却不屑一顾,装作没看到,转身就走。这时一阵大风把我吹起来了,我害怕极了,垃圾桶里的小伙伴们也大叫起来:“要是牛奶盒能和我们一起进入垃圾场的话,大家就可以得到正确的回收利用了!”小猫想了想:要是地球上全是垃圾的话……太可怕了!于是小猫一跃而起,抓住了要被风吹走的我,我被成功地送回了垃圾桶,小伙伴们都开心地大喊;“欢迎回来!”?
我终于回到家。我多么希望人人都像它一样爱护环境,一同创造美好家园呀!?
(2)学生谈感想?
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生活小调查汇报?
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
1、展示身边的垃圾?
2、完成“身边的垃圾”调查表(见表附一),学生汇报?
(2)垃圾有什么危害?(播放环境污染、垃圾成堆的图片)?
(3)垃圾都是怎么处理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互相交换方法,然后向全班汇报。?
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回收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堆肥。?(课件展示)?
三、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1)提出问题:“垃圾都是没用的吗?”,学生回答垃圾在生活中的用处?
(2)展示垃圾的作用以及一些“变废为宝”的作品?
1吨塑料秒变600公斤柴油,1吨旧易拉罐变成20吨铝矿,回收1500吨废纸,就能少砍伐1200吨木材。?
(3)播放视频,学生自学“垃圾的分类”?
如今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4)游戏:扔垃圾的“学问”。?
四、减少垃圾,从我做起?
(1)为了减少垃圾,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好,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减少垃圾呢??
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再说出你觉得比较好的办法。?全班汇报,师生总结:?
多一点节俭,少一点铺张浪费。?
将垃圾分类,尽可能地回收利用。?
3、减少或不使用一次性用品。?
4、制作警示牌,提醒人们扔垃圾时注意分类。??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0分)?
综合实践过程的重点要突出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生成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在活动前引导每个学生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垃圾的种类、危害、分类及调查垃圾处理状况。教学中,我利用情境导入,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然后小组汇报活动成果,教师是参与者,适时参与其中,点拨指导,给予评价。在活动的总结与交流阶段,引导小学生说说处理垃圾的想法。小学生只有亲历了活动的各个具体环节,才有可能获得丰富多样的实际体验和感悟。?
??透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被激:起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但当前的污染状况太严重了。我们小学生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地球妈妈,保卫家园!要让学生用心参与社会活动,关注社会的环保问题,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以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