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一)?背景说明:? 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在城市里人们共同拥挤并生活着,生活、生产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不断充斥着我们窄小的生活空间,并不断影响甚至破坏了大自然。人们需要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心,并采取行动。刚好学生在科学课教学中有相关环境的内容。?想借此课题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并形成爱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二)课题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既可以深刻了解环境相关知识,促进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养成,又可以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掌握一种有效学习的方法。通过研究归纳、互动合作、评价交流、总结拓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三)?课题介绍???? 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相关内容,并掌握环境保护的意义,指导学生收集、分析、总结通过学习实践得到的身边环境数据,了解周围环境信息及受影响现状及已经或可能出现的相关后果。指导学生将研究性学习获得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小论文或结题报告。通过评价使学生们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汇报分享研究成果,并待机拓展。? 二、活动目的:? 1.了解身边的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的意义。? 2.收集身边的环境数据,记录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 3.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保护环境行为,从身边做起,并影响他人。? 三、活动重难点:? 收集身边的环境数据,记录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如何保证这些数据的真实有效是学生面临的挑战。? 四、过程方法:? 1.查找相关资料(查看书报、图书,上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 2.实地收集记录身边的环境数据(采访、调查、记录等)。? 3.整理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形成结论(问题、观点、建议等)。? 4.师生对研究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小组间取长补短,调整研究方向。? 5.研究学习成果分享展示(黑板报、手抄报、绘画及宣传表演等)。?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认真听老师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观看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相关资源;? 2.学生通过初步了解相关资源,在与老师互动交流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一)提出和选择课题:学生依据自己的专长及研究意向确定自己的选题,并依据选题参加相应的研究小组,并在各组中民主选出。学生们提出研究课题的能力非常有限,老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研究课题参考:? ①?环境保护的意义;? ②?环境保护的宣传;? ③?环境污染的危害;? ④?环境污染的预防;? ⑤?治理污染的方法;? (二)成立课题组?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的研究意向确定研究课题。选出小组长。?2.各学习小组成员了解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组长依据成员的特长进行组内分工,(包括收集资料、撰写方案、制作展示作品等)? (三)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研究小组依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细节(含:任务时间及任务内容)制订出本小组研究方案,并预订成果。? 2.参加全班的《成果交流会》各小组总结和分享研究课题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等。? 3.展示本小组研究性学习成果。?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充分发挥身边资源,开展多渠道的环保资料的收集任务。? 2.及时整理收集到的环保相关资料,留精去繁,通过交流、分享、专家咨询来加深理解。? 3.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开展参加专题讲座、采访专家等实践调查活动,进一步收集权威信息。? 4.最后将本组收集整理的环保相关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制作成果展示作品。? 五、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这次对“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研究性课题的学习,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环境保护相关信息的能力,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促进了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同时通过对研究、学习这一课题使学生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了解,感觉到环境保护是一门深奥、博大的学问,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了从小保护环境的良好道德意识,督促自己自觉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