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共4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共47张PPT)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名言欣赏: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导入新课
东周
西周
镐京
洛邑
犬戎




周平王东迁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如何?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目标
1.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
2.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
“东周”分为____、____两个时期
公元前
221年
春秋
战国
公元前
770年



4
7
6

公元



4
7
5

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战争而得名
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目标导学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春秋后期使用牛耕,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的巨大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一、农业的发展
2.兴修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
说一说,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一是铁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优越性;
二是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石器
骨器
齿耙



春秋时期
远古时期
春秋之变
牛耕
春秋之变
人力
畜力

牛耕图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制作材料
代表性生产工具
优点与缺点
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情况表
木、石
骨、蚌
铜、
青铜

木头、石头、
骨耜、蚌镰等
很少用于
农业生产
锸、锄、
耙、镢等
廉价,硬度不够,不耐用
铜珍贵,质地软;
青铜虽硬但易脆、易断
蕴藏丰富,开采方便,质地坚韧,易氧化
时间
远古
夏商
西周
春秋
石器




铜器
二、手工业的发展
青铜业
冶铁业
纺织业
煮盐业
漆器制作
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高
三、商业的发展
开设商品交换市场
金属货币广泛流通
目标导学二:王室衰微
《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
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名称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西周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
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
东周
东周初年王室直接近辖的土地有方约600里的土地,往后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
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
(东周)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
合作探究:
王室衰微的原因、表现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1)王室衰微的原因: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得原来公田以外大量开垦荒地成为可能,导致不向国家纳税的私田大量出现。诸侯国不再分封土地,而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致使分封制逐步分解。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2)表现:①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②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③诸侯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财政上陷入困境
(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操控政局,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目标导学三:诸侯争霸
春秋争霸形势图
1.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
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强大的诸侯通过争夺首领地位,
成为“霸主”。
齐桓公
越王勾践
齐桓公
吴王阖闾
晋文公
楚庄王
春秋霸主
秦穆公
晋文公
吴王夫差
越王勾践
楚庄王
齐桓公
春秋列国图
秦穆公
春秋之乱
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诸侯霸主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齐桓公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葵丘会盟
公元前7世纪中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春秋首霸——齐桓公
春秋首霸之齐桓公
齐桓公争霸的条件
地理条件:
靠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管仲改革:
1.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尊王攘夷”

号:
称霸标志:
公元前7世纪,召集诸侯会盟
2.发展生产
齐桓公改革:
1.改革内政
3.改革军制,训练强大的军队
春秋争霸之晋楚争霸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3.城濮之战晋军“退避三舍”
2.
楚成王的礼待
1.
重耳流亡
城濮之战
愿你多知
退避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返)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避)君三舍。’”
成语寓意:公元前636年,在晋国内乱中被迫出亡的晋公子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隆重接待,当面问他:“你以后如果能够回到晋国,应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如果我能托您的福返回晋国,那么晋楚两国若发生战争而在中原相遇的话,我将后退三舍(九十里)。”后来重耳返国执政,晋楚城濮之战时,晋军果然“退三舍以辟(避)之”,并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个成语,原来是指待人以礼,后来表示对人让步或回避,不敢与之争斗。
一鸣惊人
《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楚世家》:“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楚庄王,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湎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参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但数月之后,庄王依然依旧,享乐更甚。大夫苏从又进谏。庄王抽出宝剑,要杀苏从。苏从无所畏惧,坚持劝谏。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参、苏从担任要职。这就是“一鸣惊人”的来历,后任用孙叔敖为令尹,讲求得失,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生产,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基础。
愿你多知
吴越争霸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1)吴王阖闾任用楚人伍子胥和齐人孙武为将,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










2)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
越王勾践剑
吴越争霸
卧薪尝胆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成语寓意:越王勾践被夫差战败,囚禁在吴国。勾践在吴三年,受尽苦难。周敬王二十九年(公元前491年),吴王夫差赦勾践归国。他回国后,广纳贤士,立志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屈辱,他在室内挂了一个苦胆。吃饭时一定要先尝苦胆。睡觉时候身下垫着木柴,以使自己警惕,不得居安忘危,丧失报仇雪恨的决心。后来越国终于强大起来,灭掉了吴国。“卧薪尝胆”常被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愿你多知
春秋争霸的原因和实质
①周王室日益衰微,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原因
②大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利,不断征战,争当霸主。
实质
性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利)
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弊)
史料补充
材料: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请你说说春秋争霸战争的利与弊?
春秋争霸战争的性质:非正义的争霸战争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铁器出现
牛耕使用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分封制逐步瓦解
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等
影响
带来灾难
促进局部统一
促进民族交融
生产力提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
1.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是(
)。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检测目标
B
2.春秋时期,诸侯之间展开长期的争霸战争,其目的主要是(

①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
②维护周天子的利益
③左右天下,号令诸侯
④保障分封制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检测目标
A
3.“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
??)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
D.春秋
检测目标
D
4.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能为该结论提供佐证的史实包括(

①当时推广了铁制农具和牛耕
②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
③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
④金属货币越来越广泛地流通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检测目标
A
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
?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邲之战
检测目标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