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活动主题的确定:?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固体废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城市人口2.6亿,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废弃物每年排放量超过4亿吨,全国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1千克。特别是在非典型肺炎肆虐之时,同学们都能认识到环境的整洁是人类健康的保证。于是,我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入手,开展以“垃圾”为话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对身边的垃圾调查,进一步认识保持环境清洁的重要性。主题确定后,我与学生一起讨论,并确定主题,确定下来的主题分别是三大方面的内容:垃圾的来源、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处理。?活动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收集、整理资料的习惯,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自由表达,想象创作,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二、??情感目标?1、让学生走进生活,培养他们从小关心身边的一切事物,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良好品质和意识。?2、学会大胆与人交流协作,并从中体验交流与合作的兴趣。????3、通过汇报交流,对自己的调查活动有喜悦感和自豪感。?活动重难点: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收集、整理资料的习惯,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制定活动计划:?学生自选主题,组成合作小组。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主要包括时间,地点的具体安排;包括调查的形式,如垃圾的分布,垃圾的来源和去向的观察,有关人员、单位的访问,阅读搜集和上网搜集等;包括每一步活动的准备,如纸笔、照相机、预先制定访谈要点等;包括调查结果的呈现,如照片资料、观察日记、资料荟萃、研究报告等。?活动准备:?1、采访录像。?2、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观察,并把资料归类整理以作汇报交流。?活动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开展了以“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的语文口语交际活动。????????通过活动,谢老师发现同学们有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所以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这方面的探索学习,并开展了以“我们身边的垃圾”为话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前,同学们对“垃圾的来源”,“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处理”三大方面进行了语文综合实践的探究学习。?[以上学期学过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口语交际为切入点导入,这样既能由浅入深,又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巩固的过程。]?2、在实践活动中,谢老师充分感受到同学们对知识探究的热情,也知道同学们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有的上网,有的到图书馆,有的看报看电视,有的请教家长或相关的专业人士,有的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对学生前阶段的活动进行肯定的小结,并以此作为鼓励。]?3?、进行动态分组。?[这一动态分组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打破传统的固定分组形式。因为活动前,我并没有强求学生去调查哪一方面的内容,而是让他们自由选择主题,这也是新课表标提倡的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二、汇报交流垃圾的来源。?1、汇报生活垃圾来源:学生的观察日记。?2、以采访报告展示工业垃圾来源。?3、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汇报医疗垃圾的来源。?[上述环节的设计,学生通过展示搜集到的照片、图片等资料,采用了观察日记,把实地采访的内容写成采访报告、叙述的语文知识,使学生能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提高了语文能力。]?听了我们的汇报,我想考考大家,你们知道常见的垃圾有哪些吗??[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提问题,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才智。]?5、用表格形式展示的垃圾种类。?垃圾的种类?垃圾的来源?生活垃圾?塑料袋、剩菜、剩饭、包装纸、果皮……?工业垃圾?废水、废气、废渣……?医疗垃圾?皿装注射器、输液管、针头、刀片、绷带……?[学生能用表格形式展示常见的垃圾种类,体现了他们的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6、小组交流哪些不是常见的垃圾。?[这一环节是以语文为出发点,扩展语文知识的外延,让学生多看丰富多彩的课外书,增长课外知识。]?7、老师过渡小结。?[老师用激情饱满的语言进行精辟的点评,很自然地引出下一环节。]?三、汇报交流垃圾的危害。?1、汇报垃圾的四大危害。?[先向大家展示垃圾总的危害。]?2、那具体来到我们的身边,生活垃圾引起的危害又有多大??3、展示调查报告。?4、出示在瑶台市场调查到的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情况。?5、汇报生活垃圾引起的危害。?[在活动中,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这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评价的过程其实就是吸取借鉴他人长处的过程。]?6、听了我们的汇报,你们觉得我们的表现怎么样??[用调查报告和表格的形式汇报了生活垃圾的情况,既是运用了调查报告,又能使学生以致用,(把调查到的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情况用数学计算出来)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了。这样能使学习与生活实际不会脱节,也是大语文观所提倡的:不但要在课堂中学知识,还要在生活中运用知识,从而达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最根本目标这一契机。正体现了社会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学习观!]?过渡引出工业垃圾的危害。?8、过渡引出医疗垃圾的危害。?9、观看录像,了解医疗垃圾的危害,展示观后感。?[学生通过实践采访,才会获得亲身体验,并把这种体验写成了观后感,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四、汇报交流垃圾的处理。?1、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我们知道了垃圾给人类带来了这么多的危害,那每天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呢??2、通过咨询环卫工人,知道垃圾的收集输送过程是这样的:垃圾清理收集——运到垃圾压缩站——压缩、装箱——运送垃圾处理场所——再次压缩。?[通过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士,使调查内容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3、用卡片的形式汇报交流垃圾的科学处理方式。(卫生填理法、焚烧法、堆肥法、综合处理法)?[学生制作的精美卡片,说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非常棒的!]?4、同学们在认真查阅垃圾的科学处理方法的同时,还设计了一些独特的垃圾处理新方法,下面让我们来交流这些新方法??5、哪位同学愿意把你设计的独特的垃圾科学处理新方法介绍??汇报展示:污水鱼、想象作文、小制作。?[学生不但上网收集垃圾的科学处理方法,而且自行设计了垃圾的科学处理方式。在自主性、开放性的书本学习与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五、交流汇报垃圾整理的建议。?1、与老师交流建议。?[学生把活动的学习成果:所做的文件夹、自编的手抄报、写的建议书、信、调查报告、倡议书,共同与老师分享。]?2、汇报与听课老师交流的情况。?[语文实践学习应自始至终贯穿老师的引导,但教师的职能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而是开放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一方面学生能在引导中更加明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伙伴式”的引导更能发挥语文的人文性教学。]?六、活动升华?1、引出物质垃圾、行为垃圾、精神垃圾。?[在学习中,不仅伴随着创新意识的出现,而且也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即问题的生成性。同学们在了解垃圾危害的过程中,由物质联想到“随后吐痰”也是垃圾,并由此联想到了行为垃圾、精神垃圾。]?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指导人格个性发展,能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统一,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能提高语文的素养,又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3、我们想用歌声来表达对垃圾的看法。?4、我们自编了一首顺口溜来表达对垃圾的看法。?[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以学习语文为出发点,运用各科资源,开展跨学科活动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凸现语文作为各个学科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性。]????5、老师小结。?[老师善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画龙点睛的小结,使每个学生都有物可看,有话想说,有内容可写,那么,语文学习也就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6、全班齐读倡议书。?[此倡议书准备在学校电视台向全校师生宣读,目的是想起到以点带面的宣传作用。]?七、拓展活动:请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写的想象建议内容修改得更完美,可以自由选择一种方式,把你写的建议反映给有关部门吧!?[此设计重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组织、自主策划、自主实践、自主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导演、是主角,是学习的主人,是生活的强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