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教学设计【活动分析】(活动资源及背景)?我们的家乡长岛,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适宜鸟类生活的地方。并且长岛的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东部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有“候鸟天然驿站”的美誉。每年春秋两季,鸟儿们成为了山间、空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我们的大黑山岛被定位国家级鸟类环志中心。每年放飞猛禽类3—4万只,是我国开展鸟类研究的重要基地。?这些,无疑是一本本丰富的教科书,吸引着同学们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在玩与乐、思与学中,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欢乐,能自觉承担起保护鸟类,保护绿色家乡的责任。????这几年,?由于我们有的人为了满足自己味蕾的刺激,乱捕滥杀鸟类来食用,再加上我们长岛县政府曾经通过发电卖电增加收入,在山上增设大风车,这些人为的原因致使我县的鸟类锐减,?害虫日增,树木聚减?,造成明显生态系统失调,?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因此我就确定了本次活动主题: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让孩子们认识鸟类,?知道保护鸟类的重要性,?明确“保护鸟类,?人人有责”?,让孩子们小手拉大手,一起守护好我们长岛的碧海青山。???【活动目标】?(一)情感目标?1、通过调查和参观,听讲座,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2、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鸟儿的生存状况,从而萌发对自己家乡的关心和热爱。?(二)认知目标?1、了解鸟的种类、习性和生活环境,了解水、林、鸟、人之间的关系。?2、了解鸟类的对人类的帮助,以及人类对鸟类的危害?(三)能力目标?1、提高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和社会调查的能力。?2、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重难点】了解鸟的种类、习性和生活环境,了解水、林、鸟、人之间的关系。?【活动安排】?为了让学生认识鸟类,?知道保护鸟类的重要性,?明确“保护鸟类,人人有责”,我们在4月份世界爱鸟月里特别设立了本次校本实践课的课题《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以“我和鸟类做朋友”这个中心?,分立了四个主题活动,分别是(一)?参观鸟阁,亲近鸟类(时间:三月份最后一个周);(二)聆听讲座,普及鸟类知识(时间:四月份上旬);(三)交流总结,评价提升。(四月份中旬)(四)举行环保基地揭牌仪式,举行爱鸟护鸟宣传(四月份最后一个周);?围绕这几个主题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参观调查、聆听讲座、?分析探究、?社会宣传,?让学生一齐参与到保护鸟类的行动中来。?【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参观鸟阁,亲近鸟类(时间:三月份最后一个周)?1、启动:以问题你对鸟儿有什么了解?你想了解鸟的哪些知识?激发孩子们对鸟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分组,细化分工,讲解如何书写研学报告。?3、在3月30日,我们组织学生参观鸟阁,写出观后感或观察日记,发了两次微信《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一)——我和鸟儿有个约会(二)研学实践乐趣多,课堂内外皆采获。??第二阶段?聆听讲座,普及鸟类知识?1、4月10日我们聘请专家范站长为学生进行一次以“爱鸟护鸟”为主题的讲座,向学生普及鸟类生活习性及鸟类环志的基本常识,让学生从小建立保护鸟类的意识。?2、讲座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提问(讲座前再征集一些学生自己想问感兴趣的问题并提前整理出来。)老师组织学生写观后感或观察日记,再发一次微信《聆听讲座,激情碰撞》。?3、分组提出研究的问题和查找整理自己研究的结果!?第三阶段?交流总结,评价提升?第一部分小组介绍各自的活动过程,并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第二部分由体验日记、活动感受写得精彩的同学在班中朗读。?第三部分探究学习:让学生辨析,拆掉长岛山上的风车到底可不可惜?你的理由是什么??第四部分发出倡议,齐声朗读?最后评价本次活动。从“我参与了吗?”“我快乐吗”“我最想说”三方面进行自评。?第四阶段?爱鸟护鸟,我来宣传?1、办一次“爱鸟护鸟,保护自然”的主题手抄报和整理自己的观察日记,并把活动范围扩大到在3-6年级内进行。?2、将活动过程与学生的调查成果和倡议书都制作成宣传看板。在校园内掀起爱鸟护鸟的热潮。?3、四月最后一个周是爱鸟周,我们到步行街进行爱鸟护鸟宣传活动(展示手抄报、宣传看板、发放宣传资料、举行“爱鸟护鸟在行动”千人签字活动)。发第四次微信?4、活动的拓展(如条件允许组织学生参与一次环志候鸟放飞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