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我有我的美 课型 活动课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欣赏自己的方法,客观地认识与评价自己。 2.情感目标: 体验“自我欣赏”的过程,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学会欣赏自己,给自己鼓励和信心。 3.行为目标: 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和绘本欣赏,懂得结合他人评价正确地、全面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重点 难点 重点: 学习欣赏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难点: 敢于正视自己,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并在生活中,学习欣赏自己。 教学 策略 多媒体设备 任务驱动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课程资源 “最好的和最不喜欢的画”、绘本《大脚丫跳芭蕾》,一张A4纸张,黑色水笔 教学 媒体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热身与导入 (照镜子) 导入:教师介绍自己,并告诉同学们“今天,我看到了一位老朋友,TA很喜欢微笑,为人很亲和,是很nice的一个人哦,陈老师非常喜欢TA。今天,我把TA的照片带来了。大家想知道TA是谁吗?”不过规则说在先,当你看完之后请你安静地回到座位,不与其他同学讨论。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上台,并组织现场同学保持安静。并询问上台的同学,你们认识照片里的人吗?同学们,你们认识你自己,但是你们欣赏过自己吗? 借助有趣的导入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并导入“欣赏自己”。从而进入新课。 小故事 大道理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来读故事,并在第一个部分结束后稍作停顿,启发同学们思考可能的结局是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同样一幅画,为何得到的评价却如此不同?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在生活里,你看到了“我们班级的美”了吗?你是否找到了“欣赏自己班级”的方法? 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思考,启发学生看到“我们的美”,并勇于发现并告诉大家。 借助“小故事 大道理”,启发学生领悟“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发现”,总结“不同角度发现美”。 活动与体验 教师组织学生了解“快乐漂流纸”的游戏规则,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完成。 以小组为单位,先在漂流纸上写上你的名字和你的特点,由第一位同学开始将漂流纸传递给左侧的伙伴。 你要在同组每个伙伴的“漂流纸”上写上你观察到的这位伙伴的“美”,直到你的“漂流纸”回到自己的手中 写的内容可以是性格、特长、爱好、为人、人际交往等各方面,每人1-2条;每人一分钟。 尽量不与前面的同学重复。 2.教师严格按照要求组织活动,可以启发学生不仅从“颜值”也从“内心”去发现他人的美。 通过“快乐漂流纸”,借助他人评价,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 交流与分享 1.教师组织学生针对活动进行分享与小结: “漂流纸”上的哪些话对你的触动最大? “漂流纸”上的哪些话是你以前没有发现的“美”? 通过这个活动,你是否又发现了“欣赏自己”的方法? 教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并邀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分享。 通过“快乐漂流纸”的分享,借助他人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地评价自己,并看到“盲目我”。 拓展与延伸 1.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欣赏自己”,但对于我们的“不足”怎么办呢?很多同学会说,改正缺点。在课程最后,教师分享绘本《大脚丫跳芭蕾》,请大家认真观看,仔细思考。 2.通过这个绘本,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对于缺点认真改正,对于难以改正的“特点”,学会欣然接受。 3.最后,对课程进行简单小结,愿同学们都能“发现我的美,成为更好的自己!” 欣赏自己,不代表不改正缺点。因此,区分缺点的类型,改正不足,正视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