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自我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欣赏自我 教案

资源简介

欣赏自我
教学目标:①认识到缺点和不足都是我们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去接纳它们;②了解不足有两种类型:可以改变和不可改变,前者需要我们努力去改进,后者需要我们去接纳。
教学重点:学会接受难以改变的不足,有勇气去改变能够改变的不足。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从活动中感受到缺点、不足是我们的一部分,应该去积极接纳他们,并完善自己。
教学过程:
1. 【活动:处理白纸上的黑点】 10-15分钟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并感受到对待自身缺点、不足的不同处理态度和方式,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在课前将带有黑点的白纸发下去。学生每个人有一张。首先询问学生对于这张带有黑点的白纸的态度,然后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来处理这个黑点。强调任何处理方式都是可以的,且需要独立思考,独自完成。
学生的反应有可能是:撕掉(抠掉)、用修正带涂掉、画画等等。
针对学生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提问和挖掘:
选择涂掉:为什么你会把它涂掉?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黑点的?涂掉(掩盖)之后,黑点真的就不存在了吗?看上去纸张就都是白色的了,那它真的跟完完全全的一张白纸一样吗?
选择抠掉:为什么会把它抠掉?(因为太不喜欢这个黑点了,强迫症……)抠掉之后这张纸变成什么样子?
选择画成一幅画:为什么会将它画成一幅画?黑点呢,在哪里?(已经变成这幅画的一部分了)
小结:不同的处理方式,体现了对黑点不同的态度:涂掉和抠掉的同学,把这黑点视为一个“污点”,影响到整体的美观;而画成一幅画的同学则是将黑点视为白纸的一部分,于是后面将其变成画作的一部分。不同的处理方式,也有对这张纸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2. 【正视缺点】
2.1 每个人都有缺点 2分钟
目的:让学生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客观对待自己的不足
师:所以,请同学们想想,为什么给每一位同学发的白纸上都有一个小黑点呢?老师是想说明什么?
生:说明每个人都有缺点。
师:是的,每个人都有缺点,有自身的局限性。就像有句话说的“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缺点。
PPT上呈现苹果的logo
2.2 完善自己
目的:回到学生自己身上,掌握对待自身不足的两点(改变不足和接受不足),完善自己。
过程一:我的不足之处 10分钟
借用心理课上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材料,作为这部分内容的前置课程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学生的一些不足之处,让学生们想想办法,这个不足之处应该怎么处理?
不足之处有:
粗心大意、拖延、胖、矮、反应速度慢、运动不好、学习不好、记性不好……
小组活动:3分钟时间
讨论:上述不足之处,应该怎么处理?
学生会针对一些不足提出一些改正的措施。引导学生对这些不足进行分类,有一些不足可能学生不会提到,那就是一些“难以改变”或者是“不可改变”的不足。那对于这样的一些不足、缺点或是缺憾,我们应该怎么做的?
过程二:刘伟的故事 5分钟
目的:通过无臂钢琴师刘伟的故事,启发学生在面对一些“不可改变”的不足时,我们应该接纳不足,并挖掘自身的优势,去弥补不足。
从刘伟所弹奏的钢琴曲切入,然后呈现刘伟的事迹以及刘伟对于自身“没有双臂”的看法。
过程三:回到“难以改变”的不足 5分钟
目的:回到学生自身“难以改变”的不足上,探索出应对“难以改变”的不足的做法
PPT上呈现一些难以改变的“不足”。
再给2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面对这些难以改变的不足,应该怎么做。
学生分享。
3. 【欣赏优点】 3分钟
目的:让学生明白,一个完整的人是包含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的,虽然我们一直在讲如何处理不足,但同时也不要忘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
回到有黑点的白纸,启发学生这张纸上除了黑点,还有许多空白的地方,而这些空白的地方就是我们的优点和其他部分。因此,我们不应只关注到不足,也应欣赏自己的优点,并且去积极地展示。
4. 总结 2分钟
板书
欣赏自我
1. 欣赏优点
2. 正视不足
接受不足
改变不足
悦纳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