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心不可二用--注意力训练 教学设计 一.活动名称:“一心不可二用--注意力训练 ” 二.活动背景:注意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认识过程的门户。因此,注意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而注意力的培养要经过有意识的训练。本节课通过对注意力的相关知识的讲解与训练,达到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三.活动目的: 1、通过图片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注意的定义,把握注意的特点和分类,初步学会培养注意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注意力训练,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独立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讲解注意力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 四.活动时间:一节课 五.活动地点:各班班级 六.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 七.活动内容: (1)热身游戏 《乌鸦和乌龟》(乌龟与乌鸦的游戏玩法∶先分成两队人,一边是代表乌龟,另一边则是代表乌鸦 双方需要伸出右手,之后当主持人说乌龟时,代表乌龟这边的人便要捉代表乌鸦那边队员的右手, 捉到1分,捉不到没有分,当然主持人会讲出带“乌”的词语来混淆大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游戏结束后,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要在游戏中做得好,关键在于什么呢?”由于此游戏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才能迅速反应,通过学生谈论自己的体验,自然引出“注意力”的概念和重要性,点出本课的主题:一心不可二用——注意力训练。 (2)感受注意力。我问:大家如果窗外有一个人经过,为什么我们情不自禁地把目光转向他呢?你正在津津有味的上网或看电视,为什么会一点也听不到爸妈叫你吃饭呢? 首先问学生“向前看,你们看到了什么?”,接着问学生“你所看到的那些东西是怎样的”;然后让每个学生把手上的长方形硬纸片卷成圆筒,再问学生同样的问题。因为一开始学生是泛泛而看,所以再让学生描述事物的具体特征时,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说出来了,而后来透过圆桶来看时,观察的范围就缩小了,目标就更加明确了,所以学生得到了更具体的信息。由此,让学生体会到注意力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在屏幕上给学生呈现请大家看以下这道题回答问题,4秒鈡后题目自动消失。 11+14+16+8+5+0+4+31 请问一共有多少个加号? 请问一共有多少个1? 请问最终的结果是多少? 对数字的注意和对其他事物的注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对数字的注意) 例如:我们听到上课铃响,立刻走进教室,努力把自己的注意从课外活动转向并集中于教师所讲的内容上。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朦胧的,不确定的印象。(对图中其它事物的注意)例如:我们在上课时,突然有个人走进教室,大家就会不由自主得把目光集中在进来的这个人身上,这些心理活动就是无意注意。 过度:同学们,刚才咱们学习了注意的概念和分类,下面一个环节咱们来挑战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三)注意力大考验(9分钟) ①挑战一: 刚才你看到了哪几个数字? 1、3、5、6、8、9 你还记得这些形状中的数字是什么吗? 师:为什么同学们大多能回答第一个问题,却不能回答第二个问题呢? 小结:如果我们带着一定的”任务”去做某件事情,那么将会对这项”任务”倾注极大的注意。所以,在上课以前就做好集中注意力的准备,做好预习,带着问题听课,你的听课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②挑战二: 1.分别画圆形和方形。先用右手画一个圆,再用左手画一个正方形,时间20秒。 2.同时画圆形和方形。右手画圆,同时用左手画方,时间20秒。注意一定要同时画。 3.比一比两次画的哪次画得好,你有什么感受?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着画,然后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看哪位同学画得又快又好,接着请上来的同学谈自己在画时的感受。) 师: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图形,同样的手,第一次画的要比第二次好,原因是什么? 小结:集中注意力学习比分散注意力学习效果好。 我们都知道人在进行两种以上活动时, 能同时注意不同对象。一心可以二用,但是效率不高。只有对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很熟悉,才能做到一心多用。 (四)注意力训练(20分钟)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告诉他们人的注意力水平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提高的。接下来介绍三种简单的方法。 1、视物法——集中注意力的程度训练。准备一块带秒针的手表或闹钟,用双眼盯住秒针,随秒针移动,一直看秒针走3圈(即3分钟)。这时不要想任何事,只盯着秒针。 2、听音法 最方便的是听闹钟的“滴答”声.自己坐端正,双目微闭,全神贯注地听“滴答”声,第1天10次,第2天15次,第3天20次,逐次增多,每次都十分专注地聆听,半个月后,便养成了专心专意的习惯。 3、舒尔特方格训练法 _è???°??????????_是在一张方形卡片上画上 1CM × 1CM 的 25 个方格,格子内任意填写上阿拉伯数字 1- 25 的共 25 个数字。训练时,要求被测者用手指按 1 — 25 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数完 25 个数字所用时间。 (五)归纳总结,巩固新知(2分钟)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你从中有什么体会?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例如:当我们在看书时,我们的注意力就指向看书这件事上,而如果我们看书显得心不在焉的时候,则说明我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的效果也不明显。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水平。 教学反思:这节课总的来说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热身环节,男女一组时有扭扭捏捏的现象。感受注意力和注意力大考验环节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到了舒尔特方格训练时,场面就有点混乱,难控制了,场下的同学比上台的同学更激动,一个个大声的为台上同学指点,干扰了台上同学的注意力,导致有些同学数完 25 个数字所用时间偏长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