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气候》导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理解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认识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理解干湿地区的分布对农业布局的影响。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互动探究1】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Q1.图中有几条等降水量线?5条Q2.说出等降水量线的主要延伸方向?东北-西南Q3.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自主学习】我国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课堂讨论1】为什么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海陆因素(夏季风)是导致降水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另外,山脉的阻挡,加剧东西降水的差异,这是地形因素,对于东部地区,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降水存在南北差异。【互动探究2】我国降水时间分布规律Q1.四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吗?降水集中在哪个季节?不均匀,夏季。Q2.四城市的雨季长短有何差异?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Q3.读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降水年际变化大。【课堂讨论2】降水时间分布Q1.为什么四城市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Q2.为什么四城市的雨季长短不同?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Q3.为什么北京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夏季风强弱年际变化大。【新知讲解】干湿地区的划分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的干湿状况。当降水量>蒸发量时,气候湿润;当降水量<蒸发量时,气候干燥。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降水量(mm)>800400~800200~400<200植被森林森林和草原过渡带温带草原荒漠民居屋顶斜度较大屋顶斜度较小平顶窗小墙厚农业种植业-水田种植业-旱地畜牧业畜牧业【互动探究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1月0℃等温线2.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3.800mm等降水量线4.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5.水田和旱地分界线6.河流是否结冰分界线【课堂练习】1.爸爸要带夏明去上海旅游,最好选择几月?(D)A.1月B.6月C.7月D.10月2.我国在建筑上呈现南尖北平的形式,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A.降水的多少B.地势的不同C.气温的高低D.植被的不同3.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的居民有爱吃辣椒的习惯,这可能与当地的(B )有关?A.气候火热,特别是夏季炎热B.气候潮湿,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C.温差大D.冬季寒冷如图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气温和降水量月分配图”,完成4~6题。4.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5.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D)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6.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A)A.雨热同期B.全年高温多雨C.冬雨夏干D.全年低温少雨读图,回答7~9题。7.上图所示省区是(D)A.陕西省B.西藏自治区C.云南省D.内蒙古自治区8.图中自东向西方向,植被分布的大致变化规律是(C)A.草原→森林→荒漠B.荒漠→森林→草原C.森林→草原→荒漠D.森林→荒漠→草原9.由图中植被变化规律推断出该省区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大致规律是(B)A.由西向东递减B.由东向西递减C.各地降水均匀D.由南向北递减10.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C)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④一月份0℃等温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C)A.从南向北递减B.从东向西递减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从西北向东南递减12.下列城市,既位于湿润地区,又属于亚热带的是(C)A北京B兰州C南京D哈尔滨13.将下列地区与它们所属的干湿地区和植被类型用直线连起来①长江中下游平原A半湿润地区(1)森林②黄河中下游平原B湿润地区(2)森林、草原③塔里木盆地C半干旱地区(3)荒漠④天山山麓D干旱地区(4)草原北京年降水量极值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气候》导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理解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认识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理解干湿地区的分布对农业布局的影响。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互动探究1】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Q1.图中有几条等降水量线?条Q2.说出等降水量线的主要延伸方向?。Q3.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自主学习】我国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课堂讨论1】为什么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海陆因素()是导致降水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另外,山脉的阻挡,加剧东西降水的差异,这是因素,对于东部地区,受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降水存在南北差异。【互动探究2】我国降水时间分布规律Q1.四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吗?降水集中在哪个季节?,季。Q2.四城市的雨季长短有何差异?南方雨季;北方雨季。Q3.读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降水年际变化。【课堂讨论2】降水时间分布Q1.为什么四城市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主要来自。Q2.为什么四城市的雨季长短不同?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开始晚,结束早。Q3.为什么北京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夏季风强弱年际变化。【新知讲解】干湿地区的划分一个地区年和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的干湿状况。当降水量>蒸发量时,气候;当降水量<蒸发量时,气候。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降水量(mm)植被民居农业【互动探究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1月℃等温线2.带和带分界线3.mm等降水量线4.区和区分界线5.和分界线6.河流是否分界线【课堂练习】1.爸爸要带夏明去上海旅游,最好选择几月?()A.1月B.6月C.7月D.10月2.我国在建筑上呈现南尖北平的形式,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降水的多少B.地势的不同C.气温的高低D.植被的不同3.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的居民有爱吃辣椒的习惯,这可能与当地的( )有关?A.气候火热,特别是夏季炎热B.气候潮湿,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C.温差大D.冬季寒冷如图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气温和降水量月分配图”,完成4~6题。4.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5.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6.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A.雨热同期B.全年高温多雨C.冬雨夏干D.全年低温少雨读图,回答7~9题。7.上图所示省区是()A.陕西省B.西藏自治区C.云南省D.内蒙古自治区8.图中自东向西方向,植被分布的大致变化规律是()A.草原→森林→荒漠B.荒漠→森林→草原C.森林→草原→荒漠D.森林→荒漠→草原9.由图中植被变化规律推断出该省区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大致规律是()A.由西向东递减B.由东向西递减C.各地降水均匀D.由南向北递减10.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④一月份0℃等温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从南向北递减B.从东向西递减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从西北向东南递减12.下列城市,既位于湿润地区,又属于亚热带的是()A北京B兰州C南京D哈尔滨13.将下列地区与它们所属的干湿地区和植被类型用直线连起来①长江中下游平原A半湿润地区(1)森林②河中下游平原B湿润地区(2)森林、草原③塔里木盆地C半干旱地区(3)荒漠④天山山麓D干旱地区(4)草原北京年降水量极值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猜猜植被所在地?新知导入猜猜民居所在地?新知导入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新知导入要了解中国降水量的空间(时间)分布情况,选择哪类地图呢?某地年降水柱状图互动探究Q1.图中有几条等降水量线?Q2.说出等降水量线的主要延伸方向?Q3.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降水的空间分布递减1600mm800mm400mm200mm互动探究1东北-西南5条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点击图中我国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达6558毫米。1912年更创下年降水量8409毫米的记录。 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有些年份滴水不见。在吐鲁番,常常见到一幢幢专门晾制葡萄干的“荫房”。在干旱少雨的气候下,葡萄挂在通风的室内就可以自然风干。自主学习为什么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课堂讨论1海陆因素(夏季风)降水东西差异地形因素(山脉阻挡)加剧东西差异纬度因素东部降水的南北差异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课堂讨论1Q1.四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吗?降水集中在哪个季节?Q2.四城市的雨季长短有何差异?降水时间分布互动探究2不均匀,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Q3.读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对生产生活有何影响?降水时间分布北京年降水量极值互动探究2降水年际变化大。1.为什么四城市降水集中在夏季?2.为什么四城市的雨季长短不同?3.为什么北京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降水时间分布北京年降水量极值课堂讨论2新知讲解降水量>蒸发量气候湿润降水量<蒸发量气候干燥湿润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新知讲解半湿润区降水量在400~800mm干旱区降水量在200mm以下半干地区降水量在200~400mm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新知讲解干湿地区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互动探究干湿状况的影响新知讲解教师精点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降水量(mm)植被民居农业干湿地区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森林温带草原荒漠森林和草原过渡带>800200~400<200400~800屋顶斜度较大平顶窗小墙厚屋顶斜度较小种植业-水田畜牧业畜牧业种植业-旱地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年降水量分布0℃等温线淮河秦岭800mm淮河秦岭互动探究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秦岭淮河半湿润湿润暖温带亚热带秦岭淮河互动探究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水田冬季河流不结冰互动探究3秦岭-淮河一线冬季河流结冰旱地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互动探究31.1月0℃等温线2.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3.800mm等降水量线4.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5.水田和旱地分界线6.河流是否结冰分界线课堂练习1.爸爸要带夏明去上海旅游,最好选择几月?()A.1月B.6月C.7月D.10月2.我国在建筑上呈现南尖北平的形式,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降水的多少B.地势的不同C.气温的高低D.植被的不同3.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的居民有爱吃辣椒的习惯,这可能与当地的( )有关?A.气候火热,特别是夏季炎热B.气候潮湿,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C.温差大D.冬季寒冷DAB课堂练习如图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气温和降水量月分配图”,完成4~6题。4、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5、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6、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A.雨热同期B.全年高温多雨C.冬雨夏干D.全年低温少雨ADA课堂练习7.上图所示省区是()A.陕西省B.西藏自治区C.云南省D.内蒙古自治区8.图中自东向西方向,植被分布的大致变化规律是()A.草原→森林→荒漠B.荒漠→森林→草原C.森林→草原→荒漠D.森林→荒漠→草原9.由图中植被变化规律推断出该省区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大致规律是()A.由西向东递减B.由东向西递减C.各地降水均匀D.由南向北递减读图,回答7~9题。DCB课堂练习10.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④一月份0℃等温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从南向北递减B.从东向西递减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从西北向东南递减12.下列城市,既位于湿润地区,又属于亚热带的是()A北京B兰州C南京D哈尔滨CCC课堂练习13.将下列地区与它们所属的干湿地区和植被类型用直线连起来①长江中下游平原A半湿润地区(1)森林②黄河中下游平原B湿润地区(2)森林、草原③塔里木盆地C半干旱地区(3)荒漠④天山山麓D干旱地区(4)草原课堂总结空间分布:2.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1.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分布: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降水年际变化很大。板书设计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1、划分依据3、秦岭-淮河地理意义4、干湿地区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课堂讨论2为什么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较近,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温暖湿润,带来丰沛降水。北方南方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暖空气冷空气冷空气锋面雨带的形成过程注意观察课堂讨论2锋面雨带的移动课堂讨论2锋面雨带的移动课堂讨论2锋面雨带的移动课堂讨论2锋面雨带的移动课堂讨论2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东北梅雨锋面雨带的移动课堂讨论2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东北伏旱锋面雨带的移动课堂讨论25月7、8月10月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东北6月9月短北方雨季南方雨季长夏季风的进退东部地区雨带推移锋面雨带的移动课堂讨论2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气候》导学案(第2课时)-学生版.doc 《气候》导学案(第2课时)-教师版.doc 中国干湿地区划分.swf 干湿地区对生产生活的影响.swf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