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4思维训练营 辽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4思维训练营 辽大版

资源简介

4思维训练营
1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到思维的奇妙,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2. 使学生学会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开发思维和创新能力。
2学情分析
高年级学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小学生在步入高年级后,一些惯性思维就会出现。好的惯性思维可以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熟能生巧,但是一些惯性思维会限制学生思维。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增强其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培养,特选择此主题。本课意从学生感知思维的其妙,寻找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方法,循序渐进,至学生能学以致用,使创新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动力和快乐源泉。
3重点难点
1. 锻炼学生的思维,摆脱思维惯性。
2. 突破自我界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善于发现。3. 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力的积极品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心灵点击:指令拍掌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好,我们就先来玩一个叫做“我说你做”的游戏。我说什么,你就指哪里。准备好了吗?
眼睛,鼻子,嘴巴(老师说,学生指相应位置)
眼睛,鼻子,嘴巴
眼睛,鼻子,耳朵
师:哎,我说的是耳朵,怎么有的同学还指着自己的嘴巴呢?
这是习惯性的想法,而这样的习惯性想法就叫做——惯性思维。
活动2【导入】游戏导入——心灵点击:打开思维新世界
师:同学们,惯性思维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有个小作者就依据惯性思维编了一段小对话,我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演一演(给生资料)
情景:在门口,门内有一个小男孩,门外一个精怪人物(“我是谁”)用链子拴来了一个很庞大的人物名叫“就是啥”。他俩门内外的一段对话……(摘自《阁楼上的光》)
A:哒哒哒
B:谁呀?
A:我!
B:我是谁?
A:对!
B:什么对?
A:我是谁!
B:这就是我想知道的!
A:什么是我想知道的?
B:我是谁?
A:是的,就是!
B:就是啥?
A:是的,我用链子栓来的“就是啥”!
B:链子栓来的就是啥?
A:是的!
B:是啥?
A:不,“就是啥”!
B:这正是我想知道的!
A:我告诉过你了嘛——就是啥!
B:就是啥?
A:是的!
B:是啥?
A:是的,我带来了!
B:你带来了啥?
A:就是啥——这就是我带来的
B:我是谁?
A:是的!
B:滚开!
A:哒哒哒
师:同学们,听完这段对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是呀,我们的惯性思维告诉我们“我是谁”应该是个问句,而不应该是一个人的名字,这多会引起误会呀。而小作者正是用了这个惯性思维,让对话变得有意思起来。
今天呀,我们就一起去打开一个思维的新世界,看看在这个思维世界,你能收获几顶思维帽子。(板贴课题)
【设计意图:从热身游戏开始,让学生保持放松的心态。对话表演,让学生对思维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对思维的探索欲望。】
活动3【活动】创造性思维帽——心灵探索:逆向思维帽
(1)师:同学们,请看,今天江老师收到一个漂流瓶,可是江老师怎么打都打不开。这上头有个瓶塞,江老师拔不动,也舍不得把瓶子摔破,谁能来帮帮江老师?
生把瓶塞给摁了进去
师:对的,(板贴逆向思维帽),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有时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呢!江老师赶紧来看看好朋友给江老师写了些什么?
亲爱的江,周六我想邀请你来我们家玩~这就是去我们家的地图,现在呀,我来考考你的脑力,你开车下了高架之后,有ABC三个入口,只有一个入口能到我家哟,我相信你看了这张地图,一定知道怎么走了,迷路了我可不管哟~
爱你的塞利
现在请你们帮帮老师,最先知道入口的同学上来拍铃铛,时间1分钟。老师说开始才能开始(组长发迷宫纸)
师:开始!
一个学生上来拍铃。
师:我来问一问,你是怎么做的?
生:我是从从后往前找的
师:咦,你为什么从后往前,照理是从起点到终点的哇!你怎么会从终点走的呢。老师觉得很不理解
生:起点有3个口的啦,我要一条条试探,从终点多快呀
师:哦~~~(恍然大悟)原来你是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从后往前,这是一种好方法,老师要拜你为师。同学们,当我们平时在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不妨换一换角度去思考,带上我们的逆向思维帽去打破思维定势。
【设计意图:通篇用一个漂流瓶进行情境创设,从瓶塞的打开到找出口,都是锻炼学生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学生在情境营造中感受逆向思维带来解决问题的妙处。】
活动4【活动】创造性思维帽——心灵探索:拓展发散思维
师:信拿出来了,哎,这信上还有个夹子呢,扔掉吧,可以吗?同学们
我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一个人记录,最后记录人发言。限时2分钟
小组汇报
师:哇哦,小夹子还有这么多用处呐~刚刚我们头脑风暴了一下,大家将自己的思维发散开去,讲了这么多好方法,这就是——发散思维(板贴发散思维帽)
江老师刚刚发现这个小组记录的方法和你们不同,大家看——他们用的是思维导图的形式,这是记录发散思维的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个学生思维都发散开去,这是脑力激荡法,是创新性思维训练的好方法。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录,有利于人脑扩散思维的展开。】
活动5【活动】创造性思维帽——心灵探索:培养质疑思维
师:这个塞子塞进去了,可怎么拿出来呀?
生从杯底拧开杯子
师:哇哦,这杯子和普通杯子还真不一样!这是什么杯子呀?你们谁知道?
预设生:柠檬杯(看视频)
观看视频
师:哎,同学们,人们为什么要发明柠檬杯呀?
同学们,当美国人发现普通的杯子存在着局限性,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就会想办法改进它,这就是我们要说的——
质疑思维(板贴思维帽)
当我们面对周边的事物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提出自己的怀疑,就说明我们对这件事情有了独立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创造。
【设计意图:敢于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开端,本环节从生活用品着手,引入“柠檬杯”,让学生知晓生活中可以观察物品的不足,提出改进,也为下一步学生的创新发明做铺垫。
活动6【练习】思维帽实践——心灵护航
师:你们有没有观察过你的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有没有发现在使用它们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学们,你能用上你的思维,找出你的学习用品或是生活用品在使用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办法,写出一份金点子设计方案吗?
我是小小发明家
作者:
名称:
设计思路:
图例说明:
下面我请四个小朋友将你们的画贴在黑板上,请这四位小朋友介绍一下他们的作品。
师:同学们,看了这四副作品,你有哪些收获?
师相机点评:
(板贴省略号)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创新性思维的三个思维方面,再结合自己生活实践进行发明创造,用自己的综合性思维进行发明,教师也相机指出创新性思维远远不止这些,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由教师先给扶手,再到学生的自我创新,体现其层层推进的过程。】
活动7【练习】四、总结感悟——心灵牧场
师:同学们,思维世界中有很多思维帽,用上几顶或是几十顶,或许就会给你的世界带上很大的不同。不断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的。你看,这些创意小发明就是在思维的不断运转中产生的:
观看日本创意小发明
师:以后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不断动脑,时刻提醒着自己带上思维帽,去创造,去做个创新型的学习者。
【设计意图:视觉的冲击总会给学生带来一些感触和收获,从生活中现有的发明中汲取一些,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发明,他们也可以成为是下一个,有着无穷的动力,从而激发他们发明的兴趣,促使其在生活中思维的创新。】
活动8【作业】课后作业
1、回家后可以将你的想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2、继续完善你的小作品
3、带上思维帽,驰骋思维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