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融培养健全的心智和知识传递为一体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使用教材,《学会感恩》一课是由情境聚焦,心灵交流,活动体验,心动行动四个部分组成。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主线,以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位核心,以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为起点,围绕感恩这个主题,从感性经验,理性思考,活动体验等多个维度展开,使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启发下,更好的认识自我,适应环境,构建健全人格,激发爱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能够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唤醒孩子们麻木的心灵,感受亲情的温暖,培养感恩意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父母、老师、社会的关爱,感受亲情温暖学会感恩,使学生在自主反思,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中,认识到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升华,学会感恩,以充满爱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理解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美好心态。 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学会感恩。 难点:通过交流学习,理解感恩,懂得感恩,并付之于行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伟大的父母之爱一直默默的传递着。然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长辈的呵护、父母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更令人遗憾的是还有不少的学生成了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生活中我们最应该感恩的人莫过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础,只有爱父母,进而才会爱老师、爱学校、爱同学、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这样学生才会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格,为了把中华民族感恩的传统美德一直延续下去,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爱的情感。所以,我设计了《学会感恩》这节课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方法 1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法、案例分析法、诗歌欣赏法、情感陶冶法、活动体验法、脑力激荡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逐渐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2运用多媒体手段,借助教师创设的语言氛围,使问题直观化、形象化。 通过直观的视频资料组织和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学法指导 1、组织学生开展心理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情感。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歌唱法、测试法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3.?交流共享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总结。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Flash动画与PowerPoint相结合,增强直观性,趣味性。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天亮了》视频歌曲,歌曲<感恩的心>手语视频,《为妈妈洗脚》视频,相关课件中融入能够展示主题的图片和文字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感受,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实效性。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亲情游戏引入,渗透话题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从你们出生到现在,就得到了许许多多的爱,在爱的包围中长大,请你想一想你觉得哪些人爱你最深?请你写下这些人的名字。假如这些人乘坐在一条小船上,小船在行驶突然遇到了危险,必须让一个人下船,请你在他的名字上打个“x”此时。 2你的心理有什么感受?为什么犹豫不决呢? 3说明同学们内心具备了一种美德—感恩,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感恩。 1明确要求 2划去要下船的人,谈自己的感受。 3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1孩子们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 所以有趣的游戏故事最能吸引她们的注意力。根据孩子们的这一特点,我选用了这个能够触碰他们心灵的故事做切入点, 并且给足他们时间, 让他们去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初步懂得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二、 感受父母的疼爱及关心,回报父母 (一)讲述故事,感受亲情。 1课件出示母亲在分娩中的疼痛指数说明,问学生有何感受? 2课件出示地震中的妈妈用生命保护婴儿的故事。 3讲解生命的故事和歌曲《天亮了》的创作经历,并播放歌曲。 4 谈感受并写出你的妈妈爱你让你感动的五件事。 (二)感悟亲情 学会感恩 1、亲情小测试:出示三个问题:感恩节源自哪个国家(美国)你每年过生日,父母都为你做了什么?你知道父母的生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吗?父母过生日,你为父母做了什么? 2通过刚才的亲情小测试,你有什么感想? 3、讨论交流怎样回报亲人? 4、主题升华:配乐诗朗诵:《感谢》 1听读故事感受母爱的伟大。 2谈谈自己的感受。 3写出五件你的妈妈让你感动的事情并读给大家听。 4现场小测试回答问题谈谈你用什么方式报答父母? 5讨论交流真实的感受 6听读配乐诗,学会感恩父母。 1在生活中最应该感恩的人莫过于父母,只有爱父母,才会爱老师、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格。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父母作为切入点,播放母爱片段,让学生感受母亲伟大而真挚的爱!通过学生回答,让学生在享受爱的同时必须懂得感恩。 2在这个环节中,我把生活中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鲜活的材料引入课堂, 在多媒体设施的利用、 角色表演的体验及歌曲的烘托中, 自然地将“知”转化成“行”。 3我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段视频材料:为妈妈洗脚的一段 公益广告。看完后,我及时启发她们说出自己的感受:你觉得片中的妈妈和孩子 做的对不对?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去做?用这一系列的问题把同学们 刚刚激发出来的感恩的心在潜移默化中转移成对感恩行动的一种期待,达到教学目的。 三 感受老师的关爱,回报老师、 1.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这样说吗? 2理解老师的苦心。设想一下:假如没有学校,没有老师,你认为人会是怎样的人,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3(课件出示)名人谈师生情师: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他的老师60岁生日时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居里夫人尊师的故事。 4名人对他们的老师抱有一种什么感情?为什么? 5回忆自己老师的恩德:从幼儿园到现在,你的老师为你做过哪些事? 6老师这样辛勤地培育我们,我们怎样回报老师呢? 自由发言 1学生彼此交流。发表意见。 2感受名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思考老师对自己的关爱的事情,并说给大家听。 4说说自己怎么回报老师?今后应该怎么做? 心理健康课对老师来说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说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的机会和场所。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说出他们的心声,在感知、倾诉、明理之后,再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反思、检查、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感受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对自己实实在在的爱,懂得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爱。这部分教学接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能触碰他们的心灵。 四 感恩社会爱的升华 .在我们身边除了父母,老师值得我们感恩,还有许许多多默默关心,默默帮助我们的人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感恩,感谢同学、朋友,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我们更要感激那些为祖国、为国家默默奉献的人。(课件出示默默奉献的人们)正是有了许许多多的这样中国人,我们的社会才这么美好,这么和谐,我们要感谢他们 , 通过课件感受那些在默默为我们做贡献的人们,从而明确今后自己的行为方向。 此环节设计是为了拓展延伸情感升华,为了达到主题升华的效果,我选择了一组生动的各类工人作业的图片,震撼他们的心灵,引导学生感恩社会上为我们服务的人们。同时指导同学们懂得做一个心胸宽大的人。感恩你的敌人,感恩伤害你的人…只有心存感恩,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培养起健康的人际交 往能力,形成健康的心态。 五 手语感恩的心结束本节课 让我们在《感恩的心》这首歌中结束今天的这次活动课。(跟随视频一起学做手语) 学生学唱手语歌曲《感恩的心》 最后我选择了《感恩的心》这首歌曲和同学们一起用手语来表达感恩之心,用歌声来唱出感激之情,使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情感得到升华,在歌声中愉快地结束这节课的教学。 七、板书设计 学会感恩 父母 老师 同学 医生 阳光…… 八、教学评价设计 1、课堂环节清晰整个活动,设计了二个环节:了解亲情,感受亲情;回报亲情,付以行动。有浅到深,循序渐进,逐层深入。提出问题,交流感受,亲自体验。在交流感受,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意识到人间亲情无处不在。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给学生创设了情景,唤起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的感恩之心,促使学生用行动感恩父母亲人。2、情景的创设,气氛的烘托比较到位。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本节课能够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兴趣,促使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4、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使用为这节课增色不少。5、课的结尾进行了拓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