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 自信添力量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对自己正面评价产生的积极体验; 2、能够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处理所面对的困境,进一步提高自信 2学情分析 ?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也称“预言的自我兑现”、 “自我兑现的预言”)――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们会努力去证实自己的判断,不管这个判断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3重点难点 调控气氛,有效引导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活动体验 活动一: 教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每位同学准备好自己的本子,每人写下10条优点,10条缺点。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没有那么多的缺点或优点。你可以在你觉着实在没有什么可写的时候停笔。给大家5分钟。好开始。 (学生开始写,老师巡视。看看进程,控制好时间。) 教师:刚才在下边走的时候,感觉有的同学写优点写得挺困难;而写缺点写得挺顺溜。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自己感觉写自己的优点容易,还是写缺点容易? 学生:┅┅ 教师:大家彼此很不一样,那么感觉写自己缺点很容易的请举手。 学生:┅┅ 教师:感觉写自己优点的请举手。 学生:┅┅ 教师:看来不少同学写自己的缺点很容易。在这件事情上,大家有什么感想? 学生1、2、3 教师:大家说的都很好,其实大家并不缺乏能力和天赋,只是我们对自己缺乏认识,不自信。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勇于肯定自我,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 我想请几位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优点?哪位同学来。 学生1、2(老师回应) 活动二: 我们再做一个小游戏。 怎么做呢?大家先熟记自己的写下的优点和缺点,然后两人一组,面对面站好。第一个同学伸出手,同时在心里默诵自己的缺点,一条5遍,默诵完你的全部缺点后,微微点点头;对面的同学你就去压压这个同学的手,感觉一下他的力量大小。然后,这第一个同学在心里默诵自己的优点,一条5遍,默诵完你的全部优点后,微微点点头;对面的同学你再压压这个同学的手,感觉一下他的力量大小。 然后互换角色、位置做一遍。 要求:一定要严肃,这样你才能体会到的奇妙东西;压手的同学,不要很猛的去压,力量要适度。 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示范)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好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大家开始做吧。 学生:┅┅ (十分钟后) 教师:有谁谈谈刚才感觉到了什么? 学生:┅┅ 教师:对,这个同学说的很对。大家不觉得神奇吗?你只要默念自己的优点,就变的有力量;你默念否定自己的语句,你就变的很弱。这就是心理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原理: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原理说的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去证明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你认为你是很有力量的,你就很有力量;你认为你是一个容易失败,被别人抛弃的人,你就会找很多的理由证明你是一个失败者。大家看这棵小嫩芽(课件展示)。 大家现在对自信有什么感想,谈一下。 学生1、2、3(老师回应) 教师: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故事,题目是《永远都要坐在最前排》,哪位同学知道,给大家讲一讲。 ???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城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于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做公共汽车时,你也要永远坐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困难了”之类的话。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对她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无论是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这“永远坐在最前排”。有一个例子是,玛格丽特在上大学时,入学考试科目中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个学期内全部学完了,并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唱歌、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当年她所在的学校的校长评论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正因为如此,许多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4届当选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人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 “永远都坐在最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可以激励你为实现自己得人生目标而不懈努力,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再这个世界上,想座前排的人并不少,而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之所以没能坐在“前排”,是因为他们仅仅把它当作了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在“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 不可能人人都坐在前排,要想成功,你就必需要求自己力争“永远坐前排”,并且努力把这种愿望化作行动,那你得人生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教师最后升华总结: 1、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只有自信才能将其激发出来,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事成成于心,天助自助者! 2、观念性自信与实力性自信的关系。? 作业:大家思考一下,自信与自傲有什么不同?除了要积极地肯定自己外,我们怎样才能更加自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