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常见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武胜中心中学校:段方建1.直接法由题设所给(或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的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列出等式,再用坐标代替这等式,化简得曲线的方程,这种方法叫直接法.例1(1)求和定圆x2+y2=k2的圆周的最小距离等于k的动点P的轨迹方程;(2)过点A(a,o)作圆O∶x2+y2=R2(a>R>o)的割线,求割线被圆O截得弦的中点的轨迹.解:(1)设P点的坐标为().则由题可知:故:整理得:即为所求P点的轨迹.(2)设弦的中点为P.坐标记为().根据题意.又整理得:即为所求弦中点轨迹.2.定义法利用所学过的圆的定义、椭圆的定义、双曲线的定义、抛物线的定义直接写出所求的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定义法.例2 设Q是圆x2+y2=4上的动点,另有点线段AQ的垂直平分线l交半径OQ于点P,当Q点在圆周上运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3.相关点法若动点P(x,y)随已知曲线上的点Q(x0,y0)的变动而变动,且x0、y0可用x、y表示,则将Q点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即得点P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相关点法(或代换法).例3 已知抛物线y2=x+1,定点A(3,1)、B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P在线段AB上,且有BP∶PA=1∶2,当B点在抛物线上变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例4.垂直于y轴的直线与y轴及抛物线y2=2(x–1)分别交于点A和点P,点B在y轴上且点A分的比为1:2,求线段PB中点的轨迹方程.4.待定系数法求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的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求.例4 已知抛物线y2=4x和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在y轴上的双曲线仅有两个公共点,又直线y=2x被双曲线截得线段长等于,求此双曲线方程.5.练习1.两定点的距离为6,点M到这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平方和为26,求点M的轨迹方程.2.动点P到点F1(1,0)的距离比它到F2(3,0)的距离少2,求P点的轨迹.3.已知圆x2+y2=4上有定点A(2,0),过定点A作弦AB,并延长到点P,使3|AB|=2|AB|,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4.求抛物线y2=2px(p>0)上各点与焦点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