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44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1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44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第四课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
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
作破裂了。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毛
泽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
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历经艰难险
阻,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考课标:3-1-5
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提示:黄埔军校
南京国民政府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军军歌》
谁来完成“打到列强,除军阀”的任务?
国民党?
共产党?
国民党方面: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不断领导反对军阀的斗争
时间
革命名称
结果
1913年
二次革命
失败后孙中山流亡国外
1915-1916年
护国运动
胜利,袁世凯气急病死
1917年
反对张勋复辟
胜利,段祺瑞再度掌握政权
1917-1918年
第一次护法运动
失败
1921-1922年
第二次护法运动
失败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维护共和的道路上屡遭挫折。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924—192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
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亦称"国民革命"或"大革命"

1924--1927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袁世凯死后,中国面临哪些问题?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是什么?
①一战之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政治经济的控制和侵略。
②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阻,百姓痛不欲生。
1、背景:
(1)一战后,“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内和平与统一,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
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孙中山不断致力于国民革命,但最后大都失败了,迫使他寻找革命的新出路,五四运动让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
孙中山深感国民党已经丧失了当年革命的勇气。国民党急需改组,补充新鲜血液,吸收年轻、朝气蓬勃的人.
材料一: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共)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共)为师。
——孙文
(2)国民党:
需要寻求新的力量的支持,需要将国民党建设成为一个有力的政党
材料:
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
——中共三大宣言
(3)共产党:
力量还比较弱小,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材料:二七惨案1923年2月7日北洋政府直系军阀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流血事件。工人被杀40多人,伤200多人,被捕60多人
,遭开除1000多人。林祥谦、施洋及京汉铁路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员史文彬均被逮捕。林祥谦被捕后,拒绝下令复工
,慷慨就义,使工人运动陷入低谷
中共三大的召开
时间、地点:
1923年6月
广州
主要内容: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政治、组织、思想上保持独立性
制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一战后列强加紧对中国政治经济的控制和侵略,军阀割据使社会动荡不安,“打到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内和平与统一,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
(2)孙中山寻找革命的新出路,需要寻求新的力量的支持,需要将国民党建设成为一个有力的政党
(3)共产党认识到力量还比较弱小,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背景:
国共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
必要性
国民党
孙中山长期以来革命活动的失败
国民党内部的堕落
共产党:
二七罢工的教训(孤军奋战)
可能性
国民党
需要革命新鲜的血液
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共产党
国民党的革命性
一定的社会威望和影响力
一定的实力
有合作的诚意
外部因素:
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①时间、地点:
1924年1月,广州。
②主要内容:
大会通过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军阀的主张,
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③影响: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标志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合作的实现: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拉开了国民大革命的序幕。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
“借人之力量以干革命事业,并且终不可靠。”
成立“这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革命者来
培养和建立革命军,促成革命事业的成功
黄埔军校创始人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1、材料显示,为了完成革命,孙中山采取了哪些措施?
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建立革命军、创办黄埔军校。
2、对联体现了军校怎样的创办宗旨?
黄埔军校是为革命培养军事人才。
其宗旨表明只有具备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才能真正投入到革命斗争中。
(1)黄埔军校的创建
①创建: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创建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
②特点:
这是一所新式军事政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3、合作的成果:




领导人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后期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黄埔军校的建立
黄埔军校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其中,第一期学员中有1/10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前五期共约7400人,成为进行北伐战争的重要力量。
国父孙中山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总理遗嘱
1925年3月12日于北京逝世,终年59岁。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
孙中山先生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924年
创办黄埔军校
1925年
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
组建国民革命军
1926年
北伐战争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
孙中山先生遗训: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革命的探索之路
1.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
2.领导辛亥革命
3.创立中华民国
4.领导护国运动
5.改组国民党
6.与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创办黄埔军校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毛泽东选集》
第一次国共合作
北伐胜利进军
3、合作的成果:(2)
二、北伐战争
1.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
为了统一全国,1925年,国民党继承孙中山的遗志,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计划北伐。
1926年,国民革命军唱着《国民革命军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走上前线。
目的: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
,又称“党军”
,1925年
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
委员会将辖下各地方军队名
目取消,统一更名为国民革命军。由中国国民党在1925年创设领导,同时效忠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947年“行宪”前改为“
中华民国国军”,即为国家之军队,但实质上仍属国民党控制领导。国民党政权溃逃台湾后,到1987年后才开始脱离其控制,被台当局直接控制,演变为“
台军”。
国军早期的将领和军官,是由设立在广州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培养和训练的,国军参加过
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内战、
中原大战、
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等战争。
广东
广西


广东
广西
为了统一全国,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正式成立国民政府,取消各地方部队名称,统一称作国民革命军,计划北伐。
国共齐心共北伐
思考:
1、北伐的主要对象?
2、北伐的顺序,取得的胜利?
3、胜利的原因?
2.北伐战争:
1926~1928年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三大军阀势力
观察地图,结合前文所学,说一说三大军阀主要的势力范围。
北伐军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战略,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张作霖的主要势力范围:奉天、黑龙江、吉林等地;吴佩孚的势力范围:湖北和湖南等地;孙传芳的势力范围:江苏、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北洋军阀总兵力约75万,国民革命军总兵力约15万。敌强我弱,无法进行全线作战;
北洋军阀内部四分五裂,难以统一行动,便于北伐军对他们各个击破。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浙江
福建
河南
上海
北京

西
江苏
直隶
广东
广西




山东



湖北
吴佩孚
兵力20万
张作霖
兵力35万
孙传芳
兵力20万
广东
广西
方针:“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先打吴佩孚,后打孙传芳,再打张作霖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广州
浙江
福建
郑县
北京
南昌
桂林
南京
直隶
广州
桂林
长沙


山东



武昌


湖南

西


湖北
浙江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上海
汀泗桥
贺胜桥
武昌
汉口
汉阳



叶挺:北伐第四军先遣独立团团长,以铁军著称
值得注意的是,北伐军中,共产党员有1500多人,如周恩来、林伯渠等,作为北伐的先锋功勋显赫的叶挺独立团中,有85%官兵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正是他们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并在10年之后,铁军的战旗又一次在抗日战场上高高飘扬。
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先锋作用
黄埔军校北伐烈士纪念碑
贺胜桥北伐烈士纪念碑
汀泗桥北伐烈士纪念碑
岳麓山北伐烈士五轮塔
郑州北伐
烈士纪念碑
武昌北伐烈士纪念碑
蒋介石
吴佩孚
孙传芳
1926.7.北伐开始
广州
长沙
广州
上海
南昌
南京
1927.1.迁都武汉
杭州
郑州
济南
北京
沈阳
武汉
武汉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五原
武昌战役
胜利进军:
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2.北伐战争:
时间
目的
北伐对象
北伐路线
北伐成果
北伐英勇部队
1926~1928年
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三大军阀势力
一路向两湖进攻,一路取闽浙,一路直趋江西
在湖北贺胜桥等地,国民革命军击溃了军阀吴佩孚的主力,迅速占领武汉三镇;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攻占了南京,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2、制定正确的北伐方针,目标明确
4、广大官兵英勇作战,共产党员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5、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1、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义战争
3、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结合当时的中国形势,分析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①北伐战争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统治为目的,符合历史潮流,是革命的、正义的战争。
②建立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
③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首先主攻吴佩孚的作战方针,使北伐军取得主动权。
④广大官兵英勇善战,尤其是共产党员与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⑤广大工农群众的积极支援和踊跃参战,各地工农运动的推动。
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这次政变中,仅三天时间,共产党员工人领袖,革命群众被杀300多人,被捕1000多人,失踪5000多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在这时英勇就义。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
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首脑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合作破裂:1927年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民党屠杀革命志士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这次政变中,仅三天时间,共产党员工人领袖,革命群众被杀300多人,被捕1000多人,失踪5000多人。
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首脑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
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并继续北伐。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北伐结果
1928年12月,东北保安司令张学良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东北易帜”
黑龙江易帜
吉林易帜
奉天易帜
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
“五色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开始了国民党对中国的统治
(1928年12.29)
北伐战争成功与失败
成功:
教训: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广大群众也经受了一次革命洗礼,为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失败: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四、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1.
意义:
(1)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这次运动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3)在运动中,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
(4)广大群众也经受了一次革命洗礼,为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2.
教训:
(1)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陈独秀等右倾投降主义者在国民革命后期以牺牲工农的根本利益来维持国共合作,把党对革命的领导权让给国民党右派,这是大革命失败的最惨痛教训。
(2)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陈独秀反对建立人民军队,压制工农武装,导致在蒋介石、汪精卫屠杀革命志士时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使革命最终失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