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19张PPT+教案+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19张PPT+教案+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必修(上)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从抗大透视抗日战争
一、全民抗战
1.正面战场浴血奋战
淞沪会战
1937.8-1937.12
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忻口会战
1937.9
-1937.11
平型关大捷
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徐州会战
1938.1-1938.5
台儿庄大捷
3.24-4.7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
1938.6-1938.6
抗战初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大会战
2.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
它刚刚成立了几个月,但它已经有了很高的声望,并且很快成为这个国家有革命思想的学生所瞩目的地方.
—美国记者托马斯,阿瑟,毕森
3.广大民众积极抗日
文艺界、教育界在抗日
港、澳、台同胞的抗日
海内外侨胞的抗日
你们可以学一样东西,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学一个宗旨,这个宗旨也就是全国全中华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国,这是我们学校的总的方针,也是全国人民的要求。
—毛泽东《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
理论与实践并重
军事与政治并重
二、中流砥柱
1939年,抗日军政大学总校迁往华北敌后根据地,并先后在延安、淮北、苏北、晋绥、淮南、苏中、鄂豫皖等根据地建立分校,领导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目前共产党人在全世界的任务是动员各国人民组织国际统一战线,围着反对法西斯而斗争……在外交上,同英美及其他国家一切反对德意志法西斯统治的人们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
—《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
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寇凶横的侵略,使他不敢窥印度,不敢侵澳洲,也不敢向北跨越阿留申群岛,以切断美苏英联络。—蒋介石
三、东方主战场
1.积极倡导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蒋委员长统帅之部队,已充分证明其具有莫大之勇敢,中国军队愈向敌人压迫,则美国远东军愈有获胜希望。
——
美国《纽约时报》
12月7日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
——英国《泰晤士报》
2.配合盟军作战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困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斯大林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丘吉尔
法西斯共1110万
600余万
牵制日军
240万
4.5亿
总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总参战人口20亿
苏4年又2个月
美3年又9个月
英6年
中14年
苏牺牲2700余万人
中3500余万人
美100余万人
英100余万人
“中国军队在民族公敌面前,互相忘记了旧怨,而变为互相援助的亲密的朋友,这是中国决不会亡的基础”
——《毛泽东文集》第2卷从抗大透视抗日战争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理念】
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第2课的内容。上承《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下启《人民解放战争》。本课包括四个子目,即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东方主战场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人民从局部抗战走向了全民族抗战。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在持久战中消耗敌人而争取最后胜利。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了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人民游击战争,逐渐成为领导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牵制了大量日军,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平时的影视剧,爱国主义教育等途径,学生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属浅层次的了解。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重运用历史照片、视频、史料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由浅到深的引导。另外学生的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分析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
利用相关地图、照片,帮助学生在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史实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认识正面战场的作用,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东方主战场。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明白抗击外来侵略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从而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分析两个战场的作用、能正确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理解抗战胜利根源在于全民族抗战
【教学设计思路】
以抗大为引课,设计三个子目,全民抗战、中流砥柱、东方主战场。
【教学过程】
导入:
三十年代,无数有志青年在抗日军政大学招生简章的号召下,奔赴圣地延安,加入到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今天让我们走进当年的战争现场,切身感受中国军民浴血奋战、英勇抗敌的精神
新课:
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广大的青年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抗战阶段,出现了以国民党政府军为主力的正面战场(单纯依靠政府与军队抗击日军)和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一、全民抗战
1.正面战场浴血奋战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会战,如: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英勇抵抗日军。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视频,来了解下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战斗情况。通过这个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四次大会战最终的结果上海、南京、太原、徐州、武汉这些地方,基本沦陷。
时间
重要战役及影响
结果
淞沪会战
1937.8-1937.12
粉碎“三个月亡华”的企图
上海南京沦陷
忻口会战
1937.9-1937.12
平型关大捷
第一个胜利
太原失守
徐州会战
1938.1-1938.5
台儿庄大捷
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徐州失守
武汉会战
1938.6-1938.10
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会战
武汉失守
但正面战场在防御阶段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日本将面临长期作战的局面。其次,日本的战略进攻力量消耗殆尽,对华政策开始发生变化。日本对国民政府开始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因此,随着广州、武汉的失守,中国的抗战开始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2.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
在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首先是投入到正面战场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如林彪的115师,取得的平型关大捷。和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不断溃败相比,共产党方面对抗战的积极态度,吸引了更多的爱国青年到延安来。很多抗日爱国青年看到抗日军政大学的招生广告后,不远万里,投奔延安。它刚刚成立了几个月,但它已经有了很高的声望,并且很快成为这个国家有革命思想的学生所瞩目的地方.
美国记者托马斯,阿瑟,毕森
3.广大民众积极抗日
抗日信心,藏族同胞捐献羊毛支援前线、文艺界、教育届在抗战、港澳台同胞的抗日、海内外侨胞的抗日、
伴随国民政府从南京迁移到重庆,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想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各类科研机关及各类科技人员源源不断流向后方。文艺界人士和抗日文化青年在“到大后方去”“到延安去”的口号影响下,纷纷奔赴内地。这些壮举,保留了国家长期抗战之元气,鼓舞着全国人民的看展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二、中流砥柱
(1)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8月洛川会议,《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称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正式确定了全面全民族抗战路线。
(2)持久作战方针
1938年5月,毛泽东写了《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两篇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持久战这一战略方针的认识。国民党许多高级将领也十分赞成《论持久战》的思想,白崇禧曾经把它归纳为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可以说持久抗战,开展大规模的游击战,是两党的共识。你们可以学一样东西,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学一个宗旨,这个宗旨也就是全国全中华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国,这是我们学校的总的方针,也是全国人民的要求。—毛泽东《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
(3)壮大敌后战场
在战略防御阶段的后期,八路军、新四军相继深入敌后,建立起多个抗日根据地,逐步开辟了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敌后战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通过创建抗日民主政权,开展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以及大生产运动等方式,团结尽可能多的力量,不断壮大抗日根据地力量,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1939年,抗日军政大学总校迁往华北敌后根据地,并先后在延安、淮北、苏北、晋绥、淮南、苏中、鄂豫皖等根据地建立分校,领导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940年下半年,由彭德怀率领的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三、东方主战场
(1)倡导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1937年3月1日,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谈话中指出:我们主张中、美英、法建立太平洋联合战线,否则有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危险。在《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中指出:目前共产党人在全世界的任务是动员各国人民组织国际统一战线,围着反对法西斯而斗争……在外交上,同英美及其他国家一切反对德意志法西斯统治的人们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寇凶横的侵略,使他不敢窥印度,不敢侵澳洲,也不敢向北跨越阿留申群岛,以切断美苏英联络。(蒋介石)并积极谋求西方国家对中国抗日战场的支持。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8日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盟军接连败退。于此同时,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5万余人。这次会战的胜利引起了盟国、特别是英、美的广泛关注。蒋介石“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泰晤士报》评论道:“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
《纽约时报》则著文称:“蒋委员长统率之部队,已充分证明其具有莫大之勇敢,中国军队愈向敌人压迫,则美国远东军愈有获胜希望。”还在第三次长沙会战进行过程中的1942年1月,世界上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美国华盛顿集会,发表联合宣言,中、美、英、苏四国领衔在《联合国家宣言》签字,正式加入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2)配合盟军作战
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盟军重要战略基地,抗战时期,中国虽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但仍根据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战略需求,组成十万中国远征军,紧急进入缅甸,支援英军对日日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迟滞了日军的进军速度。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困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斯大林)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丘吉尔)
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到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中国已独立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八年之久;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已经独立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十年之久。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日本绝大部分陆军兵力和海空军力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其他战场融合为一体。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各参战国中,中国参战14年,历时最久,伤亡人数达3500余万人,伤亡人数最多。中国战场牵制日军240万,参战人数达4.5亿。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在重庆举行的庆祝会上,有人出了这样一个灯谜,谜面是“抗战胜利”,谜底是打一中国史书上的著名人物,结果出现了四种答案:“屈原”、“苏武”、“蒋干”、“共工”。就这四种答案进行讨论。
【教学评价设计】
知道中国抗战的三个阶段、两大战场,能结合地图认识重大战役。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理解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教学反思】本课以抗日军政大学导题,力图以小见大,再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众抗战的历史过程,以及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主要贡献。使用的图片资料较多,但学生活动较少,教学深度不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