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正向情绪的好处以及掌握控制情绪发展方向的方法。 2、情感目标:清楚反向情绪的消极作用,发展积极、开朗的情感。 3、行为目标: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启迪并引导学生思考反向情绪和正向情绪各自的作用,掌握控制情绪发展方向的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法、情境对话创设、活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什么是情绪 通过热身游戏,让学生了解情绪的不同类型。 师:老师这儿有几张卡,卡上写着表达情绪的词汇,我们找四位同学上台任意抽取一张,然后这四位同学分别表演,底下同学猜(表演者只能用肢体语言)。活动结束后我们评选出表演最好的一位同学。 学生表演。 老师:好,我们用掌声感谢刚刚表演的同学。根据同学们的表演,大家想想在什么情况下会有这四种表情?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师:从刚才哪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和同学们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人有丰富多彩的情绪。正是这些丰富的情绪构成了一个情绪万花筒,而我们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这个情绪万花筒的主人。 师:什么是情绪?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情绪就是指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所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和体验。(学生齐读一遍) 感受情绪 情绪词语接龙:把学生分成四组,各代表喜、怒、哀、惧四类情绪,看哪个组写出的这类情绪词语多。(组内每两桌组成一个讨论小组,并把结果写在纸上,然后各讨论小组汇总结果,派一名同学汇报结果。) 师:人的情绪表现有很多,但基本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喜、怒、哀、惧,这四种情绪中,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大家都喜欢快乐的情绪,都不喜欢其他三种情绪,这是由它们的作用决定的。 结合实际,了解作用 分组讨论并发言:结合自己身边的例子说说情绪对人的行为产生哪些影响? 教师总结: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进我们健康成长。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课件出示)例如,有些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情绪不好,饭也吃不下;有些同学挨了批评,便对周围的人也大发脾气;有些人整天闷闷不乐,最后选择自杀。这些都是不良情绪对我们的消极影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调节不良情绪,保持美好的心情,快乐地生活呢? 掌握方法,调节情绪 学生谈自己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教师:当你遇到不良情绪时,你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 教师总结 我们要想调节不良的情绪,让它变成良好的情绪,得掌握一些“小魔法”。 注意转移法 当你情绪激动起来时,为了使激动起来的情绪不至于立即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做点别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可以看电影、打球、下棋、唱歌、画画等。(课件出示) 教师:当你集中精神做另一件事时,你的心情会慢慢平静下来,理智地去看待问题。 意志控制法 运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情绪。(课件出示) 教师举例: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曾为控制自己易怒的情绪,在堂屋中悬挂写有“制怒”的大匾,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轻易发怒。 合理发泄法 课件出示:当自己有消极情绪时,可以找一个合适的场合,以合适的方式将消极情绪发泄出来,以达到排解消极情绪的目的。如在空旷的地方大吼、打球、找人倾诉、大哭一场等。 课件出示例子:赵强因起床较晚,被妈妈说一顿,匆匆忙忙感到学校,又忘了带当天的作业,被老师责怪,一时情绪低落,整天不开心。晚上回到家,他独自躲在房间里,哭了一场,顿时觉得轻松多了。 议一议:他是用什么办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的?除此办法还可以有那些具体的做法?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心理换位法 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能设身处地从对方所处的位置、角色、情境去思考、理解和处理,深刻体察他人潜在的行为动因,不以自己的心态简单地看待问题,对待他人。 课件出示例子: 数学成绩下来了,李华考得不好,想到回家就要挨妈妈批评,心里很难过,同桌薛阳考的不错,他不禁喜形于色,大声对周围同学说:“我妈妈说了,如果这次考好了,就给我买我想要的漫画书。到时候借给你们看。” 李华听到这话,一声不响地出去了,看见李华出去了,同学都指责薛阳不应该这样,薛阳很困惑。 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下以下问题: (1)你能想象当时李华的心情吗? (2)薛阳当时的情绪表达是否合适? (3)为什么同学要指责薛阳? (4)情绪的表达是否是自己的事情? 教师小结:当你掌握了这些调控情绪的小魔法时,你就可以自豪地说:“我的情绪我做主”了。 教师总结,延伸主题 情绪可以发动人的行为,确定人的行为方向,对人具有无法估量的感染力。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情绪,如调节不良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自己的心理世界更多地呈现出一片晴空。 教学反思: 本节课把对情绪的认识和调节两个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讲授,时间比较紧凑、内容丰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度较高,对于情绪这个熟悉的主题非常有兴趣。 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找到教师与学生的最佳兴奋点,并将其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不能靠单纯的说教,而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使他们信服。教师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地方的处理不够细腻,深度还需要进一步挖掘,让内容更有扩展性,对学生的内心情感挖掘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想的程度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