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来上好历史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怎样来上好历史课

资源简介

怎样来上好历史课
历史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如何搞好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是初中历史教师最为关切的问题。目前,又提出了“15+30”的课堂评价标准,作为历史教师该如何走进新课程,适应新课改?这又是我们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与同行共勉。
一、 转变教学观念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教学在课改方面的转变像蜗牛爬行,是非常缓慢的。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学生的导师、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知识的顾问。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独立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老师从“主演”变为“导演”,变“灌输”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服务”“参与”“引导”“点拨提升”的作用。
二、要精心准备
准备的内容包括:教师要提前设置好导学案,学生课前预习好,划分小组等。在“15+30”的课堂标准评价模式下,教师必需要设计好到学案。导学案的设计理念要从知识梳理型转变为问题探究性,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难点突破由要点罗列型转变为合作探究性,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反馈由教师单向观察、检测型转变为师生交流、合作探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达到师生互动共同提高;.增加导学案的趣味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组织小组探究活动
小组探究活动是新课程教学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我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是这样组织小组探究活动的:
(一)目标: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培养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分组:可以按照座位自然划分小组;也可以让学生按照志趣自由组合,人数不必严格限制,但不许单干(一般每组应在3人以上,个别的2人一组也允许)。每组须指定(或由学生推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本组的探究活动。
(三)探究:各组学生围绕论题畅所欲言,不要受任何形式的约束。但每组须推选一名书记员,记录下同学的观点,最终形成一个书面总结;然后由一名代表把本组意见带上台发表,与其他小组交流。
(四)结论:各小组交流后能形成一致意见的可以做个结论;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不要勉强下结论,贵在探究活动本身。
四、写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教师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博士生导、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总之,要上好历史课,做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可以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很高的素质,甚至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当我们满足了、自以为是的时候,就是我们止步不前、徘徊不进的时候,所以说“能追无尽景,始是不凡人”,对历史教学完美境界的追求可以说永无止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