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能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当喜讯传来时人们载歌载舞的狂欢情景。二、通过唱、跳、画、听等活动方式,学生能初步感受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三、比较各主题旋律的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及情绪的不同,学生能够听辨出不同的音乐形象。教学重点:感受欢快热烈的音乐情绪。教学难点: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引导学生感受各主题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唱首歌曲,这首歌曲让你感受到什么样的心情?欣赏视频《赶圩归来阿哩哩》。师:这是一首彝族歌曲,你从歌曲中感受到彝族人们怎样一种的心情?师:在乐曲中,你能听出有哪些乐器吗?师:这首热烈欢快的乐曲就是《北京喜讯到边寨》,他是由作曲家郑路和马洪业共同创作的。师:这首乐曲由引子和六个部分和尾声组成,下面我们逐段进行欣赏。师:听山寨里传来了什么声音?(听引子+主题1)二、分段欣赏乐曲1、引子+主题1师: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是柔和抒情的还高亢挺拔的?(引子+主题1)师:听说有好消息要从首都北京而来,彝族的姑娘们禁不住唱起歌来,你听,她的歌声让你的心情起了什么变化?2、主题2师:愉快的歌声在山寨里回荡,但歌声还远远不足以表达彝族人的心情,下面这段音乐,让你想象到姑娘,小伙们在干什么?师:你觉得哪段是姑娘的舞蹈,哪段又是小伙的呢?3、主题3师:得知喜讯就要到来的彝族人们心情是如此的高兴,你听,这个喜讯是怎么传来的?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主题3)师:这个好消息是通过什么方法传来的?原来是马车带着喜讯越过高山,跨过原野,来了。你觉得这个马蹄声是急促的还是悠闲的?(主题3)师:在音乐中是用什么乐器来传递?(听主题3)师:木鱼模仿了急促的马蹄声,让我们驾起邮递马车翻山越岭,把好消息传达到彝族山寨吧。4、主题4师:带着喜讯的邮递马车马上要到了,你听姑娘们的舞蹈发生什么变化了?师:这段舞蹈跟前面的舞蹈有什么不同?师:这么抒情的舞蹈,你知道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他就是双簧管,他柔和的音色非常恰当地表现了姑娘优美的舞姿。让我们用lv来模仿一下双簧管音色。(弹唱)师:在歌声中,让我们的手指,把姑娘们的挺拔舞姿描绘出来。5、师:姑娘们的舞蹈刚结束,等待多时的邮递马车到了!山寨人们夹道欢迎,姑娘小伙们让我们一起来迎接这个喜讯吧。(主题5、6)师:你觉得这时的号角声,和前面欢迎我们的号角声,有什么区别?师:情绪变的更热烈欢腾,让我们和彝族人们一起吹起号角迎接喜讯吧。6、主题1+尾声师:在刚才这段音乐中,你有听到熟悉的旋律吗?师:前面姑娘为了迎接喜讯的到来唱起歌,现在得知了喜讯而唱起歌,狂欢的气氛一次比一次高涨,此起彼伏的号角声,营造了万民欢腾的热烈气氛。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跳起来唱起来,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庆祝这个来自北京的喜讯吧!三、揭示课题,完整欣赏乐曲师:彝家儿女用他们最擅长的歌舞来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喜悦,我想大家都非常期待知道这首作品的名称,这首热烈欢快的乐曲就是《北京喜讯到边寨》,是由作曲家郑路和马洪业共同创作的,下面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完整欣赏这首管弦乐作品。四、小结教会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并且引导学生感受各主题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同时优秀的民族音乐不仅能够得到本民族的认可也能够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民族的即是世界的!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在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1、把培养学生的听觉思维放在首位本课的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得多,学生听音乐少的做法,把发展学生的听觉思维放在首位,加强了对音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的听辨,对音乐民族风格的听辨,特别是对音乐曲式的听辨等。乐曲的曲式由引子、六个乐段和尾声组成。音色包括有圆号、小提琴、双簧管、小号、锣鼓。速度有快、中速、渐快。力度有强、稍强、渐强。节奏有紧凑、舒展。旋律有优美、欢快、粗犷等。所有这些对音乐的听辨结果都是在音乐音响的基础上通过听觉思维的过程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是和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2.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音乐思维的基本方法,过去我们对联想和想象的认识有片面性,只看到其视觉形象的一面,忽视了听觉形象的一面。本课教学既重视了学生视觉的联想和想象,同时也重视了听觉的联想和想象的培养。教学反思“说”就是在学生演唱、聆听音乐作品之后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把对作品的理性认识融注对作品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像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入,更高级的阶段。在欣赏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时,由于音乐描写的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喜讯传到边寨,边寨的各族人民热烈欢呼、欢歌狂舞的庆祝情景,而生长在幸福的、新时代的小学生很难完全理解音乐内涵。第二遍分段细听时,我要求学生对各段的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进行对比,说出每段不同的情感及风格特点,并说出想像中的音乐形象。同学们都非常积极、活跃,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好像听到牛角号声。”有的说:“我仿佛看到许多人在一起热烈地跳舞。”……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个体感知在群体感知中得到统一和升华。再听音乐时,学生对乐曲风格、情绪、情感的感受就更加深刻了。我认为,在欣赏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说的参与,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步步深入,达到深刻、高级的阶段,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6张PPT)遂宁卓同国际学校人音版5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课时北京喜讯到边寨你知道吗?1、“喜讯”指的是什么?2、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的?2、“边寨”指什么地方?歌曲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表达了“四人帮”被粉碎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南方边寨后(西南地区),人民群众欢呼雀跃的庆祝场面和精神面貌。背景介绍引子部分这段旋律主奏乐器是什么?音色有什么特点?在小提琴的震音背景下,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角性的音乐;形象地表现号声在山间的回声,喜讯传遍了千家万户。圆号,又称“法国号”音色:饱满低沉第一主题这一主题的情绪是怎样的?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场面?跺脚拍手0X0X0XXXX0X0X0004444管弦乐合奏,热情奔放、高亢的旋律,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第一主题哼唱旋律,并加入声势伴奏第二主题跳音演奏乐器是什么?情绪有什么变化?在单簧管轻快跳荡的节奏引导下,双簧管奏出活泼、诙谐的第二主题。第三主题演奏乐器是什么?情绪是怎样的?木鱼铃鼓第三主题演奏乐器是什么?情绪是怎样的?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并伴以清脆的木鱼、铃鼓声、清脆悦耳。好像年轻姑娘在独舞。第四主题随音乐用“啦”音哼唱,思考主奏乐器是什么?乐曲的力度减弱,在飘逸起伏的节奏伴奏下,双簧管奏出优美而富有色彩的旋律,好像是年轻姑娘在独舞。第五主题这段旋律描绘的是谁在跳舞呢?说一说为什么?小号小号吹出了粗犷、奔放的旋律,好像一群小伙子跳起豪装健美的舞蹈。尾声结尾音乐与前面哪一段音乐相似?情绪上有什么变化?与第一主题相似,乐曲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完成表格主题情绪主奏乐器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第三主题第四主题第五主题热烈地跳跃地欢快地歌唱地粗犷地管弦乐合奏单簧管、双簧管小号小提琴、中提琴双簧管卓同艺术部遂宁卓同国际学校杨桃谢谢指正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2课时《北京喜讯到边寨》.pptx 《北京喜讯到边寨》 .doc 合唱:北京喜讯到边寨.mp3 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