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京腔昆韵京剧行当你知道京剧中的四大徽班吗?京剧在中国戏曲中形成较晚。从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算起,至今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老生三杰”: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你知道有关京剧的代表人物吗?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电影吗?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的秋天,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京剧《定军山》选段《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聆听并思考:1.这一京剧唱段是几拍子的?除结束句以外,该唱段为有板无眼类(1/4)属于老生,此唱段为经典的谭派老生著名曲目2.此唱段的角色属于哪一行当?板式种类(如慢三眼、快三眼)(如原板、二六)(如流水板、快板)如摇板(紧拉慢唱或紧打慢唱)、散板(慢拉慢唱)、导板、滚板等聆听并思考:这一京剧选段的唱腔有何特点?这段〔西皮流水〕唱腔,旋律动听、节奏明快,表现了老将黄忠想出妙计后的喜悦和得意。模唱:该段一句一顿,表现下达军令的严肃和不容置疑以及对发出号令的自信和神气。模唱:注意:该段一句一顿,表现下达军令的严肃和不容置疑以及对发出号令的自信和神气。聆听思考:昆曲与京剧的不同点1.唱腔特点2.伴奏乐器3.表演特点拓展鉴赏昆曲欣赏:《牡丹亭·游园》选段昆曲与京剧在唱腔特点、伴奏乐器和表演特点上的不同点剧种特点京剧昆曲唱腔高亢、委婉、深沉幽怨、婉转伴奏乐器京胡曲笛表演唱而不舞,舞而不唱逢歌必舞,载歌载舞谢谢指正卓同国际艺术部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教材分析:《定军山》是谭派老生的代表剧目,《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是剧中最为经典的一个唱段。唱腔字字清晰,干净利落,表现了老将黄忠刚强豪迈的性格。这段〔西皮流水〕唱腔,旋律动听、节奏明快,表现了老将黄忠想出妙计后的喜悦和得意。其中“头通鼓”、“二通鼓”、“三通鼓”、“四通鼓”四句,一句一顿,丰富了唱腔变化的同时,也表现了下达军令的严肃和不容置疑。之后唱腔的上、下句均为板起、板落,每句后都有一板的停歇,并且上、下句相对比较工整,表现了他对发出号令的自信和神气。“三军与爷归营号”句中的“号”字,吐字具有喷薄之势;最后一句“到明天午时三刻要成功劳”,转为〔散板〕,节奏的自由和舒展表现出这位老将成竹在胸、志在必得的气势。另外,“这一封(呃)书信来得巧”、“头通(呃)鼓”、“战饭(那)造”等唱词中,多次使用虚词“呃”或“那”,这在老生唱腔中最为常见。其意义在于或是为了突出唱腔的板眼、或是为了增加唱腔的流畅性、抒情性等,也为体现人物身份的至高和威严。教学目标:1.能在感受、体验京剧唱段中,积极参与演唱、欣赏等实践活动,并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兴趣及自豪感;2.欣赏、学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体会〔西皮流水〕有板无眼的节拍特点,并能模仿、体验老生行当的唱腔韵味;3.通过对比欣赏昆曲选段《姹紫嫣红》,进一步加深对京剧的特点的认识。教学重难点:模仿《这一封书信来得巧》西皮流水的老生唱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1)导入:1.京剧行当介绍2.京剧发展及代表人物介绍3.提问: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定军山》4.揭示课题(2)新授:1.初次聆听,体会歌曲情绪,以及唱腔行当?2.再次聆听,听歌曲的节拍?3.介绍戏曲中的板式4.学唱歌曲A:师范唱,学生跟唱B:跟视频唱腔模仿学唱C:跟伴奏唱D:完整演唱歌曲西皮流水的唱段(3)拓展鉴赏1.欣赏昆曲牡丹亭·游园选段《姹紫嫣红》,对比京剧与昆曲的唱腔、表演等特点(4)课堂小结(5)结束新课(6)课后反思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1课时《这一封书信来得巧》.pptx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教案.doc 姹紫嫣红.mp4 定军山.mp4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不同步伴奏).mp3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京剧《定军山》选段).mp3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另一演唱补充欣赏).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