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念故乡》《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类:设计·应用教学策略/教学思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歌曲当中体验,发现和享受音乐美,让学生中在音乐中体验热爱故乡的情感。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教材分析:歌曲《念故乡》是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摘选出来的。这部交响曲描述了作曲家踏上新大陆(美国)土地时的种种印象,表现了作曲家对美国黑人命运的同情,以及他远离重洋,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为慢板,复三部曲式。作品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美国担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时所作,汲取了美国民间音乐,尤其是印第安民间音乐,并融进了自己的音乐灵感创作而成的。音乐情绪以抒情为主,表现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舞曲、进行曲、室内乐、交响诗、协奏曲等体裁,但对交响曲还未接触。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但对音乐进行理性的分析方面还需教师加以引导。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学生用具:课本课题《念故乡》《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一课时学科音乐年级九年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能够用正确的发声及强弱对比的方法完整演唱歌曲《念故乡》。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了解音乐结构和音色表达。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激发学生用科学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通过聆听主题音乐,哼唱主题音乐,对旋律片段进行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念故乡》,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能够对交响乐感兴趣,乐于体会交响音乐。重点用科学而有情感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体验、分析《第九(自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特点,在音乐中感受作曲家所表达的情感。难点学生对歌唱时声音的处理与对乐曲的理解。感受德沃夏克在整部交响曲中所蕴含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提出关于表达故乡思念的话题,学生畅所欲言。古今中外,人们用很多方式或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你能说出哪些?激发兴趣,引出课题。讲授新课《念故乡》作品简介:《念故乡》的旋律出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作品——《自新大陆交响曲》。这首歌是根据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旋律填词的,是德沃夏克独处异国他乡时因非常想念自己的祖国和故乡而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主题旋律。歌曲欣赏:教师播放《念故乡》合唱视频,指导学生分析歌曲要素情绪:优美、凄凉、思念力度:较弱速度:缓慢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情感:对故乡的思念,喜爱与赞颂之情。教师范唱:教师跟伴奏音频范唱歌曲,并指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的力度记号(弱、中弱、中强、强、渐强、渐弱)旋律学唱:第一声部学唱,教师弹琴伴奏,指导学生练唱第一声部。5、第二声部学唱:教师伴奏指导学生练习第二声部。6、两声部练唱:教师弹琴伴奏,指导学生唱练唱,伴奏时照顾低声部,必要时教师带唱低声部。7、填词练唱:教师伴奏并指导学生加入歌词练唱。学生观看屏幕上的文字,听老师做作品介绍和创作背景介绍。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这音乐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为什么会感受到这样的情绪呢?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欣赏教师范唱,并找出歌曲中出现的力度记号,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学生跟琴练唱第一声部旋律,练习的同时注意力度记号的使用,还要注意附点音符的唱法。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练唱第二声部,边拍拍子,边熟记旋律,避免与第一声部旋律混淆。学生分成高低声部唱各自声部旋律,之后用哼鸣唱旋律,各自旋律唱准后角色进行转换。7、学生跟着教师的伴奏,分声部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和附点音符的唱法。了解作品的背景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给学生一个初步的印象,体验和感受歌曲的情感和内涵。再次欣赏加深印象,并了解歌曲的特点——力度记号的使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视唱能力。第二声部旋律准确性的练唱。学生在唱自己声部时要注意旋律要唱准,也要兼顾另一声部,做到两声部的和谐统一。锻炼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和与同学的配合能力。讲授新课《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创作背景:《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的B主题是德沃夏克从朗费罗长诗《海华沙之歌》中的第20章――《饥荒》中获得创作灵感的。作者简介:德沃夏克十九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第9“自新世界”交响曲》、《狂欢节序曲》欣赏全曲:教师出示乐谱和视频分段欣赏引子:教师播放引子部分的音频演奏乐器:铜管乐器气氛:悲惨凄切A乐段主题a:歌曲《念故乡》是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摘选出来的。演奏乐器:英国管(双簧管乐器的一种。又称中音双簧族乐器,即F调双簧管、中音双簧管,比双簧管的音域低五度)。A乐段主题b:教师播放音频并介绍演奏乐器:弦乐:(一般是指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画面:这段充满无限乡愁的轻柔的美丽旋律b主题,是由弦乐奏出。作者仿佛在回忆故乡的美好记忆。力度变化:弱→强→弱A段两主题对比B乐段主题c:教师播放音频演奏乐器:由长笛和双簧管(木管类乐器。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交替奏出三连音的悲痛主题。情绪:旋律优美绝伦,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一种无言的凄凉。B乐段主题d:教师播放音频演奏乐器: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有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旋律进行方向和情绪变化:上行的旋律线总是能给人带来欢快积极向上明亮的感觉,这段音乐,将c主题下行旋律线带给我们的压抑情绪一扫而空。教师播放B段音频指导学生分析B段情绪:伤感、痛苦→无比激动速度:由慢渐快力度:pp-fff演奏乐器:双簧管、长笛、单簧管5、教师播放全曲音频,指导学生填表格学生看屏幕上的文字,听老师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学生看屏幕上的文字和作者的照片,听老师介绍作者。学生欣赏全曲,并根据乐谱上的提示听辨各主题旋律学生赏析聆听引子并回答:引子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音乐表现出了怎样的气氛?学生欣赏A段主题a:分析乐曲A乐段主题a旋律与《念故乡》旋律有何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音色特点怎样?学生聆听A段主题b并回答:由什么乐器演奏?描绘怎样的画面?力度有什么变化?学生再次欣赏A段两主题,然后进行对比。c主题旋律由哪两件乐器演奏?表现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主题d演奏乐器是什么?主题旋律线进行方向是怎样的?情绪上有何变化?B段音乐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B段音乐中的音乐要素如何变化?5、学生再次欣赏全曲总结四个音乐主题的共同的共同点填入表格内。1、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为理解乐曲的内涵打基础。2、积累作曲家相关知识。3、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通过分段欣赏来增强学生主题旋律的记忆,培养学生听辨乐器的能力和赏析作品的能力。5、再次欣赏,加深主题旋律印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拓展延伸交响曲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多乐章大型音乐作品,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快板;慢板;小步舞曲或谐谑曲;急板或快板。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属于慢板什么是交响曲?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属于哪一部分?学生回顾交响曲的概念,分析本课欣赏的乐曲属于交响曲的哪一乐章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不仅演唱了声乐歌曲《念故乡》也聆听了器乐曲《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四个音乐片段无论是声乐曲还是器乐曲都流露出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了思乡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思乡也是一种厚重的民族意识,希望大家通过更多的艺术形式体验乡音、乡情,表达乡音、乡情!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对本课进行总结,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板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念故乡》《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人音版九年级上新知导入古今中外,人们用很多方式或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你能说出哪些?《念故乡》的旋律出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作品——《自新大陆交响曲》。这首歌是根据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旋律填词的,是德沃夏克独处异国他乡时因非常想念自己的祖国和故乡而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主题旋律。新知讲解作品简介出生于布拉格以北的小村庄的德沃夏克从小就非常喜欢听自己故乡的民歌。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他在国内外都获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时也得到很多大学授予给他的荣誉,还被美国的朋友邀请到美国担任音乐学院的院长。在天清清、风凉凉的时候,引起了阵阵乡愁,想起故乡,难以忘返。他感到很孤单,非常希望能回到自己的故乡,与自己的朋友欢聚一堂,同享从前的快乐。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创作了歌曲《念故乡》。德沃夏克是捷克最著名的作曲家,《念故乡》也是他创作的最著名的音乐旋律之一。新知讲解创作背景歌曲欣赏这音乐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为什么会感受到这样的情绪呢?情绪:优美、凄凉、思念力度:较弱速度:缓慢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美国捷克新知讲解对故乡的思念,喜爱与赞颂之情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弱中强强中弱弱渐强渐弱力度记号教师范唱新知讲解跟着老师的伴奏练唱第一声部新知讲解跟着老师的伴奏练唱第二声部新知讲解跟着老师的伴奏练唱两声部,注意两声部的和谐统一。新知讲解跟着老师的伴奏两声部分别填词练唱,注意两声部的和谐统一。创作背景《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的B主题是德沃夏克从朗费罗长诗《海华沙之歌》中的第20章――《饥荒》中获得创作灵感的。该诗篇描写了海华沙心爱的妻子明妮哈哈在饥荒与瘟疫的双重威胁下,奄奄一息,她的丈夫为她寻找食物未归,垂死的妻子在极度痛苦中挣扎哭泣,同挚爱的丈夫诀别时的悲痛心情。那种动人的感情强烈震撼了作曲家,他将自己的感受全部注入到作品里,因此从他笔端流出的旋律极其感人,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整部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被称为“一切交响乐慢板中最动人的一个”。新知讲解民族乐派德沃夏克 十九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第9“自新世界”交响曲》、《狂欢节序曲》、《幽默曲》、歌剧《水仙女》,以及交响诗《金纺车》等等。新知讲解作者简介新知讲解聆听引子并回答:引子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音乐表现出了怎样的气氛?铜管悲惨凄切的气氛新知讲解分析乐曲A乐段主题a旋律与《念故乡》旋律有何关系?歌曲《念故乡》是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摘选出来的。新知讲解A乐段主题a聆听A段主题a并回答:主奏乐器是什么?音色特点怎样?英国管浓郁苍凉如泣如诉新知讲解A乐段主题a英国管(EnglishHorn)双簧管乐器的一种。又称中音双簧族乐器,即F调双簧管、中音双簧管,比双簧管的音域低五度。音色浓郁而苍凉比较含蓄内在,听起来如泣如诉。它常被用来吹奏忧伤忧郁或平静的乐曲。英国管不是管弦乐队的基本乐器,只在表现特定情景时才用。新知讲解聆听A段主题b并回答:由什么乐器演奏?描绘怎样的画面?弦乐这段充满无限乡愁的轻柔的美丽旋律b主题,是由弦乐奏出。作者仿佛在回忆故乡的美好记忆新知讲解A乐段主题b弦乐:一般是指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在西洋弦乐方面最常见的是弦乐四重奏(第一小提,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不过形式也不固定。新知讲解再次聆听力度有什么变化?弱→强→弱新知讲解A乐段主题bA段两主题对比a主题b主题乐器英国管小提琴音高中音区高音区情绪(音色)孤独悲哀深切悲痛、激动新知讲解新知讲解c主题旋律由哪两件乐器演奏?表现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三连音的悲痛主题。旋律优美绝伦,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一种无言的凄凉。B乐段主题c双簧管,木管类乐器。最初形成于17世纪中叶,18世纪时得到广泛使用。双簧管在乐队中常担任主旋律,是出色的独奏乐器,它也是交响乐队里的调音基准乐器。双簧管音色抒情温柔,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新知讲解新知讲解聆听B乐段主题d回答:主题d演奏乐器是什么?主题旋律线进行方向是怎样的?情绪上有何变化?演奏乐器:单簧管旋律进行方向和情绪变化:上行的旋律线总是能给人带来欢快积极向上明亮的感觉,这段音乐,将c主题下行旋律线带给我们的压抑情绪一扫而空。B乐段主题d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有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高音区音色嘹亮,轻快活泼,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新知讲解B段音乐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B段音乐中的音乐要素如何变化?伤感、痛苦→无比激动速度:由慢渐快力度:pp-fff演奏乐器:双簧管、长笛、单簧管新知讲解总结四个音乐主题的共同点共同点旋律情感速度中速稍慢旋律平稳优美舒缓连续的浓郁的思乡之情对故乡的思念与爱恋新知讲解什么是交响曲?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多乐章大型音乐作品,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1、快板;2、慢板;3、小步舞曲或谐谑曲;4、急板或快板。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属于哪一部分?慢板拓展学习课堂总结谈一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吧!今天我们不仅演唱了声乐歌曲《念故乡》也聆听了器乐曲《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四个音乐片段无论是声乐曲还是器乐曲都流露出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了思乡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思乡也是一种厚重的民族意识,希望大家通过更多的艺术形式体验乡音、乡情,表达乡音、乡情!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在网络上搜集有关思念故乡的歌曲或音乐,下节课与同学分享。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A段a主题.wav A段b主题.wav c.mp3 d.mp3 主题Ab.wav 主题Bcd.wav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节《念故乡》《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节《念故乡》《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doc 原伴奏.mp3 合唱视频.wmv 引子.mp3 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改).mp4 念故乡范唱.mp3 第九交响曲.mp3 音乐家德沃夏克.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