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 教学设计
遂昌三中 周翠芳
一、导入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完成了“十一五”提出的奋斗目标,但也而临很多问题,我们正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课题是: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让我们一起看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什么时候提出的,要一直持续到什么时候?
板书:2002—20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出示目标: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三、成就篇
(一)感受“十一五”的辉煌成就
(二)学习探究一 感悟成就话原因
1、十一五时期,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
2、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四、问题篇
(一)民生问题面面观
在辉煌成就面前,我们骄傲、自豪,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也面临很多问题,民生问题就是面临的突出问题。
出示一组有关民生问题的材料。(民生问题一:收入分配问题;民生问题二:就业问题;民生问题三:社会保障问题;民生问题四:教育公平问题。)
(二)学习探究二  面对问题深思考
问题:1、上述漫画分别反映了当前我国面临哪一民生问题?
2、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3、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五、百姓的期盼
链接播放视频:《农民工翻唱春天里》
1、刚才同学们就自己关注的民生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在众多的民生问题里面,有一个群体,问题表现犹为突出,这个群体就是农民工,让我们一起关注他们,体会他们面临的处境,感受他们的期盼。——视频《春天里民工版》
2、(视频看完后)提问:农民工正面临怎样的困境?他们又期盼怎样的春天?
3、是啊,农民工期盼着他们的春天——点击出示:百姓的十大期盼。
学有所教——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保障教育公平
壮有所用——广开门路,充分就业
病有所医——平价医疗,降低支出
老有所养——社会养老全民覆盖,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
劳有所得——百姓总体工资水平不断提高,“钱袋子”都鼓起来
住有所居——控制地价,抑制房价
寝有所安——扫黑拔“伞”,除暴安良
风有所正——反腐,党风廉政建设
农有所重——加大惠农政策,缩小城乡差距
位有所升——还权于民,让民做主
4、问题:你最大的期盼是什么?
六、举措篇
教师出示材料(配合播放录音)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促进发展的报告,更是一个改善民生的报告,其中在促进就业、保障住房、完善医疗等六个方面给了老百姓新期盼。 促进就业(420亿元中央财政资金促就业);保障住房(三年解决近千万户居民住房问题);完善医疗(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收入分配(城镇低收入群众补贴有望增加);粮食价格(粮食最低收购价将再度大幅提高);办好教育(农民工子女将享受平等教育机会)。
材料二: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格外引人注目: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问题:1、上述举措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哪些具体内容?
2、上述目标的实现有什么现实意义?
七、展望篇
看了政府的举措,“十二五”的新规划,我们有信心,一定能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八、课堂梳理
让我们一起回顾下这堂课我们学到的内容:
◆改革开放仍然是最鲜明的特点
◆我国还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最显著的特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发展目标
◆科学发展观是指引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选择
九、课堂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是( )
A.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较低 B.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
C.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经济发展不平衡
2、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我国人民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 )
A、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小康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近年来,尽管农产品价格上升较快,但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仍快于农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到3.32倍。这表明现阶段的小康水平是(  )
A.低水平的 B.不全面的
C.全方位的 D.发展不平衡的
4、漫画直接反映了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所取得的成就是( )
A.生态环境好了
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C.教育卫生事业进步了
D.社会更加和谐了 
5、漫画《沉重的负担》中的信息告诉我们( ) 
①当前我国面临住房难、就医难、读书难等民生问题
②实现小康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终目标
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④实现全面小康与住房难、就医难、读书难
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11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十大焦点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依次是:物价、房价、医疗改革、食品安全、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社会保障、就业问题、收入分配改革以及腐败问题。
(1)“十大焦点问题”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哪一阶段性特征?
(2)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2010年我国GDP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世界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城乡统筹迈出坚实步伐。
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
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中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结束了持续了2600年的种田交税历史;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一、鼓起来的“钱袋子” 二、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三、精起来的饮食 四、长起来的人均寿命
五、大起来的住房 六、多起来的私人轿车
七、靓起来的衣着服饰 八、高起来的文化程度
九、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十、快起来的通信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