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爱加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班主任要“爱加严”

资源简介

班主任要“爱加严”
德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是中学教育的中心和统帅。教育规律表明,德是学生个性的主导因素,对智、体诸多方面的发展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更应该发挥德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基础作用,加强班集体思想建设,坚持把德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个优良的小环境,从而形成大环境——中学整体德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工作的新局面。要创造良好的小环境,首先要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重视规章制度的建设,抓好新生的起始教育。
一个新的班集体,往往是由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劳动观点、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的几十名不同的个体组成。要想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达到整个优化的目的,必须重视规章制度的建设,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其言论、指导其行动;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来教育其思想,用健康的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来陶冶其情操。让新生一到校,就一言一行有准绳,一举一动规范化。接受的是正确引导的教育,看到的是激人奋进的校园文化。如熟记《中学生守则》、《中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四十条》等,再配以适合本班特点的班规班纪。让各项制度上墙,加以严格的检查,召开以“尊师、爱班、修身、自律”为主题的班会,从而达到行为习惯的逐步养成,思想意识的点滴渗透,促使良好班风的逐渐形成。班主任是班集体直接而具体的管理者、领导者,因此要创建良好的小环境,应特别重视班主任的师表作用。班主任在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民主意识、接人待物、气质风度、仪表语言,工作作风等许多方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和学习的对象。
因此,班主任要首先做好修身自律,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投入真挚的感情,爱如慈母。
作为班主任,在接纳新生之后,要尽快熟悉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尽快叫出新生的姓名,使学生对班主任自然就多了份亲近感,少一份陌生感。有时可根据学科的特点(如英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课)把每个学生的名字和英文全部叙述一遍,使学生们觉得他们已在老师的注视关切中了,也让他们在心理上对班主任产生尊敬和信赖,这样就可在短时间内建立一种互相平等、信任,相互关注的师生关系,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对他们多一份爱心,多一些谈心接触的机会。从感情上贴近他们,精神上支持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尽可能地传递给他们来自班主任的温暖,使他们感到并不孤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性格。我班有四位单亲家庭,他们是李荣、王荣、陆继荣、刘玥。对他们,学校如果有减免学费的政策,我尽量照顾到他们。在高一的学期末时,学校给贫困生以补助,我多给了他们500元,他们都很激动,对我说:“我们不会让你失望的。 ”其中陆继荣是他们中比较顽皮的一个,针对他,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杜伟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杜伟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杜伟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杜伟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周悦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杜伟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杜伟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第二,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管如严父。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以“我”为中心的“自由”意识膨胀,周围的人往往是腻爱多于管教,对这样的学生如果运用强硬的手段去教育,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受不了,甚至出现问题。如果对他们的缺点、错误,先让他们自己写出说明书,说出自己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再由此而引导他们认识到其错误所在,让其自我反省,自我战胜,增强自律意识和是非观念,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生活和学习中,抓住小错不松手,大错自然出就不敢抬头,要经常进行公德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与别人和集体的关系,找准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培养他们对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树立整体意识,严格自律,塑造自我形象。我经常口头询问、书面谈心,使师生之间亲如朋友。班主任一声和谒可亲的问候,作业本上一两句鼓励的批语,胜过许多空洞的说教,这样学生就愿意与老师说实话、亮思想。只要投入真情就能换回真情,以理解换回信任,班主任如果赢得了学生,也就等于赢得了教育的成功。要创造良好的小环境,还必须重视班干部,领头雁的作用。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骨干与核心。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要有一个素质良好,能独立工作的干部队伍。因此,班主任必须抓好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教育工作,使他们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对班干部要严格要求,又要多加指导。树立其形象、运用其才能、发挥其作用。随时发现和肯定他们工作中的成绩,激励他们的创造性。抓紧他们的学习、支持他们的工作,让他们在相互对比中找出不足,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在开展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中增长才干。让他们带领全班同学去学习、去劳动。由他们去管理班级、组织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充分发挥班主任助手的作用。那些思想品德好、学习努力、能广泛团结同学、热心为同学服务,有责任感、有一定工作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干部,必然会带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守纪的班集体。要创造良好的小环境,还要重视班级个体成员的细胞作用。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个体素质的好坏,会影响到整个班级肌体的健康状况。所以,抓好全体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就决定了班级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学生个体间能彼此增进理解,互相尊重,即使有时发生了矛盾,也会从自身寻找原因,相忍相容,互补互利。另外,任课老师的形象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如果师生间能相通相容,这种良好的气氛胜过任何教育技能。因此,班主任应协调好与任课老师的关系,让他们在这个集体中起到长短相济,整体互补的作用,达到师生的同频共振,从而提高教育效率,这也是一种艺术。总之,中学德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工作应充分发挥班级小阵地的作用,学校工作,只有创建一个个优良的班级小环境,才会有学校优良大环境的出现,促进校风校貌的好转。因此,班级德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小环境的建设不容忽视。
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的教学及常规管理中,常常会碰到这类问题:学生屡次犯错误,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多次教育,学生仍没有改正的迹象,而且对老师的教育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该怎么办?我在任班主任的第二周,就遇到了这个难题。现在,这个问题基本上是解决了。现将我的处理方法及心得写下来,作为一块砖抛出来,请大家斧正。
班上在一次清退费用后------那是上晚自习之时退的。学生因为突然之间有了一笔意外之财,于是就有三个学生赵普、杜伟、陆继荣就窜到了另一间学生寝室去赌博。被生活管理老师清查出来,事后,因为我是才当的班主任,对新学校的管理细则没有底细,因此没有对违反纪律的学生作什么处理,但是我却是把此事记在了心里。事隔一天,我去上班会课,发现有三个同学没到,就问班上其它同学,都说打牌被老师叫去了。我到生活管理老师那儿一看,居然又是他们三个。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把他们叫到办公室,简单问了几句,然后去上我的课,把他们摞在了办公室。当我上完课后,又填写了家校联系卡。这时,我想:这种事情,应该通知学生家长到校配合学生进行教育,毕竟学校的教育力度有限。当我通知完陆继荣、杜伟的家长,准备通知赵普的家长时,却没有联系的电话。没办法,只有让学生自己回家通知。
星期天晚上,我到学校上班会课,我得再提醒一下三个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通知家长到校,都说通知了的。当我再问是不是都把家校联系卡交给家长看了,赵普却说忘在学校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事到如今,也只好这样了,于是我就放心等到第二天家长到校与我配合教育。为得到领导的支持,我将情况作了汇报,领导告诉我赵普是一个很让人头痛的角色,这下,我更感到问题的棘手了,怎么办?我问自己。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将如何开展?
星期一一整天,都没有一个学生的家长到校,我心里开始着急。下午,我到班上去对三个学生很严厉地说:“如果明天你们的家长还不到学校来,我就亲自到你们家里去”。三个学生信誓旦旦地说:家长明天一定来。我再一次相信了。
星期二上午,陆继荣、杜伟的家长先后来到学校,配合老师进行了教育。两个学生都表示一定改正错误。可是赵普的家长中午过后仍没有来。我想,我得好好惩罚一下他了。下午一上课,我就把赵普请到了办公室,赵普来了以后,我问了好几个问题,他都不开口说话。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对?我想有可能是。于是我到办公室外面去走了一圈回来。赵普仍然站在那里,没有说话的意思。
“你爸爸在家没有?”
“没有”
“打工去了?”
沉默好一阵,没有回答。
“你妈妈呢?”
“在”
“为什么没有来?”
“她说她再也不想管我了”
“那你每周的生活费是哪个给的?你妈妈既然不想管你了,她为什么还给你生活费?”我说,“如果你妈妈今天不来,明天我就亲自到你家里去,看看你妈妈是不是真的不管你了。”
“老师,我求求你,不要到我家里去,好不好?”
赵普说完眼泪就下来了。
终于,赵普肯开口说话了。
于是我从赵普前几学期的表现入手,“说你妈妈为什么会说出那样的话来,那是因为你自己在学校多次违反学校纪律,妈妈多次到学校,在农村,家长经常到学校那并不是很光荣的事,而是子女在校不听话、表现不好是最佳证明。你自己屡教不改,妈妈已经伤透了心,所以她说她不想管你了,这次,你不好意思通知你妈妈到学校,说明你已经感到自己伤了妈妈的心,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如果你不想再伤你妈妈的心,那你得亲自向你妈妈保证。”
“老师,我不回家保证,我在这里向你保证,我一定改正。”
“那不行,除非你向全班同学保证。”
“行”
“那你想不想让老师相信你?”
“想”
“怎样让老师相信?得用行动”
“我一定用行动让老师相信。”
“那好,今天晚上,班会课的时候,你向全班同学保证,让全班同学都监督你是不是改了。”
“好的!”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又趁热打铁,找出了赵普的学习成绩单,分析了他的学习情况,提出不仅要改正错误,而且要努力学习,学习中有问题要及时地问其它同学或者问老师,争取学习上的更大进步,赵普愉快地接受了我的要求。
在班会课上,赵普、杜伟、陆继荣大胆面对四十多双眼睛,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向全班同学作了保证,全班同学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三个同学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努力学习。
到如今,赵普还没有违反纪律的行为,我想只要做好教育的跟进工作,他一定会彻底改正的。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老师会遇到很多的新问题,尤其是在实施课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形势下,学生会犯许多的错误,也会出现屡教屡犯的情况。作老师的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用自己耐心去教育学生,去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良知。而不要放弃对学生的教育。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做好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
第三,身教重于言教。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教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言言、行行,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例如,有一次班会课上,我看见教室地上有很多纸屑,于是弯下身子将纸屑一片一片的捡起来,学生们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就变干净了,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短短几分钟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身教”的力量吧。在公共汽车上,我常常给老弱病残者让座,虽说这件事小之又小,但我觉得它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它代表的是教师的形象。如果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而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没有为学生树立起榜样,试问:教师尚且做不到,又有什么理由去教育学生呢?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会使学生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第四,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
教师与学生之间,从情感上说,距离越近越好;从管理上说,又必须留有一定的距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与学生之间保持一个适度的距离,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既可亲,又可敬的班主任形象。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因此,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氛围,积极探寻与学生情感的交融点,拉近师生情感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乐于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心与心的感应中,接受“无痕的教育”;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净化自己的灵魂。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改其行”。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师生之间必须有一个适度的距离。要让学生在这适度的距离中,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老师在学识、能力、经历等方面的差距,从而对教师保持应有的尊重;同样,老师也只有依这种距离,才能把课堂教学与课后谈心、硬性规定与宽松氛围融合起来,使班级管理始终处于和谐的气氛之中。而师生之间如果距离过近,片面强调和学生“打成一片”,那么学生则会与你称兄道弟,轻慢老师应有的权威。不尊其师,何谈“信道”,何以“服管”?
第五,班级管理虚实相结合。
踏踏实实地抓管理,是班主任的应尽职责,既是对学生爱的奉献,更是学生健康成长之必需。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个性形成、尤其是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应该切切实实地实行全程管理、全面管理。但是,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繁杂琐碎,既要完成自身担负的学科教学工作,又要协调各科的教育教学,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全面落实教育管理学生的任务。如果事无巨细,一一躬亲,每每顶真,久而久之,就只能疲于应付,效果极差。那种“坐班”或“站班”式的警察型管理,那种大包大揽、唠唠叨叨式的保姆型管理,其效果往往都不佳。过“实”的管理,一是会把学生管“死”了,太多的约束和强制,会降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班内工作不推不动,不问不行。二是会把学生管“懒”了,太细的指导和帮助,会造成学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尽早完成和自主能力的快速形成。班级管理中“管”的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不管”。其实,我们在班级管理中也不妨“虚”晃几招,把管理渗透到“不管”之中。譬如,实施宏观控制,进行科学引导,将权力下放,让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治能力。点名簿交给班长,团队活动让团支书主持,黑板报由宣传委员负责,班费派生活委员管理……让整个班集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学生在参与班集体的服务与管理中,实现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有时,我们也不妨来点“大而化之”,故作糊涂。有的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不要婆婆妈妈每次计较,待问题比较突出时一并处理可能效果要好得多,“话多不灵嘛!” 如此,管不过“实”,“虚”而有度,“虚”“实”结合,达到 “无为而治”、“不教而正”的管理最高境界。
第六,表扬、批评学生应有“度”。
表扬和批评的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数量过少,很容易使受表扬和受批评者产生离群感和孤独感,使绝大多数同学产生与己无关的消极心理。反之,人数过多,你好我好大家好,你错我错大家错,彼此一样,等于没有表扬和批评。所以只有表扬批评的数量得当,才可以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尤其是当学生大面积犯错误时,更不可对所有人进行惩戒。俗话说“法不责众”,大面积的“责罚”,只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对某个学生的批评表扬,也不宜过多或过少。譬如,对那些所谓“没问题”的学生,要特别注意不能一味表扬。“响鼓还得重锤敲,好马也须扬鞭催”,对他们要立足一个“严”字,不偏爱,不护短,不放松。因为,这一类学生由于成绩优异,往往被家长、老师喜爱和同学羡慕;他们也往往容易产生自满情绪,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容不得别人的批评。若一味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则会严重地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就应该细致洞察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时适当地进行疏导教育,使他们好上加好。而对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更不应该一味地批评。法国教育家费雷内说过:“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它方面的成功。” 班主任要善于寻找突破口,挖掘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及时地对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扬,充分地肯定和鼓励他们的进步(即使是极小的),使他们在平等温暖的氛围中,自由愉快地生活、学习,发展、进步。
真正的教育,是触动灵魂的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却乐在其中。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