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金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信用是金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 学 基 本 信 息
课 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 20 / 4854 / )《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的第二课《创业的“学问”》第三课时《信用是金》
作者及单位 浙江省龙游县湖镇初级中学 程晓宏
☆指 导 思 想 与 理 论 依 据
《信用是金》的内容,主要是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讲信用对于投资经营的重要性。在投资经营活动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信用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信用是创业成功的根本,也是现代经济生活的灵魂。信用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诚信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追求。因此,这一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好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明白成功创业要讲信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要讲信用,从而感受、理解信用是金,诚信无价。教学思路: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信用对于个人、企业、社会的重要性,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信用对于投资经营活动的重要意义上,最后的落脚点又回归到个人,因为个人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人讲信用,信用社会才会成为现实。在教学中采用从小到大的形式(从个人到企业再到社会),创设各种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通过正反对比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和感受信用的价值。教法:根据本课课标,结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我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调查采访法、问题情景法等,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法:通过汇报、现场小品表演、调查采访、探讨案例等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1、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在本课的教学中,不管是新课的导入、教师的设问,问题的探讨,我都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2、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人本主义理论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合作的学习,代替教师主导的教学。新课程要求改变原来学生接受式的个体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功。在本课分析学情和设计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把学生分成小组,为学生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小组交流,发表见解。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其团队精神。3、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与社会课程开设的目的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从个人、企业、社会三个方面选取典型案例,说明信用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想象如果社会、企业、个人失去信用的后果,加深学生对诚信的理解,明白信用是创业成功的根本,也是现代经济的灵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人文素养。
☆教 材 分 析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有四个核心概念——社会、规则、选择和精神,以此涵盖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等不同生活领域的内容。第六单元《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的核心概念即为选择,主要体现经济生活领域的内容。主题是:身边经济生活的常识。从本单元的结构设计及本课的结构设计看,一环扣一环,互相衔接,紧紧围绕经济生活这一主题,帮助学生树立现代经济意识。《创业的“学问”》让学生体验了创业投资的规则。《信用是金》主要是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讲信用对于投资经营的重要性。课标的要求是:5-6采用模拟的方式,体会从事某种经营活动需要考虑的因素。在投资经营活动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信用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信用是创业成功的根本,也是现代经济生活的灵魂。信用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诚信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追求。课文先从信用对于企业经营的作用方面来说明信用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如果失去信用必将失去所有的发展机会。再从整个社会生活中诚信的作用方面来说明信用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课文选取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说明信用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对信用的理解,深刻体会诚实守信对于创业投资经营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
☆学 情 分 析
1、学生年龄特点及对策: (1)七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知识、生活阅历的增长,他们的眼界开阔了,个性更加鲜明了,求知欲、表现欲增强了,本课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课堂的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2)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从其心理特点出发,本课的教学中以故事、小品表演等形式展示案例,并在课件中配以丰富和谐的色彩,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兴趣。(3)七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的方式培养其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4)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信息来源丰富,已有一些社会知识。但对学生来说,创业投资、信用对企业的重要性又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话题,初一也正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本课采用体验式、正反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作用。(5)七年级学生个性强,善于思考,自我表现意识较强,喜欢参与,喜欢轻松、新颖的学习形式,不喜欢大道理的说教。因而,教学设计要重在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感知、理解、领悟,而不是灌输大道理。2、学生基础:在第五单元《走进社会》一课中,他们已初步懂得发展真挚友谊,要遵守诚实守信的规则。对诚信的这一话题也有着浓厚兴趣,这对本课的学习有所帮助。因而本课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由小到大让学生体会诚信不仅可以发展真挚友谊,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用的价值也是随处可见。
☆ 教 学 目 标
本课的教学要求:分析经济生活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理解参与社会生活必须讲求信用。根据课标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信用是创业成功的根本,也是现代经济生活的灵魂,信用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很重要;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运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对经济活动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的分析与探讨,深刻体会诚信对于创业投资经营活动的重要意义,理解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必须讲求诚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诚信的理解,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认识到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追求。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1.本课重点:理解信用对于个人创业、企业成功、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因为只有理解信用的价值,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因而把它作为本课重点。2.本课难点:帮助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培养学生诚信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现在的学生接触的媒体较多,信息量很大,又正处于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培养其诚实守信的道德素质非常重要。而诚信观念的形成不是靠老师的说教,而要由学生理解、感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而把它作为本课难点。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二)案例探究,感知信用(三)联系实际,深化理解(四)运用新知,拓展创新(五)总结评价,回味无穷 讲故事导入新课,——“有一个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在德国学成毕业后,就到德国的一些公司去应聘。他的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都不错,但这些公司看了他的信用记录后,都没有聘用他,同学们猜想一下为什么?”老师揭开谜底:“因为这个留学生曾在乘车时逃过三次票!”经过预料中的短暂的沉默,老师告诉学生:“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由此水到渠成地引入新课《信用是金》的学习。1.我先提供课本中教学案例(正面案例)——“海尔的传奇”。课前给学生提供海尔成长之路有关材料,由学生根据情节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以小品的形式把材料呈现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观赏小品,探究问题。利用多媒体,展示问题:①张瑞敏为什么没有采纳工人的建议?②假如你是海尔的总裁,你会怎样做,为什么呢?③从小品中,我们看到了海尔的经营理念,你认为它是什么?④海尔的做法值得吗? ⑤根据你的了解,你认为海尔成功的原因有哪些?2.然后提供乡土素材(反面案例)——“悲哉,金华火腿” (介绍金华火腿的历史、不法厂家的生产工序及结果)。1.课前调查采访:课前安排学生对普通市民发放问卷进行诚信调查,并在课堂上公布他们的调查结果;2.课堂现场访问:由学生扮演小记者采访其他同学。(1)请说说你见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不诚信的案例及后果(或影响)。(2)在学校生活中,你认为哪些现象是不诚信的表现?老师出示材料:两会代表提出失信公害。我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我国财政收入的37%。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减少2个百分点。说明,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生活中无信无义的事件屡屡发生,我们为此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今社会存在的“信用危机”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出谋划策: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重建诚信的社会?为建立诚信社会,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1.老师讲故事:“一个在中国大学里教公共英语的外籍教师,上课特别认真,为了教好中国学生的英语,还特地和几个同事合编了一本配合教材的参考书。期末考试的时候,按照习惯,中国老师都要为学生圈定复习重点。但是这个外教没有划重点,而是打开他们编的参考书的最后一课,学了一篇《关于诚实》的文章。文章中有一段令人终生难忘的话:听说作弊在中国是一种普遍现象,每个学生都作弊。打死我也不相信!因为,一个作弊的民族怎么可能进步和强大!而中国正一天天地进步,一天天地强大。课文的最后还说:即使你真的作弊了,我们也不会戳穿你,我们还会装作没有看见,眼睛故意向别处看,因为,生活本身对作弊者的惩罚要严厉得多!孩子,你的信誉价值连城,你怎么舍得用一点点考分把它出卖了?”2.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诚信的成语、故事、名言、格言,如“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等。 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纷纷依据自己的经验寻求答案。学生期待着老师揭开谜底。等老师揭开谜底,正在七嘴八舌的学生一下变得鸦雀无声,他们震惊了,都在默默地思索。学生观赏小品,探究问题。通过探究学生得出海尔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它以质量求生存,靠信用闯天下是其成功创业的主要原因,从而得出结论:信用是创业者成功的秘诀,是企业的立业之本。让学生分析千年火腿遭封查的原因,使学生感悟即使誉满天下的百年老店、千年品牌,如果失信,也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把品牌毁于一旦。1.学生课前调查采访: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对普通市民发放问卷进行诚信调查,并在课堂上公布他们的调查结果;2.学生课堂现场访问:由学生扮演小记者对同学进行现场采访。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为解决问题出谋划策,承担社会责任。1.学生听老师讲故事并思考。2.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诚信的成语、故事、名言、格言。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因此,一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我设计了一个互联网上流传甚广的故事情境来导入新课。这样调动学生的兴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为后面的教学作好情感的辅垫。这样通过“海尔的传奇”和“金华火腿”两个典型的正反案例的分析探究,来突出“信用对于创业投资经营活动的重要意义”这一重点,强化学生对信用的价值的理解、感悟。以课外调查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市民对诚信的认识及当今社会的诚信度,符合课改提倡的开放式教学的精神,教学资源更广泛和丰富了。通过现场采访,在轻松、愉快中学生联系社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相互启迪,自我教育。这样,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活动与情感熏陶完美结合。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理解诚信的价值、不诚信的后果及当今社会存在的“信用危机”,但如何解决危机呢?此环节是对课文的拓展创新,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为解决问题出谋划策,承担社会责任。故事本身并不很有趣,但它像一个铁锤沉重地敲在学生的心上,让学生陷入沉思,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目的是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课后之面,从而使学生步入人文精神之胜境,达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境界!课外作业的布置,既锻炼了学生的收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又使他们在收集诚信资料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
☆板 书 设 计
海尔的传奇}信用是金悲哉,金华火腿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评 价 设 计
本节课的主要评价尺度在于学生对社会问题、现实问题的关注程度。学生是否了解诚信的价值、不诚信的后果及当今社会存在的“信用危机”,能否对解决社会存在的“信用危机” 问题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承担社会责任。
☆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依标施教。“依标施教”就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一)分解课程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为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的。因此,分解课程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是“依标施教”的前提。《信用是金》的内容。对于信用话题,我想学生一定有话可说。我翻阅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找到了与教材基本对应的内容目标,主要有:5-6 采用模拟方式,体会从事某种经营活动需要考虑的因素。“教学活动”建议为:通过假设某种情境,提供相应的资料,指导学生就常见的经营活动(如开饭馆、种植蔬菜、家庭养殖、经营书报亭、做服装生意等)进行分析,从中体会从事经营活动要全面考虑资金、资源、市场条件、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我依据课标,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挖掘蕴含在教学素材中的符合课标要求的内容,对课标要求进行了分解,确定了教学目标,主要有:①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信用是创业成功的根本,也是现代经济生活的灵魂;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经济活动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的分析与探讨,深刻体会诚信对于创业投资经营活动的重要意义,理解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必须讲求诚信;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诚信的理解,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认识到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追求。(二) 结合课标要求,选择教学素材在分解课程目标,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接着就应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开展教学活动,进而达成教学目标。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死板地“教教材”。那么如何依标取材呢?一是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将教材作为课程资源之一进行大胆处理。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课程标准的载体和具体化,是教学的重要蓝本。课本中的教学案例理所当然是我们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资源。教师应该在认真分析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找准三者之间的结合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剖析,化整为零、合理增删、重新组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展教学。二是依照课标要求开发新的教学素材。《历史与社会》教材已经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必要局限于这些素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积极创造和利用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地方课程资源,凸显地域特色,通过本土化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例,关心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 我在确定教学目标后,认真地分析教材,进行教学素材的选择。《信用是金》的课本中有几个案例,但安排得凌乱、重复。为了使课本中的案例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处理。对课本中的 “海尔的传奇” 案例(正面案例)进行创造性地处理,事先提供海尔的成长之路有关材料,让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并探究问题;对课本中的其它案例——虞孚的故事、南京“冠生园”的陈馅月饼事件等(反面案例)予以舍弃,另外补充地方课程资源——“悲哉,金华火腿” (反面案例)。因为我们学校毗邻金华,学生对此素材比较熟悉,这样使教学案例乡土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依据课标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的“依标施教”能否产生实效主要落脚于教师能否依据课标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以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在一节课的开始阶段,用动人的音像资料等进行独具匠心地创设情景,迅速引起学生注意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然后提供几个有吸引力的活动案例,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在学完课标和教材所要求的基本内容后,再要求学生联系家乡情况,做进一步思考。这样不仅进行了基本知识的学习、基本能力的训练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也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从而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1、引人入胜,导入展标一堂课能否成功,要看是否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展标开头。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课展标,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本内容,采用故事导入、音像资料导入、漫画导入、游戏导入、谜语导入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这样就会使我们的教学如鱼得水、一气呵成,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为后面的教学作好情感的铺垫。在学习《信用是金》时,我以一个互联网上流传甚广的故事情境来导入新课。由此水到渠成地引入新课《信用是金》的学习。2、精导妙引,优化施标教学过程是课堂的中心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是关乎依标施教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学习《信用是金》时,我这样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第一步,案例探究,感知信用。第二步,联系实际,深化理解。第三步,运用新知,拓展创新。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阅读、问答、讨论、评判等学习活动,给予精心指导、巧妙引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中,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3、回味无穷,结尾拓标在一节课的结束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升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并使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从而拓展课标。其目的是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课后之面,从而使学生步入人文精神之胜境,达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境界!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始终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要我们明确课时相应的课程目标,注意把握好课标的分解,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标要求,选择教学素材,依据课标理念,匠心独运的设计好教学流程,着力“引人入胜,导入展标、精导妙引,优化施标、回味无穷,结尾拓标”开展教学活动,只要环环紧扣不离课标,就能真正有效“依标施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