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 本单元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南园十三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 学 过 程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板书设计 南园十三首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2 本单元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2.无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 重点、难点 背诵这首诗。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 学 过 程 四、活动广角。 1、《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板书设计 2.无题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3 本单元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3.问刘十九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及其《问刘十九》的原文及译文。。 重点、难点 背诵这首诗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教 学 过 程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3、欣赏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板书设计 3.问刘十九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4 本单元课时数 4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4.塞上听吹笛(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塞上听吹笛》的原文及译文。 重点、难点 背诵这首诗。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 学 过 程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3、欣赏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板书设计 4.塞上听吹笛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5 本单元课时数 5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5.塞上听吹笛(2)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岑参及其《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原文及译文。 重点、难点 背诵这首诗。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岑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教 学 过 程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6 本单元课时数 6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6.生查子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欧阳修及其《生查子》的原文及译文。 重点、难点 背诵这首词。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欧阳修。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教 学 过 程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崔护《题都护南庄》 3、找欧阳修其他的诗来读一读。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板书设计 6.生查子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7 本单元课时数 7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7.望江南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苏轼及其《望江南》的原文及译文。 重点、难点 背诵这首词。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苏轼。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教 学 过 程 1、背诵这首词。 2、还知道抒发思乡情怀的古诗词。 3、写一首小诗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板书设计 7.望江南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8 本单元课时数 8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8.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原文及译文。 重点、难点 背诵这首词。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辛弃疾。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教 学 过 程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辛弃疾其他的作品。 3、搜集辛弃疾抗金爱国的故事。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板书设计 8.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9 本单元课时数 9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9.诉衷情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陆游及其《诉衷情》的原文及译文。 重点、难点 背诵这首词。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陆游。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教 学 过 程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其他爱国诗人的作品。 3、搜集和陆游同年代的诗人。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板书设计 9.诉衷情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0 本单元课时数 10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0.扬州慢 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姜夔及其《扬州慢》的原文及译文。 重点、难点 背诵这首词。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姜夔。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教 学 过 程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永遇乐? 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3、背诵。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元曲 板书设计 10.扬州慢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1 本单元课时数 11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1. 寿阳曲·渔村夕照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马致远及其《寿阳曲·渔村夕照》的原文及译文。 重点、难点 背诵这首词。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马致远。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教 学 过 程 1、背诵这首曲子。 2、欣赏《天净沙·秋思》。 3、背诵。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板书设计 11. 寿阳曲·渔村夕照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2 本单元课时数 12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2. 南仙吕傍妆台·无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李开先及其《南仙吕傍妆台·无题》的原文及译文。 重点、难点 背诵这首词。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李开先。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教 学 过 程 1、背诵这首曲子。 2、课外找三首描写边塞的元曲并填好表格。 3、背诵。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板书设计 12. 南仙吕傍妆台·无题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3 本单元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3.蔡文姬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蔡文姬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蔡文姬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蔡文姬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蔡文姬是怎样写作《悲愤诗》的? 2、让我们再去读一读有关蔡文姬的书,领略她的优秀品质吧! 教 学 过 程 3、在班上开个故事会,讲讲自己所知道的蔡文姬的故事。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13.蔡文姬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4 本单元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4. 陶渊明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陶渊明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陶渊明是怎样辞官归隐的的? 2、让我们再去读一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领略他的优秀品质吧! 3、了解陶渊明作品的成就。 教 学 过 程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14. 陶渊明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5 本单元课时数 3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5. 李白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李白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李白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李白诗《上李邕》《春夜宴桃花园序》,体会李白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李白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李白是怎样上当的? 2、有感情的朗读《上李邕》《春夜宴桃花园序》! 3、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教 学 过 程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15. 李白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6. 本单元课时数 4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6.杜甫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杜甫诗《客至》,体会杜甫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杜甫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杜甫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2、有感情的朗读《秋兴八首》(其一)! 3、了解杜甫草堂。 教 学 过 程 4、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16.杜甫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7 本单元课时数 5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7. 三孔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孔府。 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孔府。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孔庆镕诗《五柏抱槐》、李隆基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府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李东阳撰写、的对联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2、有感情的朗读《秋兴八首》(其一) 教 学 过 程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8 本单元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8.长江 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印象。 重点、难点 使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印象。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杨基诗《长江万里图》、李之仪词《卜算子》。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李之仪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教 学 过 程 1、背诵李之仪的《卜算子》? 2、学唱《长江之歌》。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18.长江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19 本单元课时数 3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9. 巴山蜀水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长江上游诗。 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长江上游诗。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了解长江上游是巴蜀之地。 欣赏赞美三峡的诗《渡荆门望楚》(唐? 陈子昂)、《上三峡》(唐? 李白)。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 欣赏陈毅诗句。 三、活动广角。 教 学 过 程 1、对照地图查找三峡景区。 2、了解流来观的图片及对联。 3、整理描写三峡的古诗文。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19.巴山蜀水 教学后记 四 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学设计 总课时数 20 本单元课时数 4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20. 古楚风光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长江中游的名胜。 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长江中游的名胜。 时序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苏轼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两首诗词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苏轼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教 学 过 程 2、写下《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朗读毛泽东《水调歌头? 游泳》。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