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善待他人 手有余香 【设计背景】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自然而然的成为所在家庭的中心,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和利己主义的倾向,判断是非的标准也是对自己是不是有利,缺乏宽容之心,同情之心,尊重之心,往往造成行为过于偏激,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人际交往也会受到限制,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其实,孩子们有着对于真诚友谊的向往,有着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向往,有着对于互相理解的追求,有着对于美好人格和道德的追求。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对于学校,教师是责无旁贷的事情。 【教育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与人为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培养学生善待他人的品质。?难点 【设计思路】 “善待他人”重在学生的体验,有体验才能形成内心的认知,因此,活动环节是本节课必不可少的形式,以活动为载体,带动学生的体验式思考。活动的设计应层递渐进,逐层深化,由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到培养学生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为别人的成功喝彩,为别人的幸福欣慰的良好心态,再到爱护动物,最后深化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层次,这些就是善待他人的内涵所在。 【教育方法】 自主学习、模拟情境、启发、引导、创设情境。? 【课前准备】 四组情景小品? 【实施过程】? ??一、生活大课堂? 教师就生活中两个常见的现象提出疑问: (1)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2)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 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之后,教师再公布答案: (1)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 (2)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 请学生归纳总结两个现象所蕴涵的道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二、故事感悟一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为别人的成功喝彩,为别人的幸福欣慰的良好心态。? 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太空人,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位是奥德伦。阿姆斯特朗说的一句话:“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早已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言。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中,有一个记者突然问奥德伦一个很特別的问题:“由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在全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奥德伦很有风度地回答:?“各位,千万別忘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由別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大家在笑声中,都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 根据奥德伦的回答,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你曾为别人真心地喝彩过吗? 我为___________同学的勤奋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我为___________同学的爱心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我为___________同学的机智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我为___________同学的勇敢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我为___________同学的细心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我为___________同学的坚强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三、故事感悟二 活动目的:使学生明白我们必须理解分担他人的困难、不幸和痛苦,急人所急,对人如此,对动物也是一样。 一个暴风雨的早晨,一位老人在海边看到许多小鱼被抛到沙滩上。 老人想到太阳一晒这些鱼都会死,叹息一声朝前走了。返回时,却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把鱼捡回海里。老人很感动,也弯腰来帮忙。 老人说你救了他们,谁也不知道,谁也不会在乎的!男孩却说: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猜猜男孩会怎么说?(男孩说;小鱼在乎) 如果你就是一条被抛到沙滩上,被太阳炙烤着的小鱼,当时会想些什么?当小男孩将你捡起放回海中时,你又会想些什么? 四、情境剧场 活动目的: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深刻的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课前布置四组同学分别表演一个情境,然后再组织其他各组的同学一起来讨论。? 情境一:A和B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考了62分,他急忙问B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A偷偷看了B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9分。A于是很骄傲的对B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对A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假如你是A,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情境二: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我了呢,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照。 情境三:皮皮是一个特顽皮的学生,一次美术实习老师上课时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但是皮皮却大声喊叫:“老师画了一个大屁股!”这样一喊,全班同学都哄堂大笑不止,而这个实习老师则是又羞又恼,扬长而去。假如你是那位实习老师,你会怎么想?有朝一日皮皮也成为一位老师,当他遇到这样类似的事情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情境四:甲对乙朴素的穿着表现出轻视的神态,在言行上对乙造成了伤害。后来,甲在一次考试中失利,遭到丙的冷言冷语,心情变得十分阴郁。? 讨论:乙和甲先后受到伤害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是乙,你的内心会怎么想?假如你是甲,从伤害别人到被人伤害,你从中会悟出什么道理?? 五、磨难夏令营的风波? 活动目的:学生通过对一些中学生自私自利、目中无人的行为表现进行讨论和评价,感受这些行为给他人和个人带来的影响,体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讨论与评价他人行为的过程,也是学生反省自我、检查自我、鞭策自我的过程。? 活动过程:学生认真阅读《磨难夏令营》材料,并分小组讨论和评价参加夏令营的孩子的各种表现,并谈谈自己在类似的群体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浙江娃哈哈集团公司赞助北京市一所中学举办了一次“磨难夏令营”活动。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实录:? 早餐送到了营地后,孩子们蜂拥而上,争先恐后地给自己盛豆浆喝。由于拥挤,豆浆桶几次险些被打翻。有人在旁观察,想找出哪怕一个为别人盛豆浆的孩子,却没能如愿。 午餐吃的是盒饭,饭后,营地里吃过的饭盒、喝过的饮料瓶扔得遍地都是。带队老师顾不上吃饭,忙着满处捡饭盒和饮料瓶,却没有一个学生前来帮忙。? 下午参观,返回营地上车时,发现孩子像炸了营,一窝蜂地朝车上挤,都想占个好座位。两个愣头愣脑的男孩子仗着自己个头大,把几个个头小的同学挤到旁边去了,老师上前劝阻,他俩不但不听,还冲着老师扮鬼脸。车在返程途中,一直站着的是三位老师。几乎所有孩子都没想到,应为比自己父母年纪还要大的老师让座。? 这天晚餐安排的是烧烤,孩子们早早来到烧烤区,等着老师把一切安排好,不待下令便边烤边吃起来。当老师们忙完也坐在火塘边时,多数孩子已吃得直打饱嗝了。? 所谓“磨难夏令营”原先主要担心的是孩子们的身体是否能经得住一周的磨难生活,但事后看来,倒是他们的公德意识、行为规范、意志品质等方面出现了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认识善待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几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