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 本 信 息 教材版本 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级册课 五年级上册 课 题 12.《口字底——善》 参考资料 《中小学书法指导纲要》及解读、“九三一”理念、廿四法 设计与实施人员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总纲:“中小学书法教育,必须以中国传统经典碑帖与汉字文化为基本内容,加强对祖国文字的理解与热爱,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和书法艺术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当融入中国其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书法教育教学中,以“总纲”为基本宗旨,以“经典碑帖与汉字文化”为基本内容,以“九三一”为基本理念,以“廿四法”为基本方法。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简化字、熟知繁体字!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严格遵循“九大原则”,完成“三个目标”。以“一课一字,一字多得”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熟练运用“廿四法”,关注学生实际获得,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课理论简述: 教 学 目 标(七要素) 任 务 目 标 基本 能保持正确的执笔与坐姿,能认真读帖,并能用恰当的书法术语描述口字底结构、用笔特点,能区分“善”字软硬笔写法不同,使用软笔较为准确、规范得临习例字。 高级 初步能运用“察之者尚精”的观察要求观察“善”字点画、结构等要点,并能较为精准、熟练的靠体临习,并能书写简单形制带有“善”字的书法作品。 三 维 目 标 技术 借助观察、点线辅助、口诀要领、笔画标尺等方法,能说出欧体中口字底及“善”结构要点;能规范坐姿执笔书写,并体会提按、粗细用笔变化;借助习字格,较好地把握笔画之间、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书写出结构匀称美观的例字。 艺术 通过观察,能感受“口字底”宽扁、“善”字主笔突出的形态美;在临摹过程中体会欧体字险绝结构特点并感受点画微妙变化,力求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书写素养。 文化 通过了解“善”字字源及演变,感知汉字文化的丰富性,通过尝试书写带“善”字书法作品,营造乐学善学的氛围,培养学生对书法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 学 重点 在准确读帖分析的情况下,能总结出口字底及“善”的书写要点,能较准确的书写例字中的笔画。 难点 处理好好“口字底”不封口和两处出尖的细微用笔;处理好“善”字中长横的提按变化及各部件之间的比例关系。 准备 1.教师集字练习;2.与练习纸同大的范字“善”;3.录制“善”字视频;4.米字格及作品纸 ;5.实物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环节 与 时间 教 师 活 动 (教 案) 学 生 活 动 (学 案) 设计意图 (遵循原则) (教法选择) 情 境 创 设 与 复 习 导 入 (3分钟) 动机激发,观察导入 带学生重温“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这句话的含义。 出示带有“口”字集字练习,引导学生观察练习中汉字特点并分类,并对学生回答及时进行评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集字练习,大家看看练习中的汉字有什么特点? 师:你能根据口字在汉字中的位置给它分分类吗? 师向学生介绍中国汉字中有很多带“口”部分的字,这些口字都是教材《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字,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口字底在下“善”字的写法(板书课题)。 生读书论文字,并尝试说出“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的意思,体会其含义。 生观看教师写的集字练习,发现四个字中都有口字部分。 生观察例字并总结:集字中的“口”分别在汉字中上、下、左、右不同位置。 把唐孙过庭《书谱》中这句书论呈献给学生,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内涵,温习书法学习的精髓,同时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起提示作用。 用集字练习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口字在汉字中的不同位置,感受汉字丰富性的同时,自然过渡到今天要学习课题。 新 知 传 授 与 讲 解 示 范 (15分钟) 1.对比软、硬笔书写不同 师:对比板书“善”与”软笔字帖“善”的写法一样吗? 师小结:在书写时要区分软硬笔不同的写法,硬笔遵循规范字的写法,软笔遵循古人的写法,即“软笔适古,硬笔适今”。 2.初探口字底的写法 师按照先整体再局部的观察顺序,出示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口字底有什么特点? 师鼓励学生进行尝试书写,提示学生双姿。 展示生书写。 师总结生的评价并进行对比示范,强化学生对口字底特点掌握,强调书写时将横折中转折处的提按用笔表现出来,鼓励学生再练一练口字底的写法。 3.研究“善”字的写法 (1)善字字源及演变 课件依次出现“善”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善”字有什么特点,并根据其形象特点说说“善”字内涵。 师总结“善”本义是人眼中的羊温驯,表示眼神安祥温和;金文的善表示人们用语言夸张羊身上的品质,言语祥和亲切;小篆承续金文的写法;隶书将小篆笔画做了简单化处理。 (2)分析“善”字的特点 师过渡:楷书中的善有什么特点呢?提示学生从结构、笔画之间的关系、用笔等方面在范字上做批注。 师对生的观察进行肯定,并提炼学生观察的特点:横向间距匀,长短有别寻。 主笔突出写,中轴偏左临。 (3)尝试书写,发现书写问题 师:请大家依据总结的这些特点,试着将“善”写1个。 师巡视,展示一生书写,引导生分析书写中的优点与不足。 总结学生书写时发现的共性问题:1.长横作为主笔,不够突出;2.字部件之间的比例关系体现不明显。 (4)针对问题,直击教学难点 出示课件,演示羊字头、长横、口字底之间的比例关系。 师:请大家看课件演示。 师:看完后请你把“善”字的比例关系带入到书写中,将“善”再写一写。 (5)教师示范,形成偶像 师鼓励学生的进步,通过一遍遍临写,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用笔上还有待提升,请大家看老师示范“善”字,细致观察老师对例字结构、提按变化等技巧。 生对比观察“善”字,总结:硬笔中竖出头和长横挨着,软笔中羊字头不出头,点撇和长横挨着。 生观察口字底(宽扁的倒梯形、笔画由轻到重、左上不封口、两处笔画出头呈三角形), 生分析书写优点(左上不封口)与不足。 生看教师示范,体会横折提按用笔。 生再次练习口字底的写法,尝试将提按用笔运用到自己的书写中。 生观察甲骨文“善”字: 生1:羊很善良; 生2:羊看人的眼神很友善; 生3:人夸赞羊。 生观察范字并进行批注。 生1:横向间距相等,长横笔画突出,两头粗中间细,羊字头最后收笔在横中线; 生2:“善”字中竖偏左。 生读“善”书写要诀,感受“善”字结构、占格、笔画特点。 生尝试书写,师巡视,提醒生双姿。 生观看展示,从优点与不足两方面进行评价,预设: 生1:横画间距写的很好,主笔不够突出。 生2:主笔缺乏提按变化。 生3:口字底宽扁特点不明显。 生观看课件,发现3个羊字头约等于1个长横的宽度,口字底比羊字头略宽,两个口字底约等于长横的长度。 生再次尝试书写。 认真专注看老师示范,感受“善”字书写写的占格、提按用笔。 繁简同识法,借助板书,引导学生观察软笔、硬笔不同写法,总结“软笔适古,硬笔适今”原则。 运用点线辅助法,由先整体再细节的观察顺序总结口字底结构、用笔特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观察习惯,精准观察范字特点。 结合学生书写,对比示范,提升书写效果。 通过运用“汉字趣解法”讲解“善”字字源字义及字体演变,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善”字内涵,教师借此环节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乐学善学意识。 遵循“心摹手追,拟之贵似”原则,引导学生运用点线辅助法观察“善”字结构用笔特点。 遵循“先重结构,后重用笔”原则,运用“口诀要领法”,将“善”字书写要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范字的认知理解。 课上引导学生进行尝试书写,同时渗透发现、感知、欣赏、观察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并根据书写问题深入研究、总结书写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及解决问题能力。 遵循“精讲多练,注重实效”原则,运用“笔画标尺法”引导学生准确定位长横的长度、羊字头及口字底的宽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遵循“教师示范,形成偶像”。 学 生 实 践 与 分 享 交 流 (10分钟) 强化要点,结合视频,比对临摹 再次出示书写要点,强调在书写时回想刚刚总结的要领书写,如果对用笔有疑惑的可以看老师录制视频比对临摹(师播放提前写好的“善”字视频。 师引导学生临习完后,将范字放在自己书写下面,看看没有重合部分在哪里,并分析原因再次练习。 生回想总结的要点,借助教师录制视频进行临写。 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双姿及用笔变化,并进行个别示范。 生比对书写与范字的差异,再练习。 运用“循环演示法”,满足学生对笔法要求。 拓 展 提 高 与 作 品 展 示 (10分钟) 欣赏拓展,尝试创作 师展示生书写与范字重合率,强调达到70%的同学可以尝试着写幅和“善”字有关的作品,体会下写作品的乐趣。 出示教师书写集字作品,引导学生读一读,并介绍“至善”和“上善若水”的出处和内涵。 师强调书写事项:创作时注意从上到下,从右往左,落款只需写名字,当写的作品比练习时字要大,注意提按用笔的代入。 生欣赏教师书法作品,读作品内容,感受书法作品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书写形式。 生写作品,师巡视指导(提示注意作品中大小协调统一)。 向学生展示并介绍多种形制书法作品,从中依据作品内容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效 果 评 价 与 归 纳 总 结 (2分钟) 展示评价,关注实际获得 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书写作品粘到黑板上,并及时表扬生的书写,勇于尝试,敢于书写。 生从用笔、结构、整体是否协调等方面评价黑板作品。 通过展示评价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激发学生乐学善学。同时从侧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根据书写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下 节 预 设 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善”字的写法,期待下节课我们能继续用“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的观察方法书写土字底的字并写好它。 板 书 设 计 一课一字 善 附: 一、中小学书法教育九三一理念 一)九大原则: 1.健康第一,写字第二。2.软笔写古,硬笔写今。3.经典为师,循序渐进。 4.点画先学,结构为重。5.心摹手追,拟之贵似。6.教师示范,形成偶像。 7.精讲多练,注重实效。8.因材施教,博精多样。9.智慧降本,师古不泥。 二)三维目标: 1.技术目标:三要素:立姿、规范、熟练。四内涵:知识、技能、方法、过程。 2.艺术目标:三要素:靠体、字法、章法。四内涵:情感、态度、陶冶、变化。 3.文化目标:三要素:源流、形制、传统。四内涵:感受、内化、认同、自信。 三)一个目的:普及书法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廿四法 五指执笔法;坐姿悬臂法;双钩点画法;单钩结构法;汉字趣解法;典故思启法; 教材活用法;同类归纳法;摹临复合法;点线辅助法;笔画标尺法;黄金比例法; 单字通关法;异体区别法;繁简同识法;口诀要领法;通临提高法;集字强记法; 名作再创法;同字大小法;循环演示法;优生先达法;差异资源法;班级特色法。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