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能用活泼、亲切、富有弹性的声音和欢快、喜悦的情绪,多形式的演唱歌曲。 2、感受彝族音乐风格, 体验彝族风俗人情,增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 3、采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利用沙锤、双响筒,响板为歌曲伴奏,增强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和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用活泼、亲切富有弹性的声音和欢快、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辨别、区分“啊哩哩”的音高、强弱,并学习演唱。 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电子琴、ppt、学生用书、沙锤、响板、双响筒,铃鼓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12 34 5 - 15. 53. 54 32 1- 律动: 请同学们一起跳起欢快的舞蹈去旅行吧!(同学们跳舞,播放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三、彝族风俗人情介绍 瞧,我们来到了彝人古镇,请哪一组的同学为我们讲解彝族风俗人 情,其他孩子作补充。(小组讲解彝族舞蹈、服饰等)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唱歌曲 1、听!彝族人们唱着歌欢迎我们呢,请你们仔细聆听,认真思考,“圩”是什么意思?这首歌曲中出现最多的词是什么?(孩子聆听思考:圩是集,赶圩就是赶集,出现最多的词是啊哩哩。) 2、啊哩哩心情高兴,那可用什么乐器来表示呢? 请你们带着欢快、喜悦的心情再次聆听,听到啊哩哩是用你们喜欢的乐器表示。听完后,请你们思考,小组讨论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几拍子,强弱规律。(再次播放音乐,孩子用乐器自由表现,听完后小组讨论。) 3、请你们边拍节奏,再次聆听,思考第一段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部分) 4、彝族人们看到你们这么喜欢这首歌,请你们“哩”音轻声、高位置的哼唱。 (1)完整哼唱第一段。 (2)这么多的啊哩哩,音高、强弱都一样吗?根据音高、强弱的不同再次哼唱。 (3)你们的音准唱得很准确,请你们有节奏地按照强弱规律念一次歌词。 5、你们的歌词念得非常有感情,节奏也很好,请你们请你们加上歌词跟唱。 6、你们第一段的音准节奏都唱得很好,请你们跟着音乐完整演唱这首歌曲。 7、分组活动,请你们找一找不熟悉的句子或者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五、打击乐伴奏 1、彝族人们听到我们美美的声音,也拿着乐器来为我们伴奏,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片上的节奏来学一学。 沙锤 0 XX O X O XX O X 双响筒 X XX X X X XX O X 铃鼓 X X X X 2、练习 分乐器练习。 (2)小组练习 (3)配歌曲,合作 练习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收获到了什么? 结束: 彝族人们说我们同学们真是能歌善舞的小能手,请我们一起参加他们的火把节,让我们尽情地跳舞和他们说再见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