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随笔

资源简介

教 学 随 笔
—— 做一个有幸福感的教师
石家庄市无极县七汲联合小学 张亚芝
幸福,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是人们渴望的一种享受,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的。作为老师,同样享有幸福的权利。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听到最多的就是老师们的抱怨声。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带着感情来教学
如果一个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不热爱,没有深厚的感情,那么不管他的学术水平有多高,教学能力有多强,他就不可能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只有带着感情教学,才能以对学生、对国家负责的态度,把教学工作当作一项事业,精益求精,不遗余力地做好,让学生满意,让自己满意。
师爱还体现在严格要求之中,不严格就体现不出师爱,名曰爱之,实则害之。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比如说我们平时的书写,有些老师一味的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写漂亮,而自己的板书和批语却如狂草,令人费解,试想在这样的老师的熏陶下,学生的字如何才能写得好?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二、拥有一颗平常心
所谓“平常心”是一种平静而稳定的心态,它不会为一点挫折而灰心丧气,也不会为一点成功而沾沾自喜。谈话中王校长道出了老师们的状况:有的为学生淘气和不听话着急上火,苦不堪言;有人为争课和同事闹得不开心;有人为评职而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为孩子升学,柴米油盐而头疼……简单的举例引起在座的老师们的反醒。是呀,一味的抱怨、发牢骚、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人生中能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正确对待成败,得失,有时付出与获得很难成正比,不要一味的攀比高收入、高职位,越比心里越不平衡,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这种心境能转变我们的生存状态,让我们的生活和谐、幸福。
三、学会宽容学生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一群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在当前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我们期望着自己的学生成绩优异,不允许有一点“瑕疵”。我们都静下心来想一想:不同的孩子在智力和非智力发展方面都存在这个体差异,怎么可能做到整齐划一的一致发展呢?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是不断发展的,有极强的可塑性,我们要用发展的眼观看待他们,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特别是对那些问题学生,更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们,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我们要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他们的缺点。你会发现:学生终归是学生,是孩子,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事,这样心理就会好受多了。
所以一个教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孩子。孩子犯错时,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是最好的欣赏者。教师潜在的人格魅力会深深地感染学生,真诚的赞美、友善的态度中时刻不忘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四、学会调整自己
教师职业的紧张与压力程度是人所共知的。一天工作下来,极大多数教师往往是身心疲惫,放眼中小学教师的面庞,多是面容憔悴。为此,教师不仅要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除了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外,还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越是繁忙,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放松心态。在和同事、家人、亲朋的沟通交流中,调整心态,放松自己;在和学生的交谈中,探讨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既是无意工作,又是调节心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百忙抽闲,必不可少,放松心态的方式多种多样,体育锻炼、静坐、听音乐、欣赏文学作品、练书法……
今天的我,虽然立志做个“好教师”却仍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好教师”,但我并不气馁,我依然在追求着。我自信我是一个富足的人,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中的真诚让我感动,感动着,幸福着,因为我干着一份充满责任与快乐的职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也就选择了幸福,我会用一生去追求这份独特的幸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