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下3.2《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教学设计课标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一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认识自我”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自尊自强”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分辨事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二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二、教材分析本课以“青春的证明”为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修身的思想,设计了“青春飞扬”和“青春有格”两框内容,引导学生探索青春的意义和价值,思考自己的青春应当如何度过,激励学生在青春探索中不断发现自己、证明自己。同时,本课也是对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发现自我”内容的深化与补充,再次印证“发现自我”是一生成长课题。三、学情分析在前两课的学习中,教材侧重引导学生从身体、心理、思维、交往等方面认识青春,认识青春成长中的自己。接下来,从关注青春生命成长的完整性来看,教材的设计自然而然地转入对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引领。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青春的魅力,释放青春的活力,激发青春的热情,树立自信自强的青春态度,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认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2.能力目标:学会辩证地看待青春,理性地对待青春,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自信、自强的优秀品质,做到自尊、自爱。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3.知识目标: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懂得如何把握青春。五、教学重点“青春有格”的内涵,“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六、教学难点怎样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七、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设计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参与能力。情境分析法:利用情境材料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体验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生亲身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认识。八、教学流程栏目名称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阅读与感悟探究与分享方法与技能探究与分享【创设情境、引入体验、导入新课】课前播放音乐、分发田字格纸、学案卷、黑板画田字格、找一名书法功底较高的同学,在黑板的田字格上书写“青春有格”,其他同学在老师发的田字格上书写。大屏幕显示“青春有格”四个字。教师导入语:汉字的魅力在于她的横竖撇捺之间蕴含着奥妙与玄机,而田字格是书写汉字最美的模板。可别小看小小的田字格,田字格中每个格子都大有名堂,每根线、每个格子,格子中的每个方位,都有其不同的名称和意义,只有在田字格中逐渐将汉字写规范,才能书写优美的汉字打下坚实基础。教师提问:看着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学生回答:小时候奶奶家的窗户、规矩、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将人才”……教师继续引入:对,古人也喜欢用“格”字说事,(大屏幕显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教师提问: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学生回答:品格、规矩、突破局限……教师总结性导入:青春于我们是神采飞扬,是勇于探索,是活力与成长的渴望,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范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青春有格,是青春探索的底线。青春有底线,要“行己有耻”;青春又是有格调的,需要“止于至善”的境界。(师生共同书写“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教师在黑板书写,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深入体验、合作探究、生成观点】利用学案卷,完成对本课内容的基础学习。要求:1、自读教材,完成学案卷第二部分的1---6题。2、小组合作,查缺补漏、核对答案。学生小组合做、教师从旁指导,完成本课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过渡语: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是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耻的行为往往会有损公德和自己人格。能举出一些身边的这样的例子吗?(大屏幕显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学生:公交车上大声喧哗、不排队、操场上吐口香糖、骂人……教师:这些我行为都是我们不该做的,正如朱熹所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耻的事情做了会怎样呢?学生阅读教材故事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自传作品《忏悔录》中写到过……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隐隐作疼。教师提问:卢梭为什么会内心隐隐作疼?你有没有做过觉得不该做得让自己后悔的事?师生共同分析得出行己有耻的要求: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教师提问:怎样拥有一颗知耻之心,提高鉴别能力?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发下来了,小明考了100分,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得意地看着同桌小刚的试卷,眼里露出一丝嘲笑。数学成绩一向很好的小刚,这次虽然考了95分,但很不服气,因为他知道小明的成绩是靠作弊得来的,而事先他们曾经约定要在这次考试中比个高低。请问:1.小明和小刚到底谁赢了这场“比赛”?为什么?2.当一个人做错事情且不肯承认错误、甚至还沾沾自喜时,我们会说……3.对于这些严厉的指责,小明应该感到……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逐个回答:1、小刚赢了2、没有知耻之心3、自己做了错事,要及时改正而不是沾沾自喜,要诚信考试,诚实做人……学会辨别“耻”1、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2、考试作弊。3、公共场合大声喧哗。4、抄作业。5、背地里说同学坏话。6、做错事不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和家长老师对着干。7、班级里的活专挑轻快的干。8、欺负弱小同学。9、遇到不会做的作业上网找答案。原则,是对“耻”的严厉考验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原则,这些原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慌、不欺骗.......▲你觉得还有那些规则需要遵守?▲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学生逐个探究分析,这里需要教师在总结时强调中学生还要遵守校园规则----中学生守则。大屏幕出示案例3月22日上午,河南省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初步查明,共有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送医途中死亡,另有5人重伤。校方回应,平时学校都是错开高峰下课,只有这一次同一时间考试.......教师总结:原则,是对“耻”的严厉考验,我们不能触碰到的底线,更不能做违法的事情,要树立底线意识。这是我们做到“行己有耻”的具体要求。还有哪些要求呢?大屏幕出示问题:今天爸妈不在家,独自在家写作业......效率如何?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学生作答:效率明显降低,一会玩手机、一会看电视、一会打游戏、还有可能上网找答案,甚至是吃零食、上厕所、发呆等方式拖延时间。教师总结:做到行己有耻还要直面内心自我,抵制各种诱惑,不但是生活中的不良诱惑,还有很多舒适的诱惑。大屏幕出示活动:眼球操如果给你两分钟休息时间,一你可以闭目养神,而可以很难的眼球操,你会选哪个?学生有的选一,有的选二,此时教师提示,如果选做眼球操,每天坚持锻炼会使低度近视恢复正常视力。【升华体验、归纳总结、知道践行】1、学生对照学案卷和本节课的学习心得,小组合作进行查缺补漏2、小组合作完成反馈练习教师总结性寄语:行己有耻,才能青春有格,希望我们在有格的青春内都能不拘一格,奋斗拼搏。运用你的经验活动作为本框题的导入,意在通过学生从小都有在田字格上书写汉字的经验入手,通过熟悉汉字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再次感受田字格内书写汉字的规范性,从而引发对本科内容的思考。尤其通过共同书写,加深对本课学习内容的认识。本课内容较多且难理解,通过学案卷的形式完成本课知识目标,降低学习难度。本环节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例子,引导学生对行己有耻的认识与思考。此环节有两个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学情进行灵活处理,第二问可以采取反思一分钟不回答的方式,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内心的思考。通过分析本案例,使学生明确人要有知耻之心,否则就算“赢了”也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本环节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鉴别“耻”的能力。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校园内遵守原则的重要性。通过本环节,使学生明确行己有耻要直面内心自我,抵御诱惑。尤其是眼球操环节,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引发学生的深刻反思。拓展空间书写青春誓言教学反思新教材备课三备:一背新教材知识点二备学情三“备课”十、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